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81
  • 81
  • 2
  • 1
  • Tagged with
  • 84
  • 84
  • 25
  • 21
  • 20
  • 20
  • 20
  • 18
  • 17
  • 17
  • 17
  • 16
  • 16
  • 15
  • 1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61

都市更新獎勵與回饋制度之財務探討

陳賜寬, Chen,Syh-kw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都市更新是維持都市品質提昇機能與促進都市合理發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台灣都市發展的重要方向,為維持都市持續的生命力透過都市更新的拆除重建,就地整建及保存維護等方法,促使都市土地重新有效利用,避免低度使用、誤用或濫用,解決隨著都市化所帶來的問題,如交通擁擠、公共設施不足及空氣污染等都市內部不經濟現象,以改善居住環境及復甦都市機能。 然而政府人力、財力上有所限制,乃鼓勵私部門參與投資更新事業,提供許多獎勵措施,以增加開發業者投入意願,其中被學界及業界視為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築容積獎勵。 我國土地使用規劃管制制度,分為都市計畫土地及非都市土地兩大體系,以往土地使用規劃及變更係由政府部門主導;近年來,由於經濟發展及都市快速擴展,導致民間對於土地開發的需求日益殷切,因此,現行我國土地使用變更機制,已由以往只有政府部門主導規劃方得變更,漸進為民間亦可提出變更申請。 現行都市更新之獎勵措施:建築容積獎勵、建築容積移轉、稅捐減免等等;回饋係指對於土地變更行為依外部成本內部化理念要求之變更負擔義務,以及依漲價歸公理念要求之變更增值利益回饋。回饋項目包括土地、代金、計畫道路用地、開闢計畫道路、興建公園廣場、樓地板面積等。 本研究個案為中泰賓館,係台北市著名之觀光旅館,目前歇業中,中泰賓館是歷史悠久的五星級國際觀光飯店,因年代久遠,整體土地開發利用度低,閒置土地面積龐大,在綜合考量經營環境市場變化等因素,將以開發閒置土地並充分發揮土地使用效益,調整產業經濟結構與多元化發展商機,重新開創中泰賓館的經營新風貌,提升整體經營效益,目前配合政府將基地變更為金融服務專用區,提供金融區相關之服務性設施與空間。 本案基地是敦化南北路特定專用區的一部分,位於敦北民生金融專用區南京東路金融商圈交接處也是敦化南北路特定專用區內,目前可善加利用的大面積未開發土地,若能妥善規劃提供金融特定專用區欠缺的相關服務性設施與空間,將可以提供良好的活動環境,並提升金融特定專用區功能。 基於本案土地未充分有效使用沒有地盡其利,影響經濟效益,乃透過都市計畫變更程序,重新定位為金融服務專用區,達成「人性化之計劃與建設」、「永續化之利用經營與發展」;一方面可充分發揮土地應有效益,另一方面可藉此突破中泰賓館受限於舊有建築硬體瓶頸,再次開發為國內最頂級國際觀光旅館,完成中泰的歷史性新任務。 本案開發,將產生政府、社會大眾與開發業者三個部分的計畫效益,而回饋項目包括土地、代金、計畫道路用地、開闢計畫道路、興建公園廣場、樓地板面積等,實際整個都市變更開發案所付出之代價高達2,127,336(千元),開發業者所承擔似乎太過沉重,風險與利潤實應需詳加考量,求取平衡。 都市更新,必須提升地區環境品質,使更新後的地區環境,能讓居民更安心、環境更有魅力、地區更有活力、居民更有互動的未來像(future vision ),所以更新地區之規劃基準,必須擬定合理的回饋方案,兼顧社會公平原則,並保障開發業者權益,建立協商機制與注意回饋時點,降低各個開發案所存在之差異性,容積獎勵不可缺乏原則,才能確保環境品質。 關鍵字:都市更新、獎勵措施、回饋項目、中泰賓館、金融服務專用區 Urban Renewal、Reward Measures、Feedback Item、Mandarina Crown Hotel、 Financial Service Special Zone
62

從教育機會均等論原住民學生在大學申請入學時 之積極優惠措施 / Discussing when Aboriginal Students apply for Individual Applicants at the University of Affirmative Action by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楊凱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大學入學考試是近代學生必經的人生歷程,我國當前採取大學多元入學制度,有著多種的入學管道,而在各種入學措施中會因為學生身分上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優待措施或是加分機制。我國探討大學多元入學的文獻甚多,大多是總體性的研究,較為缺乏個體性的研究,本研究以個人申請入學制度為主,從教育機會均等來分析原住民學生在參與申請入學時的積極優惠措施,也就是在討論原住民外加名額所帶來的問題,並藉由標準Dunn政策評估的標準,指出原住民外加名額的不足之處,最後提出政策建議,供各界參考與討論。 從入學機會均等來分析可以發現,原住民外加名額可以使原住民學生錄取到比未受保障前更好的學校,或是跟一般學生相比較下可以有比較高的錄取機會,造成此現象的主要原因在於:(1)原住民學生自成一個比較的系統,只要能通過第一階段,錄取機會大大提升。(2)原住民學生的競爭對手少。(3)原住民外加名額十分充足。在原住民的族群當中又可以分為都會原住民和原鄉原住民,其中以山地原住民較需要外加名額之保障,但外加名額之保障使得都會原住民較佔優勢而會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在於:(1)成長背景、教育資源的差異、(2)只要具有原住民血統,就可以受到原住民外加名額之保障。若從Dunn所提出的政策評估標準的六個面向加以分析原住民外加名額在入學機會均等的問題,可以發現原住外加名額具有效率性、回應性與適當性,但實施的結果卻缺乏效能性、充分性、公平性。 從教育過程均等來分析可以發現,原住民學生透過積極優惠措施入學後容易產生學習壓力與心理壓力,且當前各大學也缺乏原住民文化與語言學習的相關課程,原住民學生在大學教育階段缺乏學習原住民文化與語言之機會,產生文化學習上的問題,而教育過程均等講求必須針對學生社經背景、能力、文化之差異,適時的給予積極性的差別待遇,很顯然我國大學該如何給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教育方式,是未來值得思考之處。若從Dunn所提出的政策評估標準的六個面向加以分析原住民外加名額在教育過程均等問題,可以發現原住外加名額具有適當性,但實施的結果卻缺乏效率性、效能性、充分性、公平性、回應性, 本研究根據上述研究結果有五點政策上之建議,第一,個人申請入學採納原住民文化及語言能力證明;第二,在第二階段審查鼓勵各校系考量原住民學生的背景身分;第三,原住民部分外加名額參考離島外加名額之做法;第四,改善大學校院原住民學生輔導機制;第五,大學設置原住民語言與文化相關課程。 原住民外加名額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地域之差異,使得原鄉原住民學生和都會原住民學生在入學機會上產生差距,另外再教育過程方面缺乏相關的輔助機制,使得原住民學生在學習上產生困難,也缺乏學習民族文化之機會,藉由制度上之改善,全面性的改善原住民學生在升學以及教育過程之問題,才有辦法達到教育機會均等以及發展、保存原住民民族文化之目標。
63

一九九零年後東南亞國協內部信心安全建立機制之研究

高文忠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東協成立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進東協各會員國之間「在平等與夥伴的精神之下,採取共同努力,促進區域內各國的經濟成長、社會進步與文化發展,以增進東南亞國家成為繁榮與和平的基礎。」隨著冷戰結束,大國影響改變,中共與日本積極介入東南亞地區,加上1999年 4 月,隨著柬埔寨的加入東南亞十個國家全部成為東協成員,實現了東協最初建立的願望。但在相互平等、不干涉內政及和平解決衝突的基礎上,東協推動區域安全合作的機制(東協方式的協商模式)面臨極大挑戰與衝擊。 本論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揭示本文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範圍與限制及論文架構等。第二章探討東南亞安全環境,從東協的成立,在諸多歷史情結與仇恨糾結中,東協十國出現的背景原因,及探討冷戰前後影響東協安全合作機制形成的因素,從中瞭解「信心安全建立措施」在東協國家間的重要性。第三章 1967-1989東協「信心安全建立措施」的歷史脈絡,從「東協方式」談起,以新自由主義的概念嚐試瞭解不同於歐盟整合的「東協方式」。第四章1990年後東協內部「信心安全建立措施」的發展與特徵。針對冷戰後東協內部安全機制加以探討,如各國之間透過那些機制和平解決雙邊邊界問題等。第五章東協國家主導的由外而內安全合作模式,探討東協區域論壇及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之成立背景、主要議題及對東協安全合作機制的影響。第六章今後東協推動內部「信心安全建立」的機會與挑戰。東協內部對「信心安全建立措施」的看法與態度亦影響執行成效,東協內部解決衝突的機制是否健全,由「信心建立措施」發展到「預防性外交機制」之可行性。第七章結論。藉著上述的探討,瞭解東協內部信心安全建立機制之演進及發展,為東南亞區域安全找到新的方向。
64

台海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之建構─兩岸劃設「非軍事區」之探討

白永成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非軍事區的概念屬軍事互信機制的一環,而軍事互信機制的緣起主要在「信心建立措施」,「信心建立措施」的實踐係在 1975年8月1日「歐洲安全暨合作會議」簽訂了「赫爾辛基會議最終協議書」,規範了歐洲安全、經濟科學技術和環境領域、人道及其他領域的合作、召開後續會議等結論,其中有關「建立信心措施暨特定層面安全與裁軍文件」主要規定為防範因軍事資訊缺乏而引發的誤解與判斷,造成武裝衝突的危險,各締約國應循外交管道告知對方,並主動邀請對方觀察其軍事行動與演習;信心建立措施實施至今己有近30年的時間,從歐洲、東協及兩韓實踐經驗,來探討末來台海兩岸軍事互信機制之建構。 二、非軍事區通常是靠近停戰線的緩衝區,一般所謂的「非軍事化」是指一國不能在其領土的特定部份駐軍或是維持軍事設施,從軍事戰略的觀點來看,「非軍事區」的設置目的,主要是避免或降低武裝衝突再度爆發的可能性,所以所有的軍事力量、供應和裝備,除非另有規定,否則都應撤出「非軍事區」。 非軍事區的設立最早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戰敗後,凡爾賽和約在法德邊境上的萊茵蘭地區設立的軍事緩衝區;第二次世界後爆發朝鮮半島的戰爭,戰後雙方簽署停戰協定,劃定了臨時軍事分界線,並從分界線上各後退2公里,形成了一個寬4公里的非軍事地帶作為緩衝區;伊拉克與科威特的「非軍事區」係1990年發生了波灣戰爭,戰後聯合國在伊、科邊界設立15公里寛的非軍事區;上海五國的「非軍事區」1996年4月25日,中、俄、哈、吉、塔五國元首在上海簽署了五國「關於在邊境地區加強軍事領域信任的協定」及「關於在邊境地區相互裁減軍事力量協定」。主要內容除了規範五國的軍事互信機制項目,其中甚至規定軍隊並從邊界各自退後100公里設立為非軍事區。 非軍事區設立的案例其中德國萊茵蘭及伊科邊境設立的非軍事區,均因強權的野心,引發了軍事衝突而中止,朝鮮半島的非軍事區雖然維持兩韓的和平,但北韓利用地道及利用特種部隊對南韓實施攻擊或對在非軍事區間相互開火的事件層出不窮,在南韓實施陽光政策後才使兩韓的軍事衝突減少;故非軍事區的設立,僅能減少兩個敵對團體的軍事摩擦,並不能帶來永久的和平。 三、兩岸歷經了軍事衝突對峙、互不往來及和平交流、協商等時期,近期政府高層頻頻抛出善意,總統陳水扁先生提出「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的具體構想及主動邀請中共指派代表一起磋商兩岸推動協商的方式,以探討「非軍事區」之劃定,惟都未獲得中共善意的回應,中共對兩岸軍事互信機看法如下:認為歐洲的軍事互信機制有歷史的條件與限制,兩岸並不存在有這些條件、而中共對兩岸協商的主要對像是美國,而非台灣、台灣所規劃的軍事互信機制有為「兩國論」及「台獨」輔路之嫌、現行「國防白皮書公布」及「海上人道救援」則係國際慣例,而非兩岸協商的結果、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必先協商「結束敵對狀態」而非協商互信機制、我方提出軍事互信機制是根本亳無誠意的,主要是凝聚民意及做給美國看、對「三通」認定為屬一國水域內的交通,兩岸關係仍然屬一國內部事務,與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無關、中共積極與其鄰國建立互信機制,獨排兩岸安全議題,企圖使台灣在東南亞地區「邊緣化」,使我在國際上孤立無援,最後不得不屈服其所訂的條件下。 四、兩岸地區要劃設非軍事區,在現行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尚未能達成共識前,僅能以我單邊劃定一非軍事區,以作為雙方的軍事緩衝區,大概可區分台灣海峽地區,可作為非軍事區三項,以台灣海峽、海峽中線以西地區至大陸沿海及以金、馬等外島為劃設地區,經綜合以政治、經濟、軍事、心理分析,以金馬等外島劃定為非軍事區較具體可行。 五、兩岸缺乏政治共識致使軍事互信難落實,中共以冷處理信心建立機制,雖然台灣視信心建立機制的問題迫在眉睫,台灣針對避免兩岸軍事衝突所提出「劃定軍事緩衝區」、「建立海峽行為準則」和共同宣示「放棄發展大規模毀滅武器」等議題,為建構兩岸和平關係的具體善意,但是以兩岸目前的互動幾乎停擺,故兩岸建立互信機制亦非常不樂觀,一般均認為短時間內條件與環境不可能成熟,由於中共的排拒,兩岸之間很難仿照歐洲經驗,建立談判互信機制;台海目前確實有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可避免最近日趨頻繁的軍事行動如共軍船艦直接南北穿越台海、繞行台灣東部海域,甚至戰機飛越台海壓迫中線,很容易雙方誤判而發生誤擊事件,造成台海戰爭的爆發。台灣若要建立所謂的「軍事緩衝區」,我方也必須提出善意,現況最佳的方案只有從金馬撤軍,將金馬劃設為非軍事區,換取中共的善意,重啟兩岸互信機制。
65

從實證觀點探討我國敵意併購之法制 / Regulating Hostile Takeovers in Taiwan : From an Empirical Study

陳思穎, Chen, Szu-Y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全球併購浪潮下,敵意併購向來是併購議題中備受矚目的焦點,許多國家均針對敵意併購設有明確的法規範,而我國自2002年通過企業併購法以來,已歷經十五年,在敵意併購相關法制的建構上卻顯有不足,導致實務上面臨許多問題。蓋我國近年來引發高度關注的敵意併購案件,幾乎皆以失敗收場,且雙方攻擊防禦的過程中往往演變為經營權惡鬥,不僅兩敗俱傷,亦使公司及股東利益蒙受損失。 有鑑於前述情況,本文擬從實證觀點探討我國企業環境與文化脈絡對於敵意併購之影響,並透過國內曾發生過的案例、主管機關的態度與法院見解,對我國現行法制進行反思。另外,本文亦藉由美國、英國、德國、歐盟和日本之比較法研究,從目標公司採行防禦措施之相關規範、對於股東之資訊揭露以及少數股東權益保障等面向,討論出可能且適合用於我國之規範方向,以作為建構我國敵意併購法制之參考。 / In the wave of global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hostile takeover has long been a focal point on the issues relating to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ny countries have already built up more transparent regulatory regimes specifically for hostile takeover activities. However, since Taiwan promulgated the Busines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ct in 2002,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were not sufficient to govern hostile takeover activities during the past fifteen years and a number of issues arose in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the well-known hostile takeover cases in Taiwan all ended up in failure. The actions taken by the party initiating hostile takeover and the target company often led to corporate control contests, making both parties and the shareholders suffer losses. This thesis examines the influences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 on hostile takeover. It also marks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regulatory regime in Taiwan by reviewing the hostile takeover cases, the opinions of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and the judicial judgements. In addition, this thesis introduces the legis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England, Germany, European Union, and Japan on anti-takeover tactics, information disclosure as well as the protec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thesis then analyzes whether these legal systems are suitable as a reference for Taiwan to establish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e future.
66

美國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制度之研究-兼論對我國制度建構之啟示

林政緯, Lin, Cheng-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在我國,有關就業歧視所引起的爭議,已經因各弱勢團體權利意識之覺醒,而有逐漸受到社會的重視,除了一般較為熟知之性別歧視外,尚有其他有關宗教信仰、族群、黨派、身心障礙、語言、年齡及容貌等因素所造成的工作機會或待遇的不平等之現象,也曾引起廣泛的討論,究竟這些現象在我國之嚴重程度如何?我國現行法規制度是否能夠有效因應?有沒必要參酌其他先進國家法制,作禁止歧視之統一性立法?都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課題。 因此,本論文針對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制度發展最完備的美國作為探討的對象,首先討論美國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制度之早期發展沿革,包括了禁止身心障礙之概念與理論之簡介以及一九六四年所通過之民權法第七章(Title VII of the Civil Right Act of 1964)、一九七三年通過之復健法(Rehabilitation Act of 1973)之重要規定及對於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問題之影響。其次,則針對一九九0年所通過之美國身心障礙人士法(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f 1990)作討論。而美國身心障礙人士法乃是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制度之核心規範,因此,本文除了討論該法之立法背景外,同時更針對該法之重要條款規定以及平等就業機會委員會(Equal Employment Opportunity Commission: EEOC)對於該法所頒佈之相關指導原則作一個綜合之分析討論。進而,更針對該法在美國所引發之重大爭議中,選取美國最高法院在最近所作出之最具代表性之六個判決,也對判決作一個綜合之評析,以明瞭其利弊得失之所在及我國可資借鏡參考之處。 再其次,則討論我國目前建構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制度之現狀及所遭遇之困境,主要是對於身心障礙者之就業困境及遭受就業歧視之情形、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之相關規範與制度、身心障礙之就業歧視評議制度運作情形及處理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所引發之爭議等幾個議題作分析,以期能夠對於我國目前建構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制度之現狀及其所遭遇之困境有所瞭解。最後,則以美國處理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問題之經驗,希望能對於我國建立一個正確之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制度之建構方向,以及關於目前我國在處理禁止身心障礙就業歧視問題之一些具體建議。 / Disputes resulted from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have been gradually noticed by Taiwan society due to the awakening consciousness of each disadvantaged minority in these years. In addition to the commonly known of sexual discrimination, other factors of unequal employment and treatment are also widely discussed, such as religion, race, party, disability, language, age and appearance. However, how serious are these phenomena in our country after all? Do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could solve them effectively? Is it necessary to refer to other modern countries’ legal systems to legislate against discrimination? All of the above are worthy of further discussion. Therefore, America, the country with the most complete legislation system to protect a disability from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is the object for discussion in this article. First to discuss is its early development history, in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of concept and theory, the important regulations of Title VII of the Civil Right Act of 1964 and Rehabilitation Act of 1973 and their influences. Second to discuss is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f 1990, which is the core regul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system to protect a disability from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Therefore, in addition to discussing its legislation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comprehensively of its important regulations and the regulations to implement the equal employment provisions of the 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n it at the same time. Then selects 6 most representative decrees made by Supreme Court of the United State with regard to the important disputes, and also analyze those decrees comprehensively to realize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o find some experiences that could learned in Taiwan. Moreover, is to discuss that the situation and the difficulty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legislation system to protect a disability from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which mainly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d discrimination faced by the people with physical and mental disabilities, relevant regulations and legislation system against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operation of committee on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disputes arose from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Finally, it is expected to establish a correct direc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legislation system to protect a disability from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and to seek out specific suggestions relevant to problems we have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employment discrimination faced by the people with physical and mental disabilities through America’s experiences.
67

兩性工作平等法中社會給付規定之研究

陳貞蘭, Chen Chen-L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為達成憲法宣示兩性平等以及保護母性之目標,並有鑑於勞動基準法等規定之不足,我國歷經十二年及多達九個版本討論,最後「兩性工作平等法」終於在民國九十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完成三讀,九十一年一月六日公布,同時並於九十一年三月八日起施行。全文共四十條,分為第一章總則,第二章性別歧視之禁止,第三章性騷擾之防治,第四章促進工作平等措施,第五章救濟及申訴程序,第六章罰則,第七章附則。 所謂社會給付,是為保障社會成員在遭受社會風險時,經由社會保險等社會預護制度提供、由企業經營者(雇主)所提供以及由國家所提供給付,以確保生活無虞。兩性工作平等法中許多的社會給付制度規定,到底應由哪一方來給付?本論文即針對兩性工作平等法中社會給付規定來加以探討現行制度,並提出修法建議。 本文共分六章,約十萬一千字。第一章緒論,就我國女性勞動狀況及社會背景,指出女性面臨工作和家庭之間抉擇的困境,觀察我國因應方法是否能夠解決問題,並說明本文研究主題及範圍。第二章兩性工作平等法之立法,從立法背景、過程及爭議探討兩性工作平等法之制定。第三章與生育相關之社會給付,分別從生理假、妊娠與分娩去探討企業之社會給付與公共給付內容。第四章與養育及家庭照顧相關之社會給付,分別從育嬰假、育嬰津貼、家庭照顧假及減少工時和調整工作時間去探討企業之社會給付與公共給付內容。第五章與企業托兒措施及就業促進措施相關之社會給付,分別從企業托兒措施及就業促進措施去探討企業之社會給付與公共給付內容。第六章結論,針對以上規定探討後,提出結論。 兩性工作平等法實施至今一年多,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調查結果發現,實施狀況皆呈正面成長。希冀未來兩性工作平等法能夠再透過社會討論進而修法,將應屬於國家及社會負擔之給付回歸給國家及社會,應屬於企業負擔之給付回歸給企業。
68

中共的新安全觀:從理念到實踐

張景台 Unknown Date (has links)
2002年7月31日,中共在「東協區域論壇」外長會議中,提出了「中方關於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全面有系統地闡述了中共在新世紀下的安全觀念和政策主張,中共自1996年就提出應共同培育一種新型的安全觀念,中共領導人更多次在國際場合呼籲建立新安全觀,強調以對話協商增進了解和信任,通過協調合作促進和平與安全。 近年來,中共積極參與雙邊國際協定、多邊國際組織,強調「和平發展」重於一切,其中「東協區域論壇」與「上海合作組織」更被中共視為是新安全觀的具體成功實踐。新安全觀顯然已經成為中共順應經濟全球化與倡導世界多極化的主要工具,勢將成為中共對外政策的主調。因此,本文除探究中共新安全觀的背景與理念,更透過中共安全觀的改變、國際建制的參與,以掌握中共可能採行的國家安全政策與所面臨的挑戰。最終,並省思「新安全觀」為兩岸關係帶來的啟示。
69

日本公開收購法制之研究—兼論我國法規範—

林昱瑩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我國於1988年修正證券交易法時將公開收購納入規範,係預期資本自由化與經濟國際化之發展,我國企業將來可能亦有實行有價證券公開收購之需要,參酌英、美、日法制所引進之前瞻性法律。隨著近來企業併購以公開收購方式為之有日益增多的趨勢,案例迄今已超過十餘件,公開收購法制追尋著實務的腳步成長。日本於1971年將公開收購納入證交法之規範時,也非因為公開收購之實例造成弊害所以加以規範,僅是參照美國之情況,未雨綢繆先行規範。而日本於早年以公開收購方式達成企業併購之案例也多侷限關係企業之間,直至2003年後才多用於敵意併購,例如2003年Steel Partners對於YUSHIRO化學工業以及SOTOH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敵意併購、2005年日本放送事件、夢真控股公司對於日本技術開發進行公開收購以及樂天大量收購東京放送等事件。 我國關於公開收購等企業併購之法制,多參考英美法之規範及案例,檢視我國與日本公開收購法制導入之背景與發展之相似度,適逢日本於2005年發生的重大併購案件以及於2006年修正公開收購之規範,希望藉由介紹日本關於公開收購法制之發展,及分析比較日本及我國公開收購規範之具體內容,檢討我國規範之不當之處,以期將來法制之發展。故本文架構上於第二章介紹日本公開收購規範修正之沿革,第三章介紹其規範之具體內容及實務案例,第四章說明及比較檢討我國公開收購規範之內容。   觀察日本公開收購規範之發展及內容,本文認為我國證券交易法關於公開收購之規範有大幅調整之必要。首先,應明確化公開收購規範適用之範圍。應對於公開收購人收購後持股比例有所規範,避免於不變動目標公司控制權之收購上浪費規範成本。並應對「公開收購行為」重新定義,免去對「非特定人」定義之爭議。其次,修正強制公開收購規範,使其符合強制公開收購制度原本之立法目的並避免脫法行為之產生,以利股東權益之維護。第三,大量持有申報制度應有獨立之規範。查大量持有申報制度雖與公開收購制度息息相關,但於規範結構上應有區別,不應混於同一法條中規定,且一項之文字亦道不盡大量持有申報制度應具備之規範內容。第四,於實體規範上,例如公開收購期間之調整、應賣人得隨時撤回應賣之權利、撤回公開收購法律用語之明確等實體規範之補足。
70

由合法性危機論數位著作保護爭議 / A Study of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itimation crisis

張喻閔, Chang, Yu 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摘要 觀察著作權法的演進,可說是一部為因應新興科技帶來著作利用型態改變,所造成衝擊的歷史。而現今著作權法面對資訊科技進步,所造成的法制衝擊時,卻因採取反規避措施等激烈的因應手段,造成著作權法制針對數位著作保護之爭議,出現了原先為平衡權利人利益與促進文化創作發展之兩大目的,發生了失衡的現象。該現象的發生,似乎於某種層度上,驗證了德國學者哈伯瑪斯(Jürgen Habermas)於觀察資本主義社會演進的歷史脈絡後,結合馬克斯的社會進化觀點與盧曼的系統論,所主張的晚期資本主義下的四重危機。 而隨著國際間有關數位著作保護的立法趨勢,無形中賦予了著作權人擁有對於他人接近其著作,幾乎完全的管制權利;而合理使用原則之適用卻遭受科技管制的嚴重限縮,使得著作權的保護對象,究竟是表達方式或是無形的概念,產生了保護界限的模糊,著作權法制似乎已轉往著作權利人之一方傾斜。如此的法制發展,將可能造成法律系統的內在衝突與矛盾,危及系統存在的正當性,進而產生數位著作權法制上的合法性危機。 本文試圖依循哈伯瑪斯有關溝通理性與擴大參與以型塑公共領域的主張,尋求爭議解決的可能途徑。並試圖藉由新興之創作共享授權機制(Creative Commons),結合網際網路之互動特性,嘗試探討網路中出現創作之公共領域(Public Sphere)的可能性。並期待開啟以強化社會對話與互動的溝通模式,來尋求爭議問題解決的討論開端。 / Abstract The evolution of Copyright Act reflects the change of publication displaying methods due to technology. Legislators create Anti-Circumvention Provision in reaction to the shock of technology progression on Copyright Act. However, these provision triggers the debate on the purpose of Copyright Act on publication protection, whether it is to protect the obligees or to enhance publication development. This phenomenon verifies Jürgen Habermas’s argument on the four crises under advanced capitalism, which combines Marx’s evolution of society, Luhmann’s system theory, and Habermas’s own observation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apitalism. The legislative trend on digital copyright protection gives the obligees almost complete control over their writings. However,“fair use” is limited by technology restrain. As a result, the Copyright Act seems to be tilted towards obligees. Such development may create inner conflict and endanger the legitimation of the law system. Moreover, the legitimation crisis on Copyright Act may be aroused. This thesis is aimed to solve the debate based on Harbemas’s claim on creating public sphere through r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enlarging participation. For example, the writer combines creative commons and the interactive feature of the Internet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public sphere on the Internet. In sum, this thesis is intended to resolve the Copyright Act problem.

Page generated in 0.044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