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5
  • 96
  • 9
  • 9
  • Tagged with
  • 114
  • 114
  • 50
  • 44
  • 28
  • 25
  • 24
  • 22
  • 20
  • 20
  • 19
  • 19
  • 19
  • 18
  • 18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91

論生殖性複製與生殖自由

許昭元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藉由生物科技中的複製技術,本文探討其與憲法保障生殖自由之關係。整個問題點,可以很簡單歸納為一句話,即「無性生殖受憲法生殖自由之保障嗎?」。 所謂的「複製」,和在一九九六年七月五日誕生,而於二OO三年二月十四日死亡,可能是史上最有名的一隻羊:桃莉,有很大的關係。其之所以有名,在於其係運用「複製」技術,所誕生的第一隻哺乳類動物。而在桃莉之後,也有許多其他哺乳類動物運用此項技術誕生,故也開啟了運用於人類身上之可能性,因而產生了極大的爭議與論辯。複製技術以技術的不同而區分,可以簡單分為「胚胎分割」與「體細胞核移轉」兩者。而如果以目的的不同而區分,則可以分為「治療性複製」與「生殖性複製」。本文主要針對在二OO四年七月以前,得作為產生個體之用,且性質上屬於無性生殖的體細胞核移轉技術。 生殖自由在我國與美國憲法均無明文,但是借由美國實務與理論相當多的見解,以及我國相關文獻之豐富討論,其內涵大致上可以區分為「是否生殖」、「如何 (不) 生殖」及「 (不) 生殖什麼」三者。生殖性複製得否禁止,禁止之法律是否合憲,因此乃係屬「如何生殖」中方式選擇自由之問題。不同的生殖方式之中,本文採取生物本能、基因傳遞之概念,認為獲致與自己有基因關連之子嗣的方式,位居生殖自由之核心。但在均屬核心之方式中,亦非無分軒輊地受憲法同等之保障。本文以為不同可獲致有基因關連子嗣之方式,應以「是否需要輔助」為第一區分,而以「有性或無性」為第二區分標準。在此之下,性行為可先鞏固為方式自由之核心地位。除性行為之外,其他方式又以人工生殖較無性生殖更接近核心。各種不同的生殖方式,即可依此而形成「蘋果、柳丁與橘子」之層級化區分;而在均屬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亦非個人可自由選擇。借由舉證責任倒置的「例外窮盡模式」,使真正有需要的極少數人,得以此方式自由繁衍後代。 我國人工生殖法草案禁止無性生殖,但是用語稍有瑕疵,且禁止理由又係基於「人之存在價值及尊嚴」與「社會倫常秩序」,與本文之看法不盡相同。生物科技礙於其專業鴻溝與發展快速,欲以法律精確定義,顯然有所困難。故在管制手段上,實應考量採取立法大幅授權,與行政個案判斷之模式。此外,司法審查介入此種個案,亦庶幾符合其權力角色與功能分配,而可發揮定紛止爭之功能。
92

國中英語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態度與實踐

周柏雯, Chou,Po-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中英語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態度與實踐,以期了解基層英語教師如何看待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以及他們如何在教室中實施這套新課程。同時,本研究希望藉由國中英語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態度與實踐,再一次檢視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現況。 本研究採取質的研究方法,以台北市2名公立國中英文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過程採取觀察、訪談、文件分析等方式為主要資料蒐集來源。資料的涵蓋面向包含:(1) 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態度;(2) 教師對九年一貫英語課程之態度;(3) 教師對英語教科書之態度;(4) 考試及測驗對教師之影響;(5) 教師的教學技巧與能力;(6) 教師的專業發展。經由這些資料,本研究討論了三個與九年一貫相關的議題:(1) 教師的教學自主權;(2) 教師的專業發展;(3) 教科書的開放政策。 本研究並根據以上三個議題的討論結果,進一步提供相關建議,以作為教育行政單位、學校單位、國民中學英文領域教師及未來研究的參考。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esent the resul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EFL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Grade 1-9 Curriculum and their classroom practice. This study aims to reveal how junior high school EFL teachers view Grade 1-9 Curriculum and how they implement this new curriculum in their classrooms.This study also offers another chance to take a look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de 1-9 Curriculum. This study adopt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and selects two participant teachers in a well established junior high school to serve as cases which work for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s’ attitudes and their classroom practice. In this case study, data-gathering methods include interview, observation, and document analysis. The collecting information is presented in six dimensions: (1)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Grade 1-9 Curriculum, (2)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Grade 1-9 English Curriculum, (3) teachers’ attitudes toward English textbooks, (4) the influence of examinations and tests on teaching, (5) teaching skills and abilities, and (6)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bove information, this study discusses three concerns related to Grade 1-9 Curriculum: (1) teacher autonomy, (2) professionalism, and (3) the policy of liberation of textbooks. Finally, some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and suggestions stemmed from the previous discussions are proposed t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the central authority, school administrators, junior high school EFL teachers, and future research on Grade 1-9 Curriculum.
93

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1989-2002:以鑲嵌之社會團體自主性為例

戴東清, Day, Dong-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專家、學者出面預測中國大陸即將崩潰,只是實際情況的發展似乎與他們的預期有所出入。換言之,儘管中國大陸目前有許多問題,但是尚未有證據顯示,這些問題在短期內可能引發重大危機。 中國大陸曾經被視為約十年會有一個週期的政治危機週期,上次危機發生在一九八九年,在時序進入二○○五年之後,似乎已逐漸脫離危機週期的規律。 任何國家都可能發生各式各樣的危機,危機的結果卻不見得會帶來崩潰,其關鍵在於國家與社會如何面對及應付危機,雙方關係究竟在危機前後是如何彼此定位? 以天安門民主運動事件為例,在事件發生之前,中國大陸正面臨自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經濟危機—通貨膨脹。 然而危機的結果是以軍隊鎮壓收場,使得中國大陸社會運動就此陷於沉寂之中,晚近社會抗議事件雖然有增加的趨勢,但距離真正形成持續性的社會運動尚遠。 由此可知,政權出現正當性危機進而使得社會自主性增加,就必須具備兩項條件:一是引發正當性危機的事件出現;二是正當性危機出現後,社會力量興起與各方政治勢力透過妥協安排後,增加其本身的自由性。 本研究的目的要解答的問題是「天安門事件後中國大陸國家能力與社會自主性的關係」,此外社會力量之興起及政治勢力會否妥協,牽涉到各種菁英及一舨民眾對政治的態度問題,故本文亦藉用政治文化的研究途徑來探討國家能力與社會自主性之關係。
94

國防資源釋商政策之研究—以國有民營案為例 / A Study on the Policy of the Defense Resources Privatization— An Illustration of GOCO

姜震昇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依據我國國防報告書指出,國防部近年基於我國「國防法」之立法精神,結合行政院「擴大內需」與「激勵市場」之政策指導,逐步推展各項「國防資源釋商」規劃及相關作為,藉以將國防資源挹注國內市場,提升我國科技及工業水準。 依現階段我國國防資源釋商規劃,除了增加國防預算投注國內金額比例,期達成有效提高民間參與國防建設之意願與能力,促進國家產業及經發展等目的,並且逐步落實一般性軍需全部向國內採購,現有武器裝備之非核心維持能量,亦逐步規劃釋出民間承接;新武器裝備需求,民間能自製者,則不向外採購,軍方得不建立能量;運用「減少軍中自辦業務」、「降低國外採購金額」及「擴大釋商預算規模」等3原則,進行國防資源配置調整,以擴大國內釋商規模。 以「國有民營」計畫為例,國防部自民國88年進入實驗規劃階段,並於民國90年11月依「國防法」第22條授權制定完成「國防部科技工業機構委託民間經營管理辦法」,業經行政院召開跨部會會議審核通過,於民國91年3月1日施行,據以加速國有民營個案推動。國防部現已完成軍備局第302經理品生產工廠轉型,成為軍方國有民營成功首例,未來可針對機敏性低且軍民通用性高之國防科技工業機構,逐依執行成效檢討辦理委託民營;本研究旨在探討國防資源釋商政策─國有民營案執行成效,並提出未來策略規劃精進建議。 / The National Defense Report indicates that the MND has been prosecuting various privatization plans of national defense resources. These plans are based on the conception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Act and are to cooperate with the Executive Yuan's policy to expand domestic needs and to stimulating market. It also aims to inject capital to the domestic markets and to improve domestic technology levels. MND will reduce military engagement and foreign procurement expenditure to expand privatization budget. The capital injection into domestic market is intended to encourage non-military industries to participate in defense developments and to promote domestic economics. General military necessities will continuously be purchased from domestic supplier and the maintainance of the subordinate military components will be taken over by non-military industries. The future purchase of new weapons and equipment which can be domestically manufactured will be exclusive to non-military suppliers in Taiwan. Take the Government-Owned Company-Operated project (GOCO) for example. MND has initiated the test-run phase of the project since 1999. In November 2001, MND promulgated the draft of “Regulations of th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National Defense Technology Institutions by Private Entities”, according to Article 22 of the National Defense Act. The draft has been reviewed and approved by the Executive Yuan and took effect on March 1 2001 to boost the promotion of GOCO system. MND has completed the privatization of Military Necessity Factory No. 302, which is the first success of GOCO. MND will keep privatizing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of low confidentiality and high common utilities. This thesis aims to analyse the policy of defense resources privatization, by virtue of the case study of GOCO, and to offer suggestions for policy formulation in the future.
95

台北市高職學生政治信任感之研究-學校社會化機制之觀察視角 / A Study on political trust of Taipei city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School as an agent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李志強, Li, Chih Ch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要目的係由學校社會化機制探討台北市高職學生政治信任感,以及個人背景中性別、政黨偏好與政治信任感之關係。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之量化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為台北市四所公立高職學生,使用的統計方法主要為次數分配、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以及多元迴歸分析。 經分析後主要研究發現: 台北市高職學生政治信任感普遍偏低,顯見其對於現今政府之施政績效並不滿意。  一、在個人背景部份,性別不會造成政治信任感差異;不同之政黨偏好與政治信任感則具有顯著差異。其中政黨偏好為「藍色」者政治信任感低於「綠色」及中立無反應;政黨偏好為「綠色」者政治信任感高於中立無反應及「都不喜歡」者;政黨偏好為中立無反應者高於「都不喜歡」者。 二、在學校社會化機制部分,申訴管道、學生自主性、年級等三項因素與政治信任感具有顯著差異。認為有申訴管道的學生其政治信任感較高;學生自主性愈高者,其政治信任感愈高;一年級較三年級學生具有較高之政治信任感。其他在學校控制度、教室民主氣氛、學校、科系等四部份,則與政治信任感間無顯著差異。 三、藉由多元迴歸分析,綜合考量申訴管道、學生自主性、年級以及政黨偏好四項因素,可看出申訴管道、年級以及政黨偏好對於政治信任感具有相當之影響,至於影響政治信任感高低之其他因素則有待進一步研究。 關鍵字:高職學生、政治信任感、性別、政黨偏好、學校、申訴管道、學生自主性、學校控制度、教室民主氣氛、年級、科系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political trust of Taipei city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by school as an agent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lso,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relation among gender, party preference and political trust. The study employe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subjects were the students of four Taipei municipal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Statistical methods included frequency distribution,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Principal findings of the study were: 1.The political trust of Taipei city 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was universally low. It was obvious that nowadays the government did not make students satisfied. 2.In individual background, gender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olitical trust, but different party preferenc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n political trust. People whose party preference was “blue” had lower political trust than those whose party preference was “green” and neutrality with no response. People whose party preference was “green” had higher political trust than those whose party preference was “dislike” and neutrality with no response. People whose party preference was neutrality with no response had higher political trust than those whose party preference was “dislike”. 3.As for the school as a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gent, grievance channels, student autonomy and grad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Students who thought there were grievance channels at school had higher political trust. Students with higher autonomy had higher political trust. The first graders had higher political trust than the third one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political trust and the four factors: school control, classroom democratic atmosphere, schools and majors. 4.By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grievance channels, students autonomy, grades and party preference, there were influences among grievance channels, grades and party preference to a certain degree. As for other factors which influenced political trust, the further study needs researching. Keywords:vocational high school students; political trust; gender; party preference; school; grievance channel; student autonomy; school control; classroom democratic atmosphere; grade; major
96

國家與社會衝突之研究-台北市中山舊橋存廢之個案分析 / A Study on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Analysis of the Case "Taipei Old Chung-Sheng Bridge"

龔之忻, Kung, Chih-Hs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地區在80年代以後,由於面臨到政治上的解嚴、經濟上的後工業轉型以及社會的多元發展,國家機器不只在統治正當性及政權合法性遭到質疑,原本高度的自主性及強勢的能力也遭逢激烈的挑戰。當很強的國家遇上逐漸增強的民間社會時,國家的內在力量也許仍高,但是自主性降低,國家必須遷就民間社會的偏好,民間社會增加了表達意見的能力,及與國家談判議價的空間,國家機器超然自主於民間社會之上的情況已不復見。 「台北市中山舊橋存廢問題案」正是一個相當典型的個案。本案涉及交通、都市設計及景觀設計、古蹟保存與水利防洪等方面的專業判斷,而民間社會各部門基於自身的專業立場以及利益考量,對於此一問題的意見相當紛歧。再者,中山舊橋的拆遷自規劃至今已歷三任市長,然歷任市府的政策偏好皆不相同,並在後來衍生出中央與地方對於自治權限的認定爭議,更引發了中央與市府官員的公開論戰;總的來說,本案的爭議不僅存在於國家與社會當中,國家機器內部以及民間社會內部亦各自存有歧見。本論文即試圖透過對「台北市中山舊橋存廢問題案」的分析與研究,從國家機器及民間社會在政策偏好的選擇,來瞭解國家機器內部、民間社會內部及國家與社會間三方面的衝突,再經由理論與實務的印證,探討解決這類衝突的可能。 本論文引介80年代興起於西方政治學界,將國家視為獨立變數的新國家主義的研究途徑,運用Nordlinger對於國家自主性類型及策略的分類,來瞭解國家機器在衝突過程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並輔以利益團體的相關理論,藉以對於民間社會內部的衝突提出更具說服力的解釋。 本論文在架構上共分為六章,首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並就相關文獻及分析個案作一回顧,最後提出研究架構、研究假設與研究方法。第二章介紹研究途徑---新國家主義,並對於相關基本概念加以界定,再就利益團體的理論作一檢視。第三章從個案中討論國家機器內部的衝突,其重點在於國家機器的政策偏好是如何形成、決定和運作,國家機器之間為何產生偏好上的差異,國家機器內部因偏好差異而形成的衝突應循何種途徑解決。第四章從個案中討論社會各部門間的衝突,其重點在於社會各部門間的政策偏好是如何形成、決定和運作,社會各部門間為何產生偏好上的差異,社會各部門間因偏好差異而形成的衝突應循何種途徑解決。第五章從個案中討論國家機器與民間社會之間的衝突,其重點在於國家機器與民間社會之間的衝突分析,民意代表在其間所扮演的角色;國家機器與民間社會因偏好差異而形成的衝突應循何種途徑解決。第六章為結論,綜整研究成果,對照研究假設,說明本論文的優、缺點,並提出解決國家與社會衝突的可能途徑。 / In later 80’s, due to the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aiwan, the state has suffered great challenge from the civil society. When there comes a conflict between the very strong state and the growing civil society, the preference of the civil society should be respect, however, the superiority of the state is no longer existing. “Taipei Old Chung-Sheng Bridge” is the typical example. All involved departments of the civil society hold quite different attitude towards the problem based on their own professional position as well as their own interests. Furthermore, the different personal preference of three consecutive mayors give rise to not only the conflict between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but also the public debates between central and city officials. To sum up, the conflict not only exi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but also lies in the inside of the state, and the inside of the civil society in this case.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rying to find the possibility of resolving the conflict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evidence. In this thesis, Nordlinger’s classification of the state autonomy and strategy, one approach of Neo-statism theory, is used to discuss the role that the state plays in the conflicts. In addition, the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is applied for more persuasive explication as civil society. The thesis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Chapter 1, including the motive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case, the analytic framework, research hypothesis and research methods. Chapter 2, including the approach of the research--- Neo-statism, to explicate the main related conception, and explain the primary theory of interest groups. Chapter 3,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inner conflicts in the state by individual cases. The point is that how the preferences of the state is formed and executed, why the differences occur inside the state, and how to resolve the appeared conflicts. Chapter 4, including a discussion to the inner conflicts of the civil society by individual cases. The point is to how the preferences of each department of society are formed and executed, why the differences occur inside the civil society, and how to resolve the appeared conflicts. Chapter 5, including a discussion to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by individual cases. The point is the analysis of above, the role the legislators played, and how to resolve the conflict. Chapter 6, comparing the research hypotheses, stating research results, and suggesting of the possible solutions for resolving conflicts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are made as the conclusion.
97

從台灣紡織業的外移與轉型論國家角色

楊炯洋, Yang, Chiung-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所要討論的重點是台灣紡織業在外移與轉型的過程中,國家機關所扮演的角色,並探究在過去與現在不同的階段中國家的角色是否有所變化,研究範圍是台灣的上市紡織公司。而本文所指的外移是在國外擁有生產線;而轉型則包括了紡織業的轉業或轉投資,以及進行產業升級與提昇產品競爭力。 紡織業是國民政府遷台後,首先發展的重要產業,而紡織業之所以能夠發展,除了大陸來台的紡織資本外,因為紡織業具有創匯快的特性,因此政府提供了保護與優惠的措施,加上美援的因素都使得台灣紡織業在1950年代之後得以發展,而這也是發展型國家(Developmental State)由國家機關帶短產業發展的實例。 但1990年代之後的台灣紡織業面臨了各項生產成本的提高與工時減少,及資金不易取得等不利因素,國外的保護主義亦使得出口受到阻礙,使得台灣紡織業的獲利空間和競爭力逐漸遭到壓縮,面臨這樣的困境,台灣紡織業選擇的是將生產線外移或從事於轉業或轉投資,以及產業升級與提昇產品競爭力,藉以增加獲利空間。而本文所討論的重點即是在於面對台灣紡織業的困境、外移以及轉型的過程當中,國家機關所提出的輔導與協助措施,探究這些措施對於台灣紡織業的發展是否有所助益,以及給予正面的效果?在目前紡織業的發展上國家是否仍扮演重要的角色? 本文的研究發現:面臨紡織業發展上的困境,以及外移轉型的選擇,國家機關即使提供了若干的政策及計畫,可是成效卻是有限。本文認為,紡織業外移轉型的選擇與國家角色的式微是全球化趨勢的表徵,因為全球化使得國家能力與國家自主性減弱,無法如過去以強國家(Strong State)的型態保護與協助產業的成長;相較於廠商經過了國家機關過去的保護與協助以及資本積累的過程,可以運用比較利益尋求低廉的生產成本,或開拓市場等因素進行跨國的投資;進行轉業或轉投資也是廠商為尋求獲利而進行的自發性策略,並不需要國家機關的協助;在產業升級與提昇產品競爭力方面,雖然國家提供了諸多輔導與協助計畫和措施,亦有部分成效,但仍無法徹底改變台灣紡織業偏重製造但研發能力薄弱的生產結構。對照於過去台灣國家機關的角色,發現目前國家機關的角色在產業發展中有弱化的現象。 最後,本文將針對研究出的結果,提出研究發現及研究建議,認為在目前的國家機關不可能再扮演領導產業發展的角色,也無法扮演管制者的角色,而是作為輔導者與支持者的角色,提供產業發展良好的投資環境,協助方式上則是在不違反市場原則下,協助業者提升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98

政治景氣循環現象對房地產價格影響之研究 / A Study of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s on Housing Prices

張慈佳, Tzu-Chia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瞭解地方縣市長選舉期間,候選人所爭相開立之競選支票對於地方經濟的影響,本研究將過去僅以中央政府為研究對象的政治景氣循環理論延伸至地方層級,期能藉此彌補相關文獻僅考量政治層面的不足。而關於政治景氣循環理論自Nordhaus(1970)正式提出至今,較具爭議之實證結果分歧的部分,本研究試圖以「執政者操控經濟之能力」的差異予以解釋。 另一方面,基於地方政府彼此間的競爭性,地方層級之政治景氣循環現象對於地方經濟的影響,應有別於中央層級。本研究遂以此現象對房地產價格之影響為焦點,藉以瞭解當政治景氣循環現象可能因執政者操控能力之有無而不必然出現時,各地方之經濟狀況是否將因此而有所差異。 經由理論模型之探討,以及蒐集台灣地區民國74年至87年各縣市之相關年資料以進行實證分析之後,本研究得到下列結論: 1. 就本研究的實證資料而言,我國地方層級存在政治景氣循環現象;而執政者為達成其連任目的而於選前採取擴張政策時,將同時考量其財政自主程度,顯示執政者之操控能力對於政治景氣循環現象的發生有相當的影響。 2. 地方層級之政治景氣循環現象,將伴隨房地產價格的過度資本化,而使房地產價格有相對上較高的傾向;由台灣地區相關資料所得之實證結果亦是如此。由此,可推論此一現象對於地方經濟發展有相當影響。 3. 由於政治景氣循環現象的存在,使得都市發展程度較高、財政自主程度較高的縣市,其房地產價格偏高的現象,似乎是現今民主政治制度下一種難以避免的趨勢。 4. 地方政府贏得選舉的動機,應是中央政府制訂相關政策目標或策略時所不容忽略的,特別是那些須經由地方政府所執行者,如促進區域均衡、促進城鄉發展之策略等。 此外,基於研究結果與限制,關於如何改善在總體經濟變數、政府支出等方面因政治景氣循環現象所引發之人為波動,乃是未來值得進一步探究之課題。或是突破資料之限制,改以季資料或月資料進行實證分析,應能使研究成果更為清晰。再者,關於中央政府對於地方政府行為的影響,亦可為後續研究方向。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 第五節 研究流程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三章 理論模型 15 第一節 政治景氣循環理論之討論 15 第二節 結合政治景氣循環理論之資本化模型 17 第四章 地方層級政治景氣循環現象探討與實證分析 22 第一節 地方政府操控經濟之誘因與工具 22 第二節 地方政府執政者操控能力之差異 30 第三節 實證分析 36 第四節 小結 49 第五章 地方層級政治景氣循環現象對房地產價格之影響實證分析 51 第一節 各縣市房地產價格概況分析 51 第二節 實證分析 62 第三章 小結 70 第六章 綜合分析與檢討 72 第一節 中央補助款角色之探討 72 第二節 地方層級之政治景氣循環現象與區域均衡發展 74 第三節 實證資料之限制 76 第七章 結論 78 第一節 結論 78 第二節 後續研究方向 80 參考文獻 82 附錄 92 表目錄 表4-1:選民的政黨偏好與改變,1983-1992 23 表4-2:第十屆至第十三屆縣市長選舉當選人名單與得票率 25 表4-3:第十二屆至第十四屆縣市議會之多數黨及該黨籍議員比例 31 表4-4:各縣市之自有財源比例 33 表4-5:各縣市自有財源比例之ANOVA分析結果 35 表4-6:實證資料來源 39 表4-7:選舉循環之虛擬變數設計 40 表4-8:平均每人歲出之選舉循環估計結果 43 表4-9:每年新闢與維護之道路面積之選舉循環估計結果 45 表4-10:地價稅收之選舉循環估計結果 47 表5-1:各縣市房地產報酬率之ANOVA分析結果 57 表5-2:變數定義與資料來源說明 65 表5-3:OLS估計結果 68 表5-4:Parks法估計之結果 69 表a-1:「平均每人歲出」迴歸分析之基本統計量 92 表a-2:「每年新闢與維護之道路面積」迴歸分析之基本統計量 93 表a-3:「地價稅收」迴歸分析之基本統計量 94 表a-4:「房地產報酬率」迴歸分析之基本統計量 95 圖目錄 圖1-1:研究流程圖 8 圖5-1:北部區域縣市之歷年平均區段地價 52 圖5-2:中部區域縣市之歷年平均區段地價 53 圖5-3:南部區域縣市之歷年平均區段地價 54 圖5-4:東部區域縣市之歷年平均區段地價 55 圖5-5:北部區域縣市歷年之房地產報酬率 58 圖5-6:中部區域縣市歷年之房地產報酬率 59 圖5-7:南部區域縣市歷年之房地產報酬率 60 圖5-8:東部區域縣市歷年之房地產報酬率 61
99

國家與社會福利--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個案研究(1986-1995) / State and Soucial Welfare --Taiwan Health Care Insurance Policy Case Study(1986-1995)

張家麟, Johnny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目的在於:1.希望透過國家與社會福利的關係研究並理解三民主義在台灣的理論與實踐;2.透過國家與社會福利關係的研究,理解國家與社會福利的理論與實踐;3.嘗試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個案研究來檢証新國家主義的理論。 本研究假設為: 1.國家自主性愈強,愈能展現國家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偏好。 2.國家能力愈強,愈能貫徹國家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偏好。 3.領導菁英的社會福利的理念,影響國家自主性偏好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形成。 4.過去社會保險政策的傳統,影響國家選擇社會保險類型的健保政策。 5.國家民主化的發展,造成國家自主性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形成影響力減弱。 6.學者與官僚結合,國家規劃健保政策的能力增強。 7.國家權力結構愈集中,國家機關間對健保政策的協調能力增強。 8.社會團體無法整合,社會偏好愈不容易在健保政策中實踐。 9.國家與社會的交互作用,影響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形成。 本研究結論:1.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形成深受國家自主性及國家能力的影響,而國家自主性又受國家領導政治菁英的社會福利政治理念及過去國家社會保險政策的傳統所影響;而國家民主化的發展卻造成國家自主性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形成的影響力減弱。2.官僚與學者的結合、國家權力集中促使國家規劃及協調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能力增強。3.社會團體無法整合,社會偏好愈不能在全民健保政策中貫徹;國家與社會團體的交互作用影響之下,國家偏好強過社會偏好,對全民健保政策形成產生較大的影響。 本研究發現與貢獻:1.新國家主義理論解釋臺灣社會福利政策的形成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頗具解釋力,除了用國家自主性及國家能力兩個理論概念詮釋全民健康保險政策外,並在國家自主性當成中介變數,發展影響國家自主性的自變數,如:政治菁英理念、政策傳承與創新及民主化。2.國家能力當成中介變數時,發展影響國家能力形成的自變數,如:官僚與學者結合及政黨優勢。由上述兩點,本研究豐富新國家主義的理論內涵。3.新國家主義對臺灣公共政策的形成,已經在土地改革政策、經濟發展政策、考試政策、宗教管理政策、外匯管制政策及本研究獲得檢証,所以新國家主義與公共政策形成的關聯研究,已頗具解釋力。4.新國家主義在比較歷史社會學已頗有進展,至於在台灣研究的領域中,除了本研究以社會福利發展為主題獲得檢証外,理應在尋求臺灣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各面向獲得更進一步的證實。5.運用深度訪談11個主要關鍵人物(key person)蒐集一手資料,為臺灣社會福利研究相關論文中首篇,開創以深度訪談法建構國家與社會福利的關聯理論。 目錄 目錄 I 表次 III 圖次 V 附表 VI 附圖 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假設 7 第四節 研究方法 8 第五節 研究目的 12 本章參考書目 13 第二章 理論回顧與研究途徑 17 第一節 傳統政治研究對「國家」的重視 17 第二節 行為主義政治研究對「國家」的拋棄 27 第三節 「新國家主義」重拾「國家」研究 32 第四節 社會福利理論回顧 45 第五節 國家研究新趨勢與社會福利的研究 51 本章參考書目 57 第三章 全民健保政策中國家自主性形成之因素 71 第一節 行政領導菁英的理念 71 第二節 政策傳承與創新 86 第三節 民主化 99 本章參考書目 107 第四章 全民健保政策形成過程中的國家自主性 114 第一節 國家行動成員及其角色 114 第二節 行政系統在全民健保政策的偏好 119 第三節 立法院在健保政策的偏好及與行政院的互動 135 第四節 考試院在全民健保政策的偏好與行政院互動 156 本章參考書目 162 第五章 國家推動全民健保政策中影響國家能力形成之因素 167 第一節 官僚與學者的結合和國家能力 167 第二節 國家權力結構與國家能力 177 本章參考書目 185 第六章 國家推動全民健保政策能力之分析 187 第一節 國家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整合能力 188 第二節 國家機關內部在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協調能力 194 本章參考書目 210 第七章 全民健保政策形成過程中「國家—社會」關係之分析 213 第一節 社會在全民健保政策形成過程中偏好的展現 213 第二節 「國家—社會」在全民健保政策的互動 232 第三節 國家對社會在全民健保政策形成過程中偏好的扭轉與讓步 239 第四節 社會團體「破碎化」與國家能力的貫徹之分析 257 本章參考書目 263 第八章 結論 26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267 第二節 研究限制 281 第三節 政策建議 282 本章參考書目 286 本書參考書目 288 附錄圖表 314
100

馬克思論國家與國家自主性--寄生性國家與工具性國家的論述整合 / Marx on "State" and "State Autonomy": An Integration of the Doctrines of "Parasite State" and "Instrumentalist State"

陳榮彬, Jung-bin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由於長期以來根深蒂固的誤解,馬克思的哲學往往被視為一種「經濟決定論」的主張--經濟決定了社會、文化與政治等一切其他領域;此一誤解之必然結果是:「馬克思的國家學說」也被當作國家理論中最典型的「工具主義」--國家是資產階級用來進行階級宰制的工具。為了釐清這點,本論文之作者嘗試性地自「歷史社會學」的角度切入,說明馬克思的研究進路 其實與當代一般歷史社會學學者的研究進路無異,都是自歷史傳承與社會脈絡等眾多複雜的面向來了解「國家自主是否自主」的多種可能性:國家既不是現代資產階級手中的簡單工具,也不是能夠完全獨立於社會之外的政治實體。其次,自馬克思國家學說本身的哲學基礎,即所謂「歷史唯物論」看來,政治與經濟之間的關係也非單向決定的因果關係,而是呈現著 多種不同面向的辯證互動關係,因此也造成了馬克思有關國家自主性的學說中之兩種不同論述:「寄生性國家」與「工具性國家」。本文從馬克思論國家的本質、起源及其與社會的關係開始說起,再逐步論及「寄生性國家」與「工具性國家」這兩種論述中的各種「國家」類型,包括「東方專制主義」、「專制君主制」、「波拿巴主義的國家」、「工具國家在英國 」以及「工具性的國家在法國」等,可以說完整地梳理出馬克思國家學說的發展脈絡,並充分說明它其實就是一種有關國家的歷史社會學。 目 錄 第一章 序言 第一節 研究動機…………………………………………002 一之一:國家研究的歷史發展………………………………………002 一之二:馬克思主義與國家研究……………………………………005 第二節 論題形成的脈絡…………………………………010 二之一:馬克思論「寄生性國家」與「工具性國家」………………011 二之二: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與國家研究…………………………019 第三節 研究進路的問題…………………………………025 三之一:歷史社會學的研究進路與國家研究………………………026 三之二:馬克思與「以國家為中心」的國家研究進路………………035 第四節 論述架構與研究限制…………………………041 四之一:論述架構……………………………………………………040 四之二:研究限制……………………………………………………047 第二章 歷史唯物論與國家 第一節 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058 一之一:歷史唯物論與「經濟決定論」………………………………058 一之二:歷史唯物論與整體性觀點…………………………………063 第二節 馬克思論述人類歷史的發展………………072 二之一:分工、所有制與歷史………………………………073 二之二:國家自主性與國家的形式…………………………………080 第三節 小結…………………………………………………085 第三章 寄生性國家 第一節 東方專制主義的社會經濟基礎……………089 一之一:東方專制主義與「亞細亞生產模式」的概念………………089 一之二:東方專制主義國家自主性的形成…………………………095 第二節 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中的專制君主制…100 二之一:專制君主制的歷史背景……………………………………100 二之二:專制君主制中的階級關係與國家自主性…………………105 第三節 波拿巴主義與法國歷史………………………110 三之一:法國歷史中的國家傳統……………………………………110 三之二:波拿巴主義的階級、意識形態因素與國家自主性………116 第四節 小結…………………………………………………122 第四章 工具性國家 第一節 資產階級與工具性國家………………………127 一之一:資產階級的形成……………………………………………127 一之二:資產階級與工具性的現代國家……………………………132 第二節 工具性國家在英國與法國…………………138 二之一:英國資產階級工具性國家的形成…………………………138 二之二:法國資產階級工具性國家的形成…………………………143 第三節 小結…………………………………………………148 第五章 總結與評估 參考文獻…………………………………………………………154 人名索引…………………………………………………………163 主題索引…………………………………………………………170 / For many decades, Marxian philosophy was usually misunderstood as a doctrine that is primarily "economically determinstic", ie., economy determines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spheres. What is the corollary of this misunderstanding is that Marxian Doctrines on the State ha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typical types of Instrumentalism among the theories of the state and that state is the instrument of class domination in the hands of the capitalists. In order to clarify this long-term misunderstanding,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try to find his revelation in contemporary Historical Sociology, and to demonstrate the Marxian approaches to the state is no different from the approaches of many Historical Sociologists. Historical Sociology has shown its constant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diverse possibilities of state aut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historical heritage and social context. According to this viewpoint, state is neither the simple instrument in the hands of the capitalists, nor a political entity that can be totally isolated from the society. Secondly, in the light of Marxia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economy is not an one-way causation. As the ultimate foundation of the Marxian doctrines of the state,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kes it clear that politics and economy are mutually and dialectically interactive, and this vigorous interaction provides us the two possible doctrines of the state, that is, parasite state and instrumentalist state. This thesis started from the formulations of the nature, origin of the state and its relations to the society, then the author gradually focus upon a "typology" of the state which can be shown in the two Marxian state doctrines, these types including "Oriental Despotism", "Absolutism", "Bonapartism", "Instrumentalist State in England", and "Instrumentalist State in France". The author not only gave an overall exposi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xian doctrines of the state, he also sufficiently proved that the doctrines constitute in fact some kind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of the state.

Page generated in 0.0182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