31 |
如何評估及承作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授信案劉懿愔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資產管理公司在國內是一個新興行業,濫觴於金融合併法的通過,其立法目的是希望藉由法律上之優惠及國外專業知識,協助解決我國金融機構日益嚴重的逾放問題。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有資金需求,符合銀行為因應微利時代尋求新種授信業務的時代背景。這類融資項目當時國內並無類似案件可供參考,因此以遵循銀行內規及金檢單位授信規範為前提,「創新」出一套適合這類案件的徵審條件,正確評估及承作此新種業務為本論文之研究目的。
本文以三家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為例,以「專案融資」的相關授信流程為起點,根據三個個案的問題進行行動研究,以行動研究的結果逐步修正,經過持續螺旋探索和改進得到一個最佳的結果,可供未來承作類似案件之參考。
本研究經過半年行動研究為此類融資案設計出好的流程,包括前期作業、徵審方式、授信條件,及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相關的風險評估。在授信條件方面,本研究歸納出一些通用的條件,如各項手續廢條款、承作利率、反面承諾、股權設質、確認函的條款、自有資金比等。惟銀行除參考通用條款外,針對承作放款時仍需依不良債權性質逐案設計適合的條件,如:資產管理公司處分不良債權越早處理完畢的價錢越高,因此需逐案針對前期現金流量設計適合的「加速還款」條件,方能有效掌握還款來源;銀行承作此類案件授信成數除比照同業貸放慣例外,應考慮得標成數,以利授信風險之評估;不良債權因產業別所採取的處分方式不同,以本研究三個個案為例,資產管理公司處分不良債權可採取直接買低賣高賺取差價,或將企業重整賺取資本利得等方式,後者處分流程遠較前者為長,應以現金流量的回收型態設計還款條件。承作這類案件除了有妥善的授信學件設計外,應注意不動產景氣循環所產生之效應,當景氣不佳資產管理公司標購不良債權得標成數較低,隨著景氣漸佳得標成數亦將同步提高,惟銀行承做這類融資如未減少承作成數,甚至以提高承作成數爭取業務,對銀行承作風險較高。
|
32 |
我國廠商參加業界科技專案動機之研究洪靜宜, Hung, Jin-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經濟部技術處長久以來為推動產業研究發展工作、強化產業之技術開發能力,每年均委託法人機構執行「科技研究發展專案計畫」(科專計畫),對國家科技水準及人才培育,貢獻斐然,以為我國科技研發能力奠定良好基礎。為能對民間所具有研發能力之廠商加以整合應用,以利政府達成協助國內產業升級轉型,以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的目的。自86年度起,經濟部科專計畫以開放給民營事業申請,一方面希望能夠借重民間企業的研發能力與資源優勢,提升原財團法人較不具執行優勢之科專計畫研究成果品質。另一方面藉由政府與民間企業研發單位之間的合作,亦可藉由產業界本身對科技研究之投入與努力,達到政府藏技於民的美意。其計畫目的以導引企業投入研究發展工作,並期以發揮相乘效果,促進企業進一步參與及進行投資,達到強化研發能量之目的。由於86、87試辦年度廠商反應熱烈,為擴大業界參與科技專案計畫,自88年度起,新作法改為以補助款方式來鼓勵業界投入研發活動(原為委辦方式),推動「業界開發產業技術計畫」(原業界科專)。且放寬申請資格、及智慧財產權下授給廠商…等變革。
由於88以後年度業界科專制度設計的改變,為瞭解兩套制度設計如何影響廠商參加業界科專的動機,本文應用理論模型、實證、深入訪談的方式來探討,得到若干結論如下:
1.由本文理論模型分析可知,86、87委辦年度時,從模型中推論可知,廠商申請業界科專為研發投入規模較大時,個別或會員廠商參加業界科專的意願較高。而88以後年度時,廠商參加業界科專後,由模型推論為不論此專案的研發規模為何,個別或會員廠商皆願意參加業界科專,這也符合經濟部擴大申請範圍的立意,而實證分析結果也大致上符合模型的推論。
2.委辦年度所設計的機制,較能鼓勵研發投入龐大及規模制度良好的廠商參加業界科專。若廠商參加業界科專研發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政府共同分攤高風險、金額龐大的研發成本,或其研發成果較偏向基礎研發,或原先就具相當好的研發體制,在市場已佔一席之地而希望取得技術領先的地位者,在88以後年度的設計下,反而會降低其來申請業界科專之動機。
由於88以後年度的設計,下放智產權給廠商、提高廠商配合款比例及簡化申請手續。若參加業界科專主要目的在於以研發成果(應用研發)來獲取商業利益,及完全擁有智產權,且參加科專不但能與政府一起分攤研發成本、更能改善廠商體制,故較能吸引較新成立或規模較小的廠商來參與。
3.為瞭解廠商為何很少以共同研發的方式來參加業界科專,本文輔以深入訪談廠商的方式來瞭解。在委辦及補助年度各選取一家廠商來訪問。台中精機因研發成果技術上的需要,需與跨領域的錸德公司合作。由於此共同研發為獨立作業,除了在評鑑時台中精機有等待錸德外,共同研發並無太大問題。其參加主要的目的為研發經費的補助,並認為由於為私人企業,老闆較重視短期的利益,且研發又具高度風險,經濟部能給予廠商一筆經費來從事研發,老闆較不會限制其經費的運用,對業界研發助益很有幫助。但由於廠商自籌款的要求增加,並無再參加業界科專的動機。
另漢翔航空工業則表示,其研發聯盟伙伴皆為其下游廠商,由於此專案為建立一標準化作業系統,也因為如此,對其研發伙伴的包容性較一般研發聯盟還大。因其為領導廠商,相對的付出成本也更多。漢翔也是希望政府的補助款能再增加,否則對於領導廠商而言,參加業界科專成本反而更增加了!
|
33 |
專案合作夥伴之選擇策略(以公共工程合作投標為例) / The partner selection strategy in project cooperation楊富成, Yang, Fu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合作策略為企業營運中的一個重要策略,其合作標的屬短期性三至五年.具特定事業目的.可獨立計算盈虧者,稱為專案合作。合作之對象稱為合作夥伴。企業針對某一專案,尋找可能之合作夥伴的行為稱為專案合作夥伴之選擇策略。 本論文以公共工程合作投標為例,採用個案研究法進行探索性研究,探討合作的發生程序,以及相關構面之間的關係。由七家公司所屬的十二個專案案例之中,歸納得到一般化之合作夥伴選擇模式:公司之業務目標和本身所具有之特定條件之不同,對市場門檻產生不同之解釋;由解釋轉化為策略構想的過程中,又受到公司特定之習性與其內部限制的影響。一般之策略構想包括合作形式和合作夥伴之蒐尋程序。在夥伴蒐尋程序之中,包括兩個選擇動作:策略性選擇和戰術性選擇;但,並不是每個公司都能明顯的區分兩個動作。在研究中發現,廠商因其知名度.年資與營業額之不同可分為傳統型和新進者兩種;因對技術功能之整合程度不同,在經營策略上可分為經營導向和技術導向兩種。結合這兩個區隔構面可有四個區隔用以區隔個案廠商。其重要發現為:1. 在技術引進期或成長期,傳統廠商之策略上越是經營導向,由於風險迴避之決策基準,越會選擇超大型廠商為夥伴,若能找到這種合作夥伴,將趨向建立共攤風險之緊密合作關係;若不能找到超大型合作夥伴,則趨向以技術形象為選擇標準,建立各自負責之鬆散合作關係。2. 在技術引進期或成長期,傳統廠商在策略上越是技術導向,由於追求利益之決策基準,越會選擇技術先進廠商,建立關鍵性技術指導之鬆散合作關係;若無法找到此類廠商,則以取得資格為標準,建立最鬆散之交易式合作關係,或各自負責之分工合作關係。3. 越是新進廠商,由於形象與知名度均不足,可撰擇之潛在合作夥伴越少;趨向建立交易型態之最鬆散合作關係以取得資格的可能性越大。
|
34 |
以平衡計分卡的觀點探討經濟部科技專案 / The study of performance indicators for MOEA's technology program - from the viewpoint of balance scorecard蔣淑萍, Chiang,Shu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科技專案績效考評指標以何種方式呈現展現政府效益,將是本文所欲探討的重點。本文擬就我國法人科專計畫科專成果進行檢視,並以現行指標為基礎,探視何種績效指標配置才足以代表科專成果的真實面貌,以提供科專成效與資源配置之關連,展現政府不僅注重科專計畫其產出成果(Output),更重視其產出效益(Outcome),使政府投入之資源與產出有實質效益之合理評估。
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法,蒐集有關與國內外績效評估議題文獻,以及與研究問題所屬相關單位之政策規劃報告、規劃績效架構等,並輔以專家訪談了解問題本質,。
整體而言,本研究將經濟部科技專案研究機構現行多重的績效指標予以整理,採用平衡計分卡的架構重新建立有效的績效評估指標,透過信度、因素分析,證實指標的測量穩定性,亦證實所設計指標各自收斂於所設計的平衡計分卡構面,可符合科技專案研究機構之績效評估之需求與期望。同時亦藉由指標的建立之研究,探討不同人員背景屬性及單位屬性對績效指標認知之差異,有助於未來實施時加強科技專案績效指標的推動與落實。
本研究主要建議有五項,績效評估落實於可責性 ( accountability )、正確績效目標與正確衡量方式的結合、績效目標必須具備挑戰性,提昇財團法人研究機構之組織資訊透明度(transparency)、並藉由績效考評,創造有感的成果、強化政策擬定策略,落實平衡計分卡作業等。
|
35 |
滿足CMMI軟體專案管理資料模型設計之研究董基鑑, Tung, Chi-chi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台灣的軟體廠商多屬中小企業,因此在軟體開發專案過程中,常受限於
時程、成本上的壓力,無法遵循標準的軟體開發流程,也無法將專案經驗累積成
為公司的知識庫。CMMI 是目前國際上被高度認同的軟體開發流程模式,對提升
軟體發展能力及改善軟體品質相當有助益,可協助組織達到降低成本、掌控開發
時程與確保品質等目標,因此本研究將以滿足CMMI 專案規劃的標準為目標,設
計專案管理的資料模型。
本研究將規劃合乎CMMI的企業專案管理資料模式,使其有系統地記錄專案在
規劃時期所產出的一些資料及文件。當進行新的專案時,藉由參考先前專案的文
件或數據,可使專案在初步估計的過程中更加的順利,透過累積專案經驗也可增
加整體專案成功的機率。
以下為本文各章節的簡介,在第一章中,將確定研究的背景、動機、及目的,
據此進行第二章的文獻探討,分析CMMI與PMBOK對專案管理各自規範的實務作
法。接著在第四章中,先將PMBOK專案規劃流程轉為資料模型,再以CMMI專案規
劃的觀點來檢驗,分析是否滿足其實務的作法。第五章將分析個案公司專案文件
與訪談的結果,最後,在第六章將對個案公司提出建議,並提出改良後的資料模
型。
|
36 |
民營電廠專案融資應用之研究-以長生電廠為例高鳴崧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於近年來公營事業的營運及管理模式日漸無法滿足高度自由化社會的需求,國際間公營事業開放民營化已成為普遍趨勢。然而,反觀我國於民國84年自今,陸續開放三階段民營電廠申請建設,其中通過的15間民營電廠中,僅存7家順利商轉營運,專案達成率不到五成。在面臨公營事業民營化的強力趨勢下,我國於專案融資領域似乎尚未累積足夠經驗進行國內大型專案的計畫與執行。因此本研究試圖以分析專案融資架構,並結合國內民營化腳步,以民營電廠「長生電廠」為個案進行進一部分析研究。
本研究首先檢視國內電力市場,了解電業自由化之趨勢與未來民營電廠興建之需求。並介紹我國民營電廠目前經營狀況以及其申請的流程,從中得知民營電廠申請手續之繁複與時程環環相扣等特性,與專案融資具有高度相似性。其後於第三章探討目前專案融資的進展與主要運作架構。專案融資首重風險評估與管理,ㄧ個成功的電廠專案,需事先評估專案流程中隱藏之風險,並採取相對應的規避手段,最重要是風險一旦發生時的應變措施與責任歸屬。
第四章以第三章之專案融資分析架構,並以我國民營電廠之成功案例「長生電廠」進行研究,長生電廠因其機組設計符合未來趨勢與專案設計之完善,使其順利取得融資完成專案。透過專案內容的呈現,與電廠專案為獲利性期長且風險較低等特性,說明長生電廠如何透過事前的風險管理與融資規劃順利取得融資。後續導入實質選擇權觀念,分析長生電廠管理面彈性對於價值的貢獻。
本研究結論發現,專案融資定義為以專案公司為主軸進行專案並藉由契約的安排分配各個參與者的利益以及其承擔的風險。其中我國民營電廠中首重於參與者的資格(此指專業能力與財力背景)與專案風險之分配,好的參與者有助於強化專案舉債能力與確保專案利潤,正滿足專案融資以未來現金流與本身資產抵押作為融資之特性。而專案的風險管理為透過合約進行專案風險之分配,需依照風險確定、規避、排除及移轉等程序,並且配合專案範圍內涉及之合約進行。而實質選擇權方面,對於提高專案外顯價值有正面效果,有助於專案權益人了解專案本身管理面彈性與真正價值。
|
37 |
系統整合商專案服務失敗因子探討與防範 / Research of failure factors and prevention in SI Project Services黃茂榮, Huang, Mao J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在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今,有少數本土系統整合商(SI)的業務範疇已開始跨國發展,但在專案管理範疇有些仍未建立相關的架構與方法論來執行專案服務的業務。
本研究針對國內某一系統整合商的三個專案服務的個案中,發現專案不成功的原因,除了在〝開發導入階段〞的執行過程,未能善於應用PMI提出的九大知識領域與五大流程外,在專案成案之前的〝機會登錄階段〞與〝競標與簽約階段〞可能就已經鑄下不可挽救的專案失敗因子。因此本研究透過廣義的專案生命週期與策略行銷4C理論為架構,抽絲剝繭找出造成專案失敗的關鍵失敗因子,並針對失敗因子提供一些防範的建議,希望能協助國內的系統整合商,在提供專案服務時不致重蹈覆轍,讓每一個所提供的專案服務,都能有一定的品質,且順利成功,獲取該有的利潤。
關鍵字:專案管理,系統整合商,失敗因子,廣義專案生命週期,策略行銷4C理論,PMI,九大知識領域,五大流程。
|
38 |
研發管理、新產品開發專案管理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以M公司為例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Program Management,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A Case Study of M Corporation許展榕, Hsu, Chan j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台灣工業用塑膠製造產業因技術門檻降低、國內人力成本提升,導致廠商的營運愈來愈艱困,並開始尋求各種轉型的方式,包括研發新技術、轉戰高科技市場、改良設備、開發綠色產品…等。在這麼多轉型的選項中,研發一直被視為是企業維持長期競爭力的指標,而本研究即以此為出發點,探討研發管理、新產品開發專案管理、以及經營績效的關聯性。
為求貼近實務狀況,了解當前工業用塑膠製造廠商如何利用研發提升經營績效,本研究選擇採用個案研究法,並挑選於台灣上櫃的M公司作為個案公司,藉由其實際開發案例,分析研發管理、新產品開發專案管理與經營績效三者之間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雖然研發管理與新產品開發專案管理都各自能為公司提升部分的經營績效,但新研發技術運用的順遂與否卻仰賴部門間的合作,唯有在大家具有相同的共識時,企業內部資源才得以整合,並為公司帶來效益。因此,企業除了可以藉由各作業流程的改善提升經營績效外,也可利用共同績效指標的訂定,確保各部門間有一致的方向,以利公司整體運作。
|
39 |
專案計劃可行性評估模式之研究--以經濟部經營管理類專案為實例研究張永林, ZHANG, YONG-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分為六章十六小節,計約五萬餘字。首章討論研究目皂、範圍、方法及限制
。第二章探討專案可行性評估的理訥基礎及文獻資料,包括專案可行性評估的意義、
功能及步驟,如何訂定專案可行性評估的指標,並簡述各種評估方法及其優缺點、應
用範圍。第三章為現行評估作業系統的探討,搜集到的資料有我國工研院、國營事業
投資評估方法、經濟部重要經建計畫評審,韓國矼究發展評審等。第四章,由前三章
的討論發展出經濟部科技顧問室經營管理類專案計畫可行性評估模式,包括評估程序
之確立、評估方法之選擇、評估指標及評估尺度的建立。第五章為本研究評估模式與
經濟部科技顧問室原評估作業之比較。第六章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
40 |
網路分析應用於專案管理之研究楊再添, Yang, Zai-Ti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 緒論,旨在說明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並對專案管理與網路分析
做概括性的介紹,俾漸次進入本題的探討。
第二章 規劃與配當,對應用網路分析從事專案規劃與配當的理論,如作業網圖的
繪製,時間數據的分析、成本因素的考慮及資源的平衡與分派法等一一探討,並對
應用過程,以舉例方式分析說明,俾使理論與實際並重。
第三章 管制與評估,為有效執行專案計劃,必須重視管制與評估,本章重點在說
明如何建立專案管制系統,釐定進度,實施管制與評估,並提出雙管管制與事前評
估的理論架構。
第四章 網路分析應用於專案管理的問題,包括作業網圖的擴充與修正,電子計算
機的應用,應用時宜建立的步驟與作業流程,根據研究所得試為擬訂,並以實例說
明其應用。
第五章 結論,除根據研究的理論及實際應用情形做綜合性的評述外,並提出檢討
與建議,俾能有助於應用時的參考。
#2810416
|
Page generated in 0.214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