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406
  • 392
  • 45
  • 14
  • 10
  • Tagged with
  • 462
  • 462
  • 181
  • 107
  • 106
  • 82
  • 80
  • 78
  • 77
  • 71
  • 69
  • 68
  • 66
  • 66
  • 64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51

綠色和平:組織、策略與運作之研究

吳建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國際環境政治由七○年代發展至今,隨著理論基礎與國際實踐的累積,在國際關係研究中已是自成一格的學術領域。環境類的非政府間組織(NGOs)也隨著重環境主義(Environmanticsm)的興起,成為推動全球環保議題的主要行為者之一,而綠色和平(Greenpeace)就是其中表現相當顯眼的角色。 早期的綠色和平透過非暴力直接行動和以鮮明影像為內容的心靈炸彈,成功地吸引了媒體的注意力,也帶動了各國人民對於核子、海洋哺乳動物生存權的重視。直到今日,它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環保團體之一,除了直接行動,更從事研究、遊說等其他活動,並透過其緊密的全球網絡,執行各種環境議題的行動計畫。 然而進入九○年代之後,綠色和平的發展卻出現由盛轉衰的跡象,故本文在採討其策略與運作之後,進一步歸納出該組織目前正遭遇的問題。就組織內部的問題來看,組織面臨了預算與支持者數目的下跌、組織決策單位的正當性危機與組織目標的模糊化。在組織外部,也存在著組織無法克服國際現實的挑戰、其他相關國際組織的競爭以及在非西方國家發展不易等問題。綠色和平是否能夠解決這些難題,攸關其組織未來的命運。 結論部分,本文提出了綠色和平對於學術研究、國際環境政治以及推動世界市民政治的價值貢獻,並探討它在台灣的發展可能性。期盼在增加對綠色和平的了解之餘,政府未來能以更積極的態度,來對待本土的環保團體。讓這些團體能夠像綠色和平一樣,共同為一個綠色而和平的遠景作出積極的貢獻。
352

巴古寧的革命信念與實踐之研究(1814-1876) / The Study of the Revolutionary Conviction and Practice of M. A. Bakunin

陳兆君, Chen, Chao Ch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巴古寧是十九世紀最著名與最活躍的革命家之一。他橫跨歐洲的革命活動、領導俄國的革命民粹運動,以及在第一國際中與馬克思的爭論,使他成為歷史中的一股動力。另外,他的無政府主義思想更使他加入近代政治思想家的行列中。然而,巴古寧的個性、活動與思想的多樣與複雜,卻讓他擁有許多不同的面貌刻畫,有讚美也有毀謗;他的思想也獲得不同的闡釋,是真理也是矛盾。因此,以「革命」作為理解巴古寧生平與思想的關鍵字,本論文試圖探求巴古寧的革命信念源於何處?他的革命思想與實踐如何交互影響與演進?又要如何看待這位毀譽摻雜的歷史人物?   本論文的研究架構主要將巴古寧的革命信念與實踐分成三個階段來討論:第一為思想的年代,期間巴古寧主要沈浸於哲學思想的領域,研讀與吸收德國唯心主義哲學、黑格爾主義以及各種社會主義的學說,沒有實踐革命的機會與行動。第二為泛斯拉夫主義的革命年代,巴古寧主張哈布斯堡帝國(Hapsburg Empire)的瓦解為歐洲革命的關鍵點,並以斯拉夫民族組織成的自由聯邦取代奧匈帝國,形成他革命泛斯拉夫主義的主張。不過,此一思想也曾一度倒退為保守性,轉為期望俄國沙皇變成為革命獨裁者,發起一個由上而下的革命,以便解放所有的斯拉夫人民。此一期間,巴古寧得到多次實踐革命的機會:一八四八年革命期間的布拉格暴動與德萊斯登叛亂,以及一八六三年波蘭叛亂。   第三階段是巴古寧無政府主義思想時期,分成「俄國」及「歐洲」兩部分。在俄國部分,巴古寧在瑞士創辦的雜誌《人民的事業》,讓他再度投入俄國革命的宣傳活動,成為俄國革命民粹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與俄國革命份子涅恰耶夫的合作中,巴古寧發展了個人的革命理論,並對「革命策略」與「革命道德」的問題做一省思。最後,巴古寧對俄國的革命指導形成俄國「到民間去」運動的一個革命派別。歐洲部分,主要探討巴古寧在歐洲的革命活動,包括在義大利以及第一國際中的活動。巴古寧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主要鼓吹破壞一切現有秩序,包括政治、社會與宗教制度,廢除國家、教會與私有財產等制度,並建立一個由各種自發性組織所形成的自由聯邦。他的革命方法乃是建立一嚴格紀律的革命密謀組織,組織社會低下階層的暴動成為全面起義,作為達成革命目標的方法。這樣的理念皆表達在參與法國里昂起義、義大利波隆那起義中。   研究發現巴古寧的革命信念主要來自三方面:一為黑格爾哲學作為革命的哲學基礎;二為對法國大革命原則「自由、平等、博愛」的追求;最後加上巴古寧的個性。他的革命實踐方法主要依靠宣傳與密謀兩種方式。而在原始社會運動的形式上,預示出革命如何形成與到來,巴古寧實為現代革命的真正先知。 / Michael Bakunin(1814-1876) w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d active revolutionaries in the 19th century. His dazzling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across Europe and his famous controversy with Karl Marx(1818-1883) made him an influential historical actor. Besides, his anarchism also ranked him as one of the political thinkers in modern times. However, the complexity of his personality, activities and thoughts were portrayed from the diabolical to the glandular to the heroic; his thoughts were interpreted differently as truths or paradoxes. The purposes of this thesis were to explore where his revolutionary conviction came form, to examine how his thoughts and life interwove and evolved, most of all, to reassess his significance and relevance basing on the up-to-date research.   Bakunin's ideological and life odyssey wa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a first, philosophic, stage lasting until 1847, in which he confined himself to German idealistic philosophy and socialist thoughts; a second, Pan-Slav phase lasting from 1848 to 1863, during which he saw the key to European revolution in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Hapsburg empire and its replacement by a free federation of Slavic peoples, contrary to this revolutionary PanSlavism, he also saw Russian emperors as revolutionary dictators issuing a revolution from above to emancipate all Slavic peoples; and a final, anarchist period. This period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Russian, is to elaborate on his influences in Russian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and his reflections on the dilemma of the means and ethic of revolution; the other, European, is to examine his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in Europe, especially in Italy and the 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the first International).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this time is a paean to destruction: all political, social and religious institutions must be destroyed, the goal being a free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associations. The means of revolution would be a universal rebellion of the lower orders of society, led by a secret group of conspirators bound together by an iron discipline. Four controversies was discussed,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Bakunin's Hegelism interpreted as a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r a leap in thought, whether his "Confession" diminished his integrity and reputation as a revolutionary, the problem of the joint authorship of "Catechism of a Revolutionary", and whether Bakunin's intrigues and secret societies were the main reason resulting in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o point out that Bakunin's revolutionary conviction came from: (1)Hegelism as his revolutionary philosophy; (2)the search for the principals of French Revolution - Liberty, Equality and Fraternity; (3)his personality. His revolutionary means are chiefly propaganda and conspiracy. On the archaic forms of social movement, Bakunin was the true prophet of modern revolution.
353

台灣海岸地區開發之政經分析-國家 資本與民間社會之互動

尤怡文, Yu, Yi W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地小人稠的台灣在經過快速且密集的經濟發展階段後,土地的取得逐漸成為影響資本積累的重要因素,所以無論是追求資本積累的民間企業;或以確保經濟發展鞏固政權正當性的政府,無不將成本低廉、運輸便利、低人口密度、易於排污之海岸地區視為重要開發地區,然而在此種耗竭式的資源利用模式下,使原本即屬敏感地質區的海岸地區更加脆弱:近岸水域嚴重污染、地層下陷、海水倒灌、海岸侵蝕等,面對此狀,海岸地區居民除了早期的反污染運動外,也開始反思其與生活環境之關係,察覺其對居住環境之空間經營模式的決定權,不必然接受國家機器或資本的空間經營模式!於是乎在國家與資本的海岸開發政策下,一種異於反污染自力救濟的反對運動開始發生:宜蘭反六輕運動、台南反七輕運動、貢寮反核四運動等,其動員規模、衝突程度、波及層面一次比一次大,一次比一次激烈。   究其實,這樣的衝突並非僅僅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二元衝突,其間所隱現的是國家、資本與民間社會於有限資源上的衝突;「私人資本」追求的是最大效益的資本積累,「社會人民」須要的是經濟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雙重須求,而「國家」則須兼顧國家生存要件、經濟需求及民意取向,任一須求要件不被滿足即可能發生社會衝突及失衡現象。這其中所涉及的是國家機器、資本家與地方居民對於「海岸空間」的人文價值及經濟利益的異化。循此,筆者意欲於論文中探究造成海岸地區開發過程衝突頻仍的深層結構:是什麼樣的原因型塑出如此的開發模式?這樣的的開發模式與台灣的政治經濟結構有著什麼樣的關係?在如此宰制式的空間配置模式下,地方政府、社區居民、非營利組織又有何反應和對策?並試著了解這樣的政經結構、衝突及互動網絡對於永續發展又有著什麼樣的意涵? 最終,除將勾勒出參與台灣海岸地區空間配置過程之行為者網絡,解釋此網絡之結構性影響及行為者之間的互動形態,並試圖在此網絡結構中尋求出可兼顧國家、資本、民間社會三者須求的平衡點,以助於社會衝突的解決。   研究過程中以總體觀點解析「台灣海岸地區開發」的歷史過程。將海岸開發歷程分為四階段:「政府主導開發期」(民國45~69年)、「資源配置角力期」(民國69~78年)、「資本擴張期」(民國79~82年)、「制度建構與多元開發期」(民國82~89年)。在每一階段的敘述過程中,將對此期的政經背景先做一概略性地介紹,並以Claus Offe的當代資本分析系統做為藍本,修正出一適用於此階段的政經結構關係圖,而後再以此關係圖做為詮釋此時期海岸開發過程的基礎觀點,並說明三個次級系統之間是透過什麼樣的制度、行為去維持或突破當時在海岸開發過程中的結構關係。
354

我國社會保險政府負擔補助比例問題之研究

林秀美, LIN HSIU M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社會保險為社會安全體系之重要一環,台閩地區社會保險制度之發展,至今已四十餘年,保險之給付項目與範圍亦不斷擴充,誠為台灣地區目前社會安全體系最重要之一環。觀察我國主要的社會保險項目,如公、勞、農保及全民健康保險等,政府介入負擔的程度因不同職業、身份對象而有差異,另按不同被保險人對象規定有單獨或有二級或三級政府共同負擔,且各級政府間補助比例亦有不同規定。本研究希望能藉由相關統計資料的整理分析,瞭解各級政府對我國目前各主要社會保險保險費補助之財務負擔情況,並從學理面說明政府介入補助負擔程度之適當性及各級政府共同分擔比例之公平、合理性。 本研究除配合學理上之探討,並依據我國目前各社會保險之相關法規規定及統計資料加以分析,檢討發現: 一、 在學理上,政府對社會保險的適當補助比例問題之探討,亦即反映 社會保險在純保險與純福利之間的取捨,也就是從社會保險財源籌措與政府的責任角色去考量取決。 二、 從效率面或所得重分配的角度來看,社會保險事項之規劃、補助之幅度及財源之籌措應為中央政府之職責,應由中央政府來負擔;但地方分權並不是完全獨立於中央的地方主權,地方政府亦有配合中央政策之責任,另就社會保險事項所產生之受益範圍大小來看,可能具有地域性及利益遞減性,故某種程度上除由中央政府來主導規劃並負擔補助財源外,仍可由地方政府負擔補助經費,以落實地方政府經費以受益原則分擔之精神。 三、 依「政府負擔社會保險保費補助比例情況」資料顯示,近年來的變化有明顯成長之趨勢,我國各級政府整體補助比例從八十三年的1.5%,逐年成長至八十六年的5.3%。 四、 由「政府對各項社會保險保費補助比例情況」資料顯示,目前存在各社會保險間之不同補助比例係依職業別來分類且差異性大,似缺乏適當之理論依據,應重新選擇補助比例之標準,理論上而言「所得」應為一較公平而客觀之指標。 五、 依「各級政府對各社會保險負擔保費補助比例」資料顯示,關於「勞工保險」之補助,以往年度中央政府之補助占支出之比例相較於地方(省市 )政府之比例為輕,又省市政府間之補助占支出之比例又有差異性存在。勞工保險之適用範圍對象具有全國性,且政府對其補助有所得重分配之政策目的,中央政府相對補助占支出之比例較省市政府為輕,不盡合理;「公務人員保險」部份基於公教人員屬地方政府之編制人員,故由各級政府負擔保費支出應屬合理;「農民健康保險」方面雖規定中央政府之負擔比例高於地方政府,但由統計資料顯示,地方政府相較於中央政府在補助占支出比例上之負擔仍為較高;而各地方政府間 ( 尤其是縣市政府間 ) 的負擔補助占支出之比例因各地方政府的財源情況而有頗大差異,並造成農業縣市(如雲林縣、嘉義縣、臺南縣、屏東縣等)相對負擔較重;至於「全民健康保險」,因其各類目之保險對象亦以公保、勞保、農保、軍保、低收入者及其他被保險人等為分類標準,故承襲原有保險制度之因素,造成原存在於勞、農保中之各級政府負擔補助比例不合理情況亦存在於全民健康保險制度中,又依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省各縣市政府欠繳保費率高達37.14%(民國八十八年五月底止),尤其是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等縣,在其財源情況相對較其他縣市拮据下,欠費情況嚴重,似有貧者越貧之不合理情形。 六、 由以上的檢討分析得知,對於勞保、農保及全民健保現行規定各級政府負擔補助之情況應加以修正,若考量政策施行具有全國一致性、所得重分配及外部性等因素,則應由中央政府擔負主要之補助責任;但在受益原則下,則可由地方政府負擔部分保費補助。地方政府之負擔在受益原則與普遍原則考量下,可按各地方行政區人口數來決定分擔比例之標準。 根據上述分析,提出建議如下: 一、 在自助互助原則及比照歐美各國近年來已驚覺福利發展之政府財務責任應減輕情況下,目前我國政府社會保險支出佔政府實質支出比例約為 6% ,尚屬合理。惟我國目前仍屬開發中國家,對於即將實施之國民年金保險制度應適當控制社會福利支出之財政負擔,以避免產生對其他支出項目之排擠效果。 二、 針對「政府對各社會保險依被保險人職業別不同而給予不同補助比例」之情形,建議最佳方式為改以所得作為補助分類標準;或可採次佳方式,藉由補助比例之重新規劃來導正,本文建議先將目前繁雜的補助比例予以簡化,且同一保險制度不因被保險人職業不同而有不同補助比例(各社會保險之政府負擔建議比例列示如表5-4)。 三、基於學理上之探討及考量目前省府已精簡,本文針對「各級政府對各項社會保險負擔保費補助比例」情況建議三方案,在方案一下(詳表5-11),改由中央政府來負擔對各項社會保險補助之責任。但考量中央政府財務負擔衝擊可能過大,及考量地方政府經費以受益原則分擔之精神,進而提出建議方案二及建議方案三( 詳表5-11 ),由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 直轄市及各縣市政府 )共同負擔補助,其補助比例之分配可依據中央與地方政府稅收比例( 7 : 3)來分配或將原中央及省市政府負擔之部分改為全由中央政府負擔而其餘則由地方政府來負擔;又考量各地方政府因產業結構不同及財源懸殊之差異,建議各地方政府間之負擔補助比例按各行政區人口數之比例來分配。依據八十六年數據資料訂定此三建議方案之補助支出比例(詳表 5-12),可改善各級政府負擔補助比例之不合理情況;而建議方案二使各縣市政府負擔比例提高,但直轄市政府負擔比例則有減輕現象,配套措施應通盤檢討財政收支劃分法中關於統籌分配款之分配,並由中央以統籌分配款或補助款之方式來改善直轄市與各縣市政府間之財政不均情況。 目錄 第一章 續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範圍、方法與內容 2 第三節 研究架構 3 第四節 研究限制 5 第二章 社會保險費用政府分擔理論 6 第一節 分擔緣由及其優缺點 6 第二節 政府分擔補助之財政福利理念 13 第三節 政府分擔社會保險費用種類 16 第四節 政府負擔保險費用之歸宿問題 17 第五節 各級政府分擔補助之理論分析 20 第三章 各國社會保險費用政府負擔情況 27 第一節 社會福利型國家 28 第二節 社會保險型國家 31 第三節 總結 37 第四章 我國各級政府社會保險費用負擔之分析 42 第一節 法令規定 42 第二節 數據分析 50 第三節 檢討 69 第五章 我國社會保險政府負擔補助比例之建議 79 第一節 政府負擔社會保險保費補助比例 79 第二節 各社會保險被保險人保費補助比例 83 第三節 各社會保險保費補助各級政府分擔比例 87 第六章 結論 109 參考文獻 116
355

所得與政府教育及國防支出之長期關係分析 /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Government Expenditure of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林胤豪, Yinn-hau 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摘要 本文主要是檢定內生成長模型之下,政府的國防以及教育支出行為與經濟成長的關係。我們發覺以往的文獻探討,對於教育對經濟成長關係的探討大多著重在人力資本對經濟成長之影響,而多持正面的看法;學者對國防支出有持正面;亦有持負面之看法。根據本文所做的實證檢定則發現,長期之下,我們所欲檢定之變數,國民所得、教育支出以及國防支出皆具有單根之關係,顯示三個數列在長期之下,不具有穩定之狀態;亦即是呈現一個隨機漫步的情形,此正和我國經濟成長、國防支出、教育支出不斷增加的事實相吻合。而教育支出和國民所得亦有具有共整合的關係存在,這顯示了在長期之下,國民所得和教育支出的一階差分會呈一穩定的線性關係,即長期之下,國民所得和教育支出會有相同成長趨勢,而國民所得和國防支出間,因為國防預算支出的比例不斷降低,所以我們無法得出該支出與國民所得有共整合關係,顯示國民所得和國防支出長期下並無相同的成長趨勢。 而就因果關係檢定之結果來看,我們發現,國民所得對教育支出有一領先的關係,解釋了長期之下,國民所得的資訊可以用來預測教育支出成長的事實,同時也可以說明我國符合華格納法則中所提到之現象。 而就國防支出和國民所得而言,本文得出國民所得和國防支出存在雙向因果關係。當以國民所得作為被解釋變數時,可能因國防支出使用的效率,或者國防的支出確實提高有效需求並促進現代化,因而使國防支出對國民所得有顯著之影響。至於國民所得對國防支出的影響方面,我們就國防支出需求面來看國防預算的制定,是必須考慮所得的經濟因素。且依據華格納法則,隨著我國國民所得不斷增加,對於政府國防支出的需求,亦會相對提升。因此,吾人可以說國民所得增加會影響國防支出。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經濟成長與政府支出……………………….. 1 第二節 研究方向……………………………………….. 5 第三節 本文架構……………………………………….. 6 第二章 相關探討及文獻回顧…………………………… 8 第一節 相關公共支出對經濟成長的文獻回顧……… 8 第二節 教育投資、支出及國防支出對經濟成長之影響… 11 第三節 國民所得對政府支出的影響………………… 23 第三章 計量方法………………………………………….. 29 第一節 單根檢定………………………………………… 29 第二節 共整合檢定………………………………………... 32 第三節 修正誤差模型…………………………………….. 34 第四節 因果關係檢定………………………………… 36 第四章 模型設定及實證結果…………………… . 41 第一節 模型的設定…………………………………… 41 第二節 單根和共整合檢定…………………………… . 42 第三節 修正誤差及因果檢定………………………….…. 47 第四節 實證結果之探討…………………………………. 5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63 第一節 本文結論……………………………………….… 63 第二節 本文之建議…………………………………….…. 65 參考文獻……………………………………………………. 70 / We are going to dicuss the long-run relationship between income and govnernment's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expenditure in Taiwan.We start at testing wheather income ,education expenditure ,and national defense have unit or not. We find all the serie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unit root.It shows that they are not stationary.Then we use Granger's cointegration test,and see that the series of income and education got the relationship of cointegration,instead that of income and national defense. Finally,we test long- run relationship by Granger causality.Due to the existence of cointegration between income and education expenditure,we can use two-steps OLS to test whether there exist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them,and we find income will affect education expenditure ,however education expenditure will not affect income.And we use F test to find the Granger causality between income and nation defenseand we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re exists a bilateral Granger causality.It means that they will affect each other.
356

葉榮鐘與台灣民族運動(1900-1947)

戴振豐, Tai, Chen-F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所要採用的研究途徑是歷史學上傳統的史料分析的方法,亦即要對葉榮鐘所保存的大量原始一手史料加以分析研究,並且要採用在問題意識中提及的台灣民族運動的理論分析與社會科學上的一些概念,對葉榮鐘在台灣民族運動史上的角色給予適當的評價。 從筆者的研究途徑出發,本論文將從兩個角度加以分析,一個是要探討葉榮鐘在台灣的民族運動上,所實際參與的政治活動有那些,或者可稱之為葉榮鐘的政治運動論;另外一個角度是要從葉榮鐘的思想內涵出發,其思想包括了文學思想與民族意識的思想,因此筆者姑且稱之為葉榮鐘的思想文學論。將葉榮鐘政治運動的實踐與其思想內涵分開,是為了討論的方便,並不代表兩者之間並無相互的聯繫,事實上有可能是政治運動的參與影響其思想,也有可能是其思想影響了其政治運動的實踐,筆者將儘量在各別探討時予以適當的交代。 在上述的兩角度之外,筆者對於葉榮鐘早年的生活與際遇也將有所交代,以探討其早年在台灣特殊的歷史環境下,對其政治運動與思想內涵的影響。而在二次戰後到二、二八事件之間,葉榮鐘所參與的政治活動有那些,以及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以後的做為,對葉榮鐘產生那些影響,也是筆者要探討的重點。 從筆者的研究途徑及分析的角度,筆者從第二章開始欲以如下的架構探討對葉榮鐘在台灣民族運動史中的角色。 第二章是鹿津少年、風雲際會-早年的生活與際遇。第一節早年的生活及教育,是要探討傳統漢文化及日本殖民統治者強加於台灣的日本文化,這雙重文化對早年的葉榮鐘所產生的影響。第二節初出洞門,是要探討葉榮鐘自述的一些特殊際遇對他的影響,包括與日本人交往的經驗,以及當時林獻堂的秘書施家本對他的指導等。第三節第一次赴日留學,將探討葉榮鐘接受林獻堂資助赴日留學的過程,在日本的生活經驗以及開始加入台灣民族運動的經過。 第三章是杖履追隨、從事民運-台灣民族運動的參與,亦即葉榮鐘的政治運動論。第一節將探討葉榮鐘以林獻堂秘書的身份,在台灣議會設置運動、台灣文化協會及台灣民眾黨等團體中扮演的角色。第二節是要探討葉榮鐘以台灣地方自治聯盟書記長的身份,參與台灣地方自治聯盟一些活動的過程,以及他對台灣地方自治的想法等等。第三節是要探討葉榮鐘在一九三○年以後,由於日本殖民統治者加緊統治,及台灣民族運動中內部的鬥爭,使得右派民族運動人士在逐漸失去運動的組織及團體之後,為尋求活動的機關,而與日本人合作成立的東亞共榮協會,其本質是否在翼贊日本右派的帝國主義,抑或另有解釋。 第四章是鐵筆硬論、抵抗強權-民族意識的思想,亦即葉榮鐘的思想文學論。第一節將從葉榮鐘的行為及相關的著作中,探討葉榮鐘漢民族的思想。第二節將分析葉榮鐘反日本帝國主義的言論,並將其反日本帝國主義的思想與第三章結合起來思考,以探究其從事民族運動的路線。第三節則是要分析葉榮鐘在新文學運動中的主張,這當中包括純文學的主張與理論,以及當中所反應的與民族運動有關的思想。 第五章是忍辱包羞、今朝悽然-台灣光復初期的活動。第一節是要探討葉榮鐘在二次戰後,為迎接心目中原本同是屬於漢民族的國民政府,所從事歡迎活動的動機與心態,而其活動主要是透過歡迎國民政府籌備會及台灣光復致團兩個團體來實現。第二節是要透過葉榮鐘為林獻堂及相關團體,為協助國民政府重建台灣所起草原始文件的建言,以及其參與的相關行動,來探討葉榮鐘對當時政治情勢的觀察及想法。 第六章則是結論,筆者將應用一些已有的台灣民族運動的理論分析,及一些社會科學的概念,來總體評價葉榮鐘在台灣民族運動中的路線及其認同問題。
357

地方政府與外資衝擊下的城市空間型構--以上海市房地產投資為例 / The formation of urban space under the impulse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 case study of real estate in Shanghai

吳孟旂, Wu, Meng-Ch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改革開放後,上海市在中共中央的規劃下,希望於二十一世紀時成為國際經濟中心的城市;然而,上海市的城市功能定位自 1949 年後由國際外向型經濟中心轉為國內型生產城市,城市功能、空間佈局亦隨之改變。卻成功達成「以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為龍頭,進一步開放長江沿岸城市,盡快把上海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中心之一,帶動長江三角洲和整個長江流域地區經濟的新飛躍」的發展目標,城市佈局的重建可說是支撐上海市實現其目標的基礎。 本論文嘗試就外商直接投資(第二章)、地方政府行為(第三章)及房地產(第五章)三個角度探討上海市城市空間變化,也試著探討政府、外資及房地產三者間彼此的互動與影響。而從分析的過程中發現,中國大陸欲引進外資解決其資金缺乏的問題,以各式優惠的政策來吸引外資;外國投資者看重的是中國大陸廣大的市場。上海市同樣面臨資金缺乏的問題,為進行城市空間的改造與建設,上海市藉舊城改造、新區開發及住房改革等因素形成的房地產吸引外資的投入,三者間形成巧妙的互動與影響。   經濟與政治間的角力在上海市生動的呈現,上海市為了資金的到位,變更了原有的城市規劃設計,外商為了獲利願意配合政策投資獲利極小的平價或動遷住宅,在互相協商、較勁後,可以發現上海市再從計畫經濟轉軌至市場經濟時,經濟利益的影響雖大,但仍未能掌控上海城市空間的發展。相對的,上海市政府卻實際巧妙的利用外資進行了城市空間的重構與發展,同時也獲得了所需的資金。
358

由地方自治功能談省縣自治法問題 / Local Government Act

楊景斌, Yang,Ching 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首先由地方自治意義與功能談起,藉以探討地方自治獲先進國家重視 的原因,並對於地方自治理論如何影響地方自治制度之演進加以說明。再 者,將地方自治與地方政府作一區別,釐清兩者之間的差異,以避免「有 地方政府等於實施地方自治」之錯誤觀念。我國憲法中明文保障地方自治 ,但觀諸臺灣地區實施地方自治四十多年,或受限於政治因素,屢以行政 命令作為實施依據。由於行政命令可隨中央或上級政府之意更改,因而使 得地方自治權限屢受侵剝,論者每以「中央集權又集錢」來形容。是以健 全地方自治,完成地方自治法制化及確實改進地方自治制度的呼聲四起, 本文將檢討因地方自治未落實而產生的之各種問題,並對地方自治法制化 問題做一歸納,以暸解省縣自治法產生之背景。省縣自治法的誕生,使臺 灣地區的地方自治邁入了新的里程碑,但此法公布施行後,除了完成法制 化以及「省長民選」之顯而易見的效果之外,似乎並未能完全解決以前地 方自治的種種問題,以及使地方自治發揮應有的功能。本文將探究其中有 礙地方自治功能發揮之處,並嘗試提出建議,以期健全地方自治法制,使 地方自治功能發揚光大,進而帶動國家整體的進步。本文研究建議,1. 關於自治事權的劃分,應以事權之性質、種類加以劃分,而非以地域來區 分。2.關於自治組織方面,由於縣市政府與鄉鎮市公所組織規程準則皆由 省政府所擬定,省政府在擬定此二規程準則時,應做彈性的規定,使地方 可依當地環境靈活運用。3.在自治財政方面,地方自有財源比例並未明定 ,為保障地方財政自主性,將來應在省縣自治法中明定地方自有財源比例 。再者,為避免中央以補助之名而行干預地方之實,補助與統籌分配制度 應儘速制度化。4.在自治監督方面,似乎可考慮將自治監督之章名改為「 中央與地方之關係」, 因為中央與地方之關係,隨著時代潮流與社經環 境之變遷,不再只是單純的監督關係。中央對地方還有諮詢、服務等關係 ,若僅以監督來看待中央與地方之關係則不僅過於狹隘,且容易因為過於 強調監督反而形成過分干預。5.省縣自治法對於地方人民權利的規定,與 以前相比,顯見充實。但是,相關的法律如創制複決法、資訊公開法等, 均尚未問世。是以中央政府應加速立自治法的規定形同具文。
359

時間數列的模糊分析和預測 / Fuzzy Analysis and Forecasting in Time Series

許嘉元, Sheu, Chia-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動態資料往往隨著時間區間取法或測量工具的不同而有差異,此種不確定的特質我們稱為模糊性。但是傳統的時間數列仍是以確定的觀察值來記錄具有模糊性的動態資料。為了更完整的表示一個動態過程,我們考慮模糊時間數列(fuzzy time series)以具有不確定性的模糊集合來取代明確的數值,保持原來的模糊性。 本文探討模糊時間數列中模糊自我迴歸模式(fuzzy autoregressive model簡寫為 FAR 模式)的建構過程,並分別利用此模式來預測中央政府總預算和匯率。FAR 模式乃根據Box-Jenkins(1970)所提出的 ARMA 三階段模式建立的流程並推廣Zadeh(1965)所提出的模糊集合理論而來。在這過程中 ,我們考慮人類思維方法,使FAR 模式更具有彈性且適合未來預測時的需要。而對於所討論的動態過程,也不需要任何模式上的假設(例如:線性或穩定 ),因此 FAR 模式的適用範圍極為廣泛,更不會因為模式的誤判而導致預測時的嚴重錯誤。最後,我們將 FAR 模式的預測結果與傳統 ARMA 模式做比較。 文中關於模糊時間數列的一些性質,例如:模糊趨勢(fuzzy trend)和模糊穩定(fuzzy stationary),由於傳統文獻中沒有加以討論,本文亦提出定義和新的看法。 / Representations of dynamic data are always different as the time interval or measuring tool change. We call these characteristics of uncertainty fuzziness. But traditional time series use crisp observations to record a fuzzy dynamic process. To completely represent, we consider fuzzy time series replacing the crisp numbers with fuzzy sets and preserve original fuzziness. In this paper, the fuzzy autoregressive model (FAR model) of fuzzy time series is studied and used to forecast the Centr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xchange rates, respectively. The modeling process is according to Box- Jenkins' (1970) method of ARMA model and merged with the fuzzy set theory proposed by Zadeh (1965). Reasonable human judgements and ways of thinking ar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roughout the modeling process to make the FAR model more elastic and appropriate for forecasting. Unlike certain incorrectly identified models which lead to inaccurate forecasts, the FAR model can be widely applied due to its not having any assumptions on the original time series (e.g., linearity and stationarity). Finally,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FAR model to Central government expenditure and exchange rates a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ARMA model. Additionally, some properties about fuzzy time series, e.g., fuzzy trend and fuzzy stationary, have not been studi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we propose definitions and new opinions.
360

兩岸分工體系競爭優勢之研究──以電子業為例 / Study of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in the Integrated System Between Taiwan And Mainland - the Electronics Industry

沈維平, Shen, Wei-P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大陸政經環境的逐漸改善,以及我政府兩岸政策的漸漸開放,使得「大陸投資」與「根留台灣」成為產業的熱門話題。 所以,是否大陸的環境適合所有產業的發展, 哪些產業適合外移?倘若廠商決定赴大陸投資,又該如何外移?這些問題都值得廠商再三思考。 因此,本研究之主旨, 希望藉由對電子業三個子產業的探討,以回答下列問題:1.電子業的競爭優勢有哪些, 相對大陸的優勢如何?個別產業之間是否有所不同?其深層的原因為何? 2.競爭優勢如何影響產業的兩岸分工策略?個別產業間有何差異?3.電子業在兩岸分工過程中, 與政府政策的關係如何?個別產業間有何差異?本研究係採取探索性個案研究, 由現象中發現問題,經由理論與文獻的探討,建立適當的思考架構。 經由架構的建立,進一步由產業專家的深入訪談,發掘與問題相關的變數。 然後,將變數與問題經由理論的推演,探討出變數與變數之間,變數與問題之間的因果關係。 在深入分析文獻之後,發展出本研究的命題並加以說明。研究結論如下:1.不同的產業在不同的價值活動上, 有不同的相對優弱勢。 2.不同的產業,各價值活動對競爭優勢的貢獻不同,亦即,不同的產業有不同的關鍵活動。 3.不同的產業,應採取不同的兩岸分工策略,其策略目標在於發揮已掌握的關鍵優勢,或是補強未掌握的關鍵優勢。4.不同的產業,對政府政策的需求不同。 政府政策的目標,在於維持產業的關鍵優勢,或是扭轉產業的關鍵劣勢。 5.政府的兩岸政策與產業的競爭態勢,應是相互影響、相互改變的動態關係。

Page generated in 0.039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