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
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著作為例比較商業資料庫與開放取用系統之研究 / A Webometric Study on Comparing Commercial Databases and Open Access Systems: The Nobel Laureates in Physics吳岱欒, Wu, Tai L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以2001年至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著作為研究樣本,比較八個商業資料庫(Scopus和Web of Science)與開放取用系統(搜尋引擎:Google Scholar、Microsoft Academic;匯集式機構典藏系統:OpenDOAR、OAIster;學科性開放取用系統:arXiv.org和Astrophysics Data System),於物理學文獻收錄之正確性、完整性、重複性(包含內部重複與外部重複性)和獨特性,並評析各資料庫與系統之檢索功能、資料呈現等面向。期望能對圖書館資料庫選購以及使用者檢索資料庫與系統提供建議,並為各資料庫與系統之未來發展提出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一)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之個人著作揭露情形尚未普遍;(二)商業資料庫檢索功能較為多元,搜尋引擎容錯機制較強;(三)開放取用系統Astrophysics Data System和Microsoft Academic改版上線後,檢索功能Google化,重視全文鏈結、圖像化資訊呈現與語意網連結資訊;(四)各資料庫與系統普遍出現書目著錄格式不統一之問題,影響書目品質與檢索效率;(五)一般而言搜尋引擎資料完整性高於商業資料庫,商業資料庫高於機構典藏系統,但學科性開放取用系統Astrophysics Data System之資料收錄完整性僅低於Google Scholar;(六) arXiv內部重複性最低,Google Scholar和OpenDOAR內部重複性最高;(七)開放取用系統彼此重複性高,且與搜尋引擎Google Scholar和Astrophysics Data System重複性達100%。由於各資料庫與系統之收錄範圍各不相同,不同資料庫與系統亦提供不同的功能,使用者應依個人資訊需求與目的選擇資料庫與系統使用,如欲檢索物理學文獻,使用搜尋引擎與開放取用系統Astrophysics Data System可獲得較完整之文獻:若使用者欲取得引文分析之相關資訊,則以選擇商業資料庫Scopus和Web of Science為佳,亦可選擇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 In this study, 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commercial services and open access will be examined through comprehensiveness, overlap and database variation of coverage via field operations of commercial citation index databases (Web of Science and Scopus) and open access citation system (search engine: Google Scholar and Microsoft Academic; disciplinary of physics: arXiv.org and Astrophysics Data System; prestigious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OAIster and OpenDOAR). Retrievals will be conducted in the two commercial databases, two search engines, and four open access systems stated above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ir retrieval interfaces, and evaluations of each system will be made as well according to presentation and output of retrieval results. Noble laureates in physics sciences from 2001 to 2013 are selected as samples in this study. Records of their publications over time will be retrieved and downloaded from each system, and a computer program will be developed to perform the analytical tasks of sorting, comparison, elimination, aggregation and statistics. Bibliographic records retrieved from the two databases and six systems will undertake quantitative analyses and cross references to determine the comprehensiveness and uniqueness of their system coverag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may provide better references for libraries to acquire citation index databases, to build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 or to create citation index systems on their own in the future. Suggestions on indices and tools for academic assessment will be presented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ness assessment of each system as well.
|
152 |
寂寞經濟時代─行動交友App自我揭露與使用動機研究 / The Era of Loneliness-Self-Disclosure and Motive of Online Dating Apps鐘心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重點欲探討時下人人皆有的心理狀態「寂寞感」、「交友軟體的使用動機」與「自我揭露」行為之間的關係、而「交友軟體品質特性」又如何調節影響「交友軟體使用動機」與「自我揭露」行為。本研究採取網路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於交友App有使用經驗的使用者為主要調查對象,共計307有效問卷進行分析。本研究主要發現如下:
1.本研究的受試者以男性、年齡18-25歲、學歷以大專院校者為最多,感情狀況以未婚族群最多,但是還是有非單身甚至已婚交友用戶;使用交友軟體的時間大多兩年之內,平均下載2.66個交友App軟體,其中最常使用的交友App軟體為Beetalk。受試者平均每週上交友軟體的天數為5.07天,每週花費5.43小時。另外,高達94.1%的受試者曾經在交友App平台上與陌生人進一步用其他通訊軟體、社群媒體互動,並有88.9%的受試者曾約現實碰面。
2.寂寞感程度可顯著的正向預測交友軟體使用動機中的日常社交、社會逃避以及尋愛之三個構面。
3.寂寞感程度可顯著的正向預測自我揭露中的誠實度、數量以及正負向之三個構面。
4.關於交友軟體使用動機(日常社交、社會逃避、尋愛)與自我揭露(誠實度、數量、正負向)之間的關係:交友軟體使用動機中日常社交、社會逃避與尋愛之三個構面皆可顯著預測自我揭露中的誠實度:當日常社交和社會逃避動機越高時,自我揭露中的誠實度越高;但是當尋愛動機越高時,自我揭露中的誠實度越低。交友使用動機中日常社交和尋愛之二個構面皆可顯著預測自我揭露中的數量:當日常社交動機越高時,自我揭露中的數量越高;但當尋愛動機越高時,自我揭露中的數量越低。交友使用動機中日常社交之構面可顯著正向預測自我揭露中的正負向。
5.交友軟體品質特性(使用者介面、安全性、形象聲譽、會員素質、尋愛達成率)對交友軟體使用動機與自我揭露的調節效果中,僅只有尋愛達成率對交友軟體使用動機和自我揭露產生調節效果。
6.交友軟體使用動機中僅有日常社交之構面對於寂寞感程度與自我揭露有中介效果。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how “loneliness” which is widely prevalent throughout the society affects the motives of using online dating applications and the behavior of self-disclosure. Furthermore, how the quality of online dating apps operates in between the motives of using online dating apps and the behavior of self- disclosure. Online survey was conducted and 307 respondents completed the questionnaire.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presented as follow:
1.Most of the respondents in the study are male, aged from 18 to 25, graduated from college and are currently single. Still, there are some of them in a relationship and even married. Subjects mostly have been used the dating apps less than 2 years, and averagely downloaded 2.66 dating apps. Furthermore, the most popular dating apps is Beetalk. Respondents use dating apps 5.07 days a week and 5.43 hours a week in average. Besides, there are 94.1% of the respondents have used other social media or social apps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users they met in dating apps and 88.9% of the respondents have actually met up in real life.
2.Different degree of loneliness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predictable effect on the motives of using online dating apps including “Daily Social Needs”, “Escape to Virtual World”, and “Romance”.
3.Different degree of loneliness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predictable effect on the different aspects of self-disclosure including: Honesty, Quantity, and Positivity.
4.The motives of using online dating apps including “Daily Social Needs”, “Escape to Virtual World”, “Romance”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predictable effect on the honesty of self-disclosure. “Daily Social Needs” and “Romance” of motives have significant and predicable effect on the quantity of self-disclosure. Only “Daily social needs” hav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d predictable effect on the positivity of self-disclosure.
5.Only the quality of “Love Achievement Rate” of online dating apps have operation effects in between the motives of using online dating apps and the behavior of self- disclosure.
6.Only “Daily social needs” of motives of using online dating apps have mediation effects between loneliness and the behavior of self disclosure.
|
153 |
內外控、工作特性、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及生理、心理健康狀況之關係探討李文銓, Li,Wen-Q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探討工作者之人格特質、內外控取向、工作特性、工作壓力三項變項與其工作滿足及生理、心理健康狀況之間的關係。藉由此三項變項之組合,瞭解其與工作滿足及生理、心理健康狀況之關聯性,並提出建議以供管理者於人事管理方向之參考。
本研究採立意取樣,以問卷調查一次施測方式取得資料,受試者採自新竹地區五家大型民營 之437 位現職工作者,所使用的研究工具,計有:「內外控取向量表」、「工作診斷調查表」、「工作壓力量表」、「工作滿意量表」及「生理、心理健康狀況檢查表」等。
在分析資料分法上,以因素分析法抽取研究變項之共同因素,並對各研究工具進行內部一致性信度分析,以確定研究工具為良好的工具;以簡單相關分析檢定各單變項間的關係;以三因子變異數分析探討內外控取向、工作特性、工作壓力三變項分別與工作滿足、生理、心理健康狀況間之關係有否交互作用產生,以t-Test及卡方檢定探討人員統計變項在各變項間之差異情形。
本研究結果發現:(1) 各單變項間彼此有相關情形,內外控取向、工作壓力與工作滿足變項呈負相關,而與生理、心理健康狀況呈正相關;工作特性與工作滿足變項呈正相關,而與生理、心理健康狀況呈負相關。即內控取向或工作特性佳或工作壓力低的工作者,其工作滿足感較高而生理、心理健康情形亦愈佳。(2) 三因子變異數分析之結果,只有內外控取向與工作壓力對生理健康狀況造成交互作用。主要效果結果得工作特性愈佳或工作壓力愈低的工作者,其內在、外在及整體滿足感愈高;內控取向或工作特性愈佳的工作者,其生理健康情形愈佳;內控取向或工作壓力低的工作者,其心理健康狀況較佳。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本研究之實務涵義,以供參考;並對未來研究方向及研究項目提出建議。
|
154 |
工作特性、管理方式與公務機關生產力關係之研究──台北市政府工務局、警察局、國宅處之個案分析劉連茂, LIU,LIAN-M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現今的社會是一個快速變遷和複雜分工的時代,因此,工作的性質亦愈趨繁瑣和具有
多種的特性。面對日益複雜、分工細密的工作業務性質必須採用更彈性化的管理方式
才能因應時代的要求。了解不同的工作特性,並依據環境情況的不同採用不同的管理
方式,其目的乃在增進組織的生產力。
而由於時代的進步,政府公共服務的輸出亦日益增多。這些公共服務輸出所需的成本
必須由人民平均負擔,因此,人民相對地要求政府公務機關的生產力亦須隨著提昇。
為了解上述的論題,筆者乃以理論和實際並重的研究途徑對此一論題做深入的研究探
討。在本文的第二至四章對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論和文獻做詳細的介紹和分析,第五六
七章則以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國宅處、警察局為個案做個別性和綜合性的比較分析,
期望透過理論和實證的配合對所研究的主題有深入的了解。
全文計分七章,凡三十節,共約十五萬言。第一章緒論對研究的動機、範圍、目的、
方法和限制做一交待。第二、三、四章則是本文理論基礎的重心,對工作特性、管理
方式與公務機關生產力的理論做詳細的介紹和分析,第五章則介紹本文所使用的電腦
分析程序和方法,第六章為本文研究個案的綜合比較和分析。最後,筆者在第七章結
論,對研究的所得和發現提出報告,並對日後對此一研究主題有興趣的後續研究者提
出筆者於此研究過程中所得建議忠告。
|
155 |
台北市出租住宅需求之研究林明輝, LIN, MING-HU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一冊,約五萬字,分為五章十六節。其章節內容如下﹕
第一章 緒論
含研究動機、目的、資料來源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關文獻之回顧
第一節 需求函數形式及實證之有關爭議
第二節 住宅動態模型之提出
第三節 動態模型之檢討及樣本之選擇
第四節 家口特性變數之效果
第三章 台北市出租住宅狀況之分析
第一節 出租住宅所佔之地位
第二節 台北市出租住宅狀況與特性之分析
第四章 理論模型
第一節 需求函數之導出
第二節 家口變數之併入
第五章 實證分析
第一節 承租行為之分析
第二節 出租住宅需求函數之建立及彈性之估計
第三節 家口特性變數效果之測試
第四節 台北市承租率之估測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56 |
中國語文特性造成文學遊戲性質之研究--從遊戲觀點探討運用中國語文特性的文學修辭現象陳姿蓉, CHEN, ZI-R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主要的目的在於發掘運用中國語文特性的文學修辭趣味及其遊戲性質,從而強調
中國語文特性對於文學的影響。
本文一冊,計十五萬字,共分七章二十節。
第一章,中國語文的特性概說。旨在分析中國語文特性的形成及其影響。
第二章,中國語文的特性與中國文學的修辭現象。旨在說明中國語文特性與中國文學
修辭現象之關係。
--以上一、二章為本文概論部分。
第三章,運用中國字形特質的文學遊戲趣味。
第四章,運用中國字音語音特質的文學遊戲趣味。
第五章,運用中國字序語法特質的文學遊戲趣味。
第六章,運用中國字序語法特質的文學遊戲趣味。
--以上三、四、五、六章為本文主論部分。旨在探討運用中國字形、字音語音、字
義詞彙、字序語法特質,所造成的文學修辭趣味及其遊戲性質。
第七章,結論。總結本文並提出餘論。
|
157 |
教育行政人員成就動機、工作特性與組織承諾之相關研究黃秀霜, HUANG, XIU-SHU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計乙冊,分五章十八節,約六萬餘字。扼要說明如下: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之目的有三:(一)探討各級教育行政人員之成就動機、工作特性與組織承諾
之實際情形。(二)分析個人人口統計變項、成就動機、工作特性與組織承諾之相關
。(三)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供各級教育行政人員作為促進組織承諾之參考
。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對象為教育部、教育廳(局),及各縣市教育局之正式編制人員。研究工具
為工作與家庭取向量表、工作特性量表、組織承諾問卷,離職意願問卷。並以積差相
閞、變異數分析、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分析資料。
三、研究結果:
本研究結果發現:(一)各級教育行政人員之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職位與組織
承諾,離職意願有關聯存在,年資與組織承諾則無相關。(二)高成就動機者組織承
諾較高,工作自主性、挑戰性較高者,其組織承諾亦較高,在離職意願上則無顯著差
異。
四、建議:
根據研究之結果,提出二點建議:(一)工作豐富化:給予教育行政人員更多的自主
權,並增加工作的挑戰性。(二)配合個體成就動機的強弱,給予不同性質的工作,
促使教育行政人員發揮其潛力,並提升對機關之承諾。
|
158 |
個人特質、工作特性與組織行為之研究:以電信事業員工為例莊煥銘, Zhuang, Huan-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係探討員工個人特質(人口統計變項與個人成長需求強度)、工作特性(
技能變化性、工作重要性、工作完整性、自主性、回饋性)與組織行為(組織氣候、
工作滿足、群體過程、上司領導、同僚領導)三者之間的關係。而研究的方向有四:
(一)個人特質與工作特性的關係。
(二)個人特質與組織行為的關係。
(三)工作特性與組織行為的關係。
(四)工作特性與組織行為的關係是否受到個人特質的中介影響。
本研究預計十萬字,共分八章:
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問題與假設、研究架構等三節。
第二章、相關文獻探討。
第三章、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對象、抽象方法、研究工具等三節。
第四、五、六、七章則分析上述四個研究方向的實證分析結果。
最後,第八章對本研究提出結論與建議。
|
159 |
我國大學女生的角色取向、角色態度與工作特性需求關係之研究顧鳳姿, Gu, Feng-Z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實證樣本包含了北部五所公私立大學之三九O位女生,首先以問卷方式分別
測量其在角色取向、角色態度與工作特性需求上之得分,並進而求這些變數間的相關
,迴歸等關聯程度。最後再分別考慮各個人口變項對自變項(角色取向與態度)與因
變項(工作特性需求)之影響如何。
由各個受測者之角色取向與角色態度之差異,可將總體樣本分成好幾個組群,結果發
現中庸型者最多,即大學女生多持事業興家庭兼顧的看法。此外在不同的角色類型下
的大學女生,對工作特性需求有顯著之差異。根據這些結果,本研究亦提供了應有的
教育政策與公司人事政策。
|
160 |
台灣省基層主計人員工作滿足之研究黃瑩宵, Huang, Ying-Xi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係探討台灣省基層主計人員工作滿足的程度,俾作為改善基層主計人事制度之參
考。全文共分五章,大約五萬餘字。第一章緒論分三節,分別就研究動機及目的,研
究問題及假設,研究架構予以扼要說明。第二章係有關文獻之探討,計分四節,先就
工作滿足之發展、定義、測量及理論基礎等予以闡述,接著就領導型態、工作特性、
性別角色等之意義、發展、測量及其工作滿足之關係分別予以介紹,以明其義。第三
章則敘述本文之研究方法,計分四節,包括研究對象,施測與收集資料程序,並討論
之。第五章則為結論與建議,計分三節,先簡略彙述本研究之重要發現,其次指出本
研究本過程中所受的限制,最後再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一些建議。
|
Page generated in 0.0148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