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96
  • 879
  • 114
  • 9
  • 1
  • 1
  • 1
  • Tagged with
  • 1005
  • 1005
  • 482
  • 267
  • 200
  • 177
  • 148
  • 138
  • 128
  • 128
  • 123
  • 122
  • 121
  • 119
  • 11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91

影響利益團體形成因素之探討--苗栗客運工會罷駛事件之個案研究

翟永立, ZHAI, YONG-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團體」與人類政治生活的關係淵源菲淺。也因此,團體理論在政治學領域中素來備 受青睞。傳統團體理論者咸認為,一旦人們具有共同的利益就必定會組成利益團體, 以增益、維持或保障其利益。然則,另有學者由理性自利的觀點著眼,指出共同利益 固然重要,唯單憑人人均可坐享的共同利益,尚不足以促使人們加入利益團體,除非 另有個別利益的誘因。而由於組作大團體所需提供的個別利益其作本甚距,斷非任何 理性自利之個人所願擔負,是以許多大型利益團體即因乏人肯於付諸行動,致難以形 成。然對此,亦有學者引據企業家之論點,強調事實上有些人因經驗,洞察力過人, 故而願意率先投注大量個別利益,以吸引人們加入利益。以是觀之,企業家才是促使 利益團體形成之關鍵。 本研究之目的即以苗栗客運工會,民國七十七年八月間「集體罷駛行動」為案例,來 剖析促使彼等事件形成之關鍵,究係共同利益、個別利益抑或企業家。所援引之理論 及研究指標大致以DAVID B. TRUMAN 的THE GOVERNMENTAL PROCESS(1958),M. OLSON 的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1974)與THE RISE AND DECLINE O F NATIONS(1982) ,以及ROBERT H.SALISBURY的AN EXCHANGE THEORY OF INTE REST GROUP(1969)與INTEREST GROUP(1975)等文獻為主。並首先以問卷 調查與統計方法,針對由各家理論所歸結出之共同利益、物質性利益、一致性利益、 表示性利益、騷動、互動行為與企業家等因素,逐一進行皮爾遜相關驗證,並輔之以 對數線性模型與複迴歸模型,以期假此探求影響該案例形成之關鍵因素。復以呈現正 相關之一致性利益、表示性利益與企業家等因素為標的,進行訪談。發現企業家結合 工會外部資源,間接提供一致性與表示性等個別利益予工會會員,係苗栗客運工會「 集體罷駛行動」得以形成之關鍵。
292

台北市自用轎車買主生活型態與購買決策之研究

曾怡鈞, ZENG, YI-J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自用轎車買主的人口統計資料、生 活型態、購車動機、評估標準及最終決策,並驗證消費者行為EXB 模式中所指稱:不 同的生活型態會造成不同的動機,進而影響評估標準及最終決策。本研究期望透過這 些調查和分析而達到以下兩個目的: ぇ對國內歷年來的汽車消費者行為研究作生活型態變數方面的補充。 え提供汽車行銷人員一個發展及修正市場區隔的參考。 本研究之資料來自郵寄問卷調查所得結果。問卷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調查受測者所 擁有的汽車之基本資料。第二部分調查受測者買車的動機及用途。第三部分以58題生 活型態項目調查受測者對這些項目的同意程度。第四部分調查受測者轉換最終決策的 傾向。第五部分調查受測者的基本人口統計資料。 問卷的發放以喜美等十三種廠牌汽車之台北地區車主之為母體,以民國77年10月至73 年3 月間購車者為有效樣本區間,依各廠牌銷售量多寡分別抽取100至200分樣本,合 計1500分,於民國78年4 月4 日至4 月20日間分別郵寄,並以4 月30日為回收截止日 。預期回收350至400分。 在統計分析上,本研究擬先以因素分析簡化生活型態、評估標準兩變數,再根據因素 分析結果,配合研究假設,分別進行集群分析、變異數分析、合適度檢定、正準相關 分析。 本研究有以下先決限制: ぇ回收問卷之樣本結構與抽樣之樣本結構不一致。 え生活型態問卷調查之Field Error 難以控制。 ぉ缺乏對社會經濟情境因素之考慮。 お缺乏對地理區隔情境因素之考慮。
293

工業品不同來源國之印象比較研究

連聰政, LIAN, CONG-Z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研究目的 台灣的經濟發展已是各國矚目的對象。龐大的出口金額中,大部份來 自勞力密集的產業。隨著生活水準提高,企業已不再享有這項勞工成本優勢。再者, 美國政府近年來不斷對台灣施加壓力,要求台幣升值,開放國內市場,降低各項進口 障礙,在內外的壓力下,製造業者乃紛紛計劃轉向投資服務業。一國經濟的根本在於 製造業,如何維押製造業的發展,實為目前的努力重點。本研究選擇化工、電子、機 械三種產業,以廠商的觀點,比較中、美、日、德、韓五國的競爭能力,結果可供業 者提升優勢的參考。 二、參考文獻 本文介紹十一篇國內外有關不同來源地產品印 象的文獻,並選擇其中兩篇較具代表性的著作,做為本研究的主要參考架構。此外, 還包括報導國內經濟狀況的期刊,以及工業行銷與印象理論的學術著作,計十八篇。 三、研究方法 研究母體為化工、電子、機械三種產業,樣本為資本額一千萬元以 上的廠商,以隨機方式抽取之。印象變數的衡量採用語意差別法,每個變數分成七個 級距,資料分析法為統計方法之平均數與平均數之多重檢定。 四、研究內容 包括 供應商的品質、價格、商業關係、交貨水準、服務水準、技術水準、顧客導向等構面 。 五、研究結果 化工、電子、機械三種產業間的整體印象雖有差異,但不是相當 顯著;中、美、日、德、韓五國間的差異卻十分顯著。中、韓兩國與德、日兩國差距 甚大,台灣則略比韓國優越,美國介於中韓與德日之間。
294

台灣白紗禮服的美國市場定位

蘇崑銘, SU, KUN-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目的五:一為分析現行台灣成衣外銷環境。二為深入探討台灣白紗禮服的產 業結構及市場狀況。三為研究美國白紗禮服的市場需求及區隔情形,從而指出美國白 紗禮服產業環境的機會及威脅。四為探討台灣白紗禮服皂國際競爭優勢及劣勢,配合 美國產業環境的特性,指出台灣白紗禮服的外銷策略方向。五為將台灣白紗禮服在美 國白紗禮服市場加以定位,並指出台灣白紗禮服未來的發展重點方向。以資引導台灣 白紗禮服業走向產品多元化及高級化之路線。 本趼究之文獻採討為市場調查、市場區隔及市場定位的相關理論,並依實際統計資料 從事產業環境分析。 本研究之研究方法為實證研究,初級資料之樣本對象為本國白紗禮服之外銷廠商和美 國當地的白紗禮服經銷商。抽樣方法為便利抽樣,統計方法為相關分析,百分惢分析 及區別分析。其中,並佐以次級資料的驗證。 本研究內容為台灣白紗禮服業之產業結構分析及美國白紗禮服市場之特性分析以及市 場區隔,並為台灣的白紗禮服作一產品定位。 本研究之結果如下:台灣白紗禮服之結構為廠商數不多,但其規模較小,製作彈性大 ,且設計能力強,製作技術水準高,而產業之中員工之市場供給小,故跳槽風氣盛。 而美國市場之特性為:市場需求大於供給,故交貨量及交貨是否準時特別重要,且注 重白紗的款式潮流、付款條件及產品品質,故台灣白紗禮服業有二大努力方向:其一 為走高價格及高級品路線,並擴充產能以應市場需求。另一為專營設計路線,以符合 我國素有之優良設計能力。
295

台灣地區匯率與股票價格關係之研究

錢盡忠, GIAN, JIN-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年來新台幣節節升值,從74年底的40:1,快速升值至76年底的28.55: 1,而同一時刻,台灣證券交易所之股價發行量加權指數亦開始向上攀升,從74年 中的六百餘點竄升至76年中的四千七百餘點的歷史記錄,然後才開始走下坡。影響 股價的因素很多,匯率之變動與經濟活動息息相關,是一項重要的市場因素,因此不 由得令人關切匯率與股價彼此間的關係究竟為何﹖ 從總體經濟的層面而言,匯率是一國重要的經濟指標,匯率的升貶從而影響到一國的 進出口貿易,貨幣供給額及利率,這些因素對於企業之經營均有莫大影響,以致於反 映在股票價格上。但從財務學的觀點言之,多數研究均已證實資本市場之半強式效率 假設,亦即所有已公開的資訊均已反映在股價上,從而研究匯率之變化並無法因此在 資本市場上獲得超額利潤。本研究乃欲藉實證之程序,探討匯率之變動是否能解釋股 價之變動。 利用時間數列迴歸分析,以匯率或匯率之變動量為自變數,而以股價或股價之變動量 為因變數,建立迴歸模式,研究期間長達九年,自民國68年起至76年止。研究結 果顯示匯率對股價之當期解釋能力,或次一期及次兩期之解釋能力均很低,變動量之 間的關係亦是如此,表示匯率並不能充分解釋股價之變動,符合資本市場之半強式效 率假設。但由迴歸方程式中的迴歸係數,致性地為負值來看,長期間下匯率貶值(新 台幣升值)會造成股價的上漲,則又與總體經濟的理論若合符節。至於為什麼匯率貶 值會使股價上漲,則牽涉到我國的整體經濟結構,以及上市公司的型態,一般而言, 上市公司為多角化的公司,較能承受匯率貶值的衝擊,而使對公司的淨影響為有利。
296

台灣社會階級結構及其流動----父子職業流動的實證研究

余淑, YU, SHU-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近年來,由於新韋伯論者及新衝突論者各自堅守其有關社會階級概念的研究旨趣,而 有著相當不同的實證論點。本研究擬以行政院主計處出版的“中華民國七十五年台灣 地區家庭收支暨個人所得分配調查”為主要的資料來源,自其中抽取父子同在勞動力 市場之二千九百一十二戶為研究樣本,並據取韋伯和新韋伯論者有關社會階級概念的 論點,嘗試自共同流動機會的階級定義式,實證探討子職業流動的社會階級結構,以 期瞭解職業類別項與社會階級間的劃歸態勢(MAPPING MANNER),進而解析社會階級 流動的訊息。 歸結而言,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有四: (一)試圖瞭解父子職業流動的社會階級結構。 (二)試圖瞭解職業類別劃歸社會階級的態勢。 (三)探討職業類別項劃歸社會階級之態勢,是否存在著“邊際職業”的劃歸態勢。 (四)分析社會階級間的流動機率或相對流動機會。 基於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擬採用 CLOGG(1977)之隱性結構模型(LATENT S TRUCTURE MODELS) 的分析方法,實證探討父子職業流動在共同流動機會上所呈現的 社會階級結構,以釐清職業類別項與社會階級的劃歸態勢,並深入探討社會階級間的 流動機率,進而解析社會階級流動的模式,期能對現實社會有所瞭解,並提供相關研 究之參考,或作為跨時和跨國研究之基礎。
297

由重大損失對股價影響之實證研究論企業之危險管理

吳澔如, WU, HAO-R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提要內容:本論文共一冊,字數三萬五千字左右,全文分為五大章,計十九節。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論文之研究相關文獻再就研究架構作一描述,並對全文作一概要 性介紹。 第二章為理論基礎,首先探討效率資本市場及股價對新情報反映,其次探討均衡預期 報酬模式,介紹本實證研究所採用之市場模式及移動B模式,最後對企業危險管理之 功能,步驟與對策等作一介紹,藉以建立本研究之理論架構及研究方法。 第三章研究設計,說明本實證研究之假設及方法(包括研究期間、選樣標準、資料來 源、樣本介紹、變數與名詞定義,殘差分析,統計檢定方法與研究限制。 第四章為實證結果之探討,先就本次實證所得資料作一檢定,再分析台灣上市公司在 重大損失後,股份變化之情形,並與美國之類似研究作一比較,嚐試分析中美實證結 果相異之原因所在,進而探討企業危險管理應優先採取之對策。 第五章結論與後續研究,先就本論文大體之內容,作一綜合性彙總,並就後續研究提 出建議。 未研究之實證得到下列結論: 一、就全部樣本而言,重大損失宣佈確實具有情報效果。 二、本實證不能判定台灣證券市場是否為半強式效率市場。 三、我國上市公司在重大損失宣佈當日,股價下跌均1.7%,在宣佈後第10日約 下跌4.5%,第20日約下跌10.2%,第30日約下跌10.2%,而美國之 上市公司發生類似重大損失,股價下跌持績三天,跌幅約為4.6%,其後即穩定回 昇。歸納其間差異原因有幾點,包括心理因素企業危機管理方面、保險商品方面及保 險公司方面等因素。 四、實證顯示,危險避免與損失抑制為企業危險管理應優先採取之對策。
298

產險業行銷組織與通路之研究

許莉莉, XU, LI-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論文提要內容:有鑑於目前我國產險市場上,產品方面各家保單內容幾乎大同小異; 價格方面(亦即費率)也幾乎全面呈現規格化的局面;由於我國產險業者根本尚未建 立行銷經營理念,各家產險公司仍以人力銷售為經營方針,在促銷方面,未見積極發 展,各家均是一門空白。因此,以當前情勢,欲開拓市場發展業務,唯能在行銷四大 構面中之分配通路方面較長短,我國業者應積極拓展新的行銷通號,以為競爭之正確 手段。筆者希冀藉本論文之發表,促使我國產險業者建立行銷經營觀念,積極改善行 銷組織結構,適當運用各種行銷通路,於合法合理範圍下公開競爭突破現境,創造產 險業的新氣象。 第一章前言,以行銷之沿革與意義,說明行銷在產險業之重要地位以及產險行銷在產 品(PRODUCT )、價格(PRICE )、通路(PLACE )與促銷(PROMOTION )之4P行 銷組合上的特色。 第二章行銷組織與通路之基本觀念,即以一般產業之行銷組織與通路作為本論文之理 論基礎,貫通應用於產險行銷之中。 第三章產險業之行銷組織與通路,本章分為二部分討論:第一部份為外國產險業之行 銷組織與通路應用情形;第二部份就目前我國產險業行銷組織與通路之實際運作為說 明。 第四章我國產險業與外國產險業行銷組織與通路之比較分析,係就前一章中之中外行 銷組織與通路為比較,以為我國業者取法與改進之參考。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乃就比較八析之結果,向我國業者與政府主管當局提出改進之道 ,並舉出適合我國產險業之行銷組織與通路結構。
299

優惠關稅利益對台灣出口廠商衝擊之分析

李彗綾, LI, HUI-L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為一海島,自然資源缺乏而人口密度極高,因此僅能對外開拓貿易以發展經濟; 由民國四十年代之進口替代階段,到民國五十年代之出口導向階段,以迄目前,出口 在我國經濟中仍扮演著一大動力角色。 一般而言,影響出口之因素很多,諸如國民所得、人口、距離、相對價格水準及相對 要素密集程度等皆是,但卻很少人以「普遍化優惠關稅」作為經濟變數,就其對出口 所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 所謂「普遍化優惠關稅」(THE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係指已開發國 家為了促進開發中國家之貿易,進而促進其工業化、加速經濟成長,對於來自開發中 國家的產品輸入,給予一般性、非互惠性及非歧視性的優惠關稅待遇的制度,此制度 首由EEC 於1971年7月1日施行,美國則至1976年1月始實行,我國為受惠 國之一。其他授我GSP 者,計有澳大利亞、日本、紐西蘭及奧地利四國。 由我國出口產品之主要市場分佈看,大多數集中於美日地區,而以美國居首位;此種 情況在以往我國經濟未受舉世矚目之年代,尚不成問題,然而目前我國擁有巨額外匯 存底,對美又享有巨額貿易順差之情況下,此種出口市場過份集中情況,卻可能危及 我出口之成長。因為美國為迫使新台幣升值,對我採取一連串施壓行動,而其中之一 即取消授我之「普遍化優惠關稅」待遇,且於1989年1月開始生效。 本文即欲檢討「普遍化優惠關稅」對我國出口所產生的影響效果,利用我國現有資料 ,以迴歸模型加以分析。在本論文中,「普遍化優惠關稅」分別以虛擬變數(DUMMY UARIABLE)及實際減免稅額表示。由於我國歷年享受美國GSP 的程度大都居首位,因 此預期分析結果可得GSP 對我歷年出口有顯著效果,但近年來因競爭需要限制(COMP ETITIVE NCED LIMITATIONS)之規定,享受GSP 之產品項目已漸減,其對出口之影響 力量漸弱,是故美國取消授我之GSP 待遇,整體而言對我出口廠商所可能產生的影響 ,應不至於太大!
300

台灣地區外資廠商生產函數的實證研究

楊榮濱, YANG, RONG-B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屬海島型經濟,天然資源不足,有待工業化的推行,來刺激經濟發展。從過去華 僑投資條例及外國人投資條例的頒佈和修正可知,政府對這直接外人投資在基本上是 採觀迎的態度,鼓勵外資的流入,此正符合資本在國際間自由移動的結果,藉以達到 資源最有效的分配與利用。 在以往對外資的研究,薛琦(68)利用經濟部投審會民國六十四年以前的資料,將 全部產業做分析外資與我國出口及就業關係。薛琦(72)再利用民國七十年資料分 析外資對台灣產業技術移轉關係。TAIN-JY CEN AND DE-PIAO TANG(76)則利用民 國六十九年的資料,研究台灣電子業的生產特性。 本文之目的主要在研究民國六十四年至七十一年間台灣地區外資廠商生產函數的特性 。研究範圍包含外國人和華僑投資的廠商,資料係取自經濟部投審議委員會對外資廠 商的普查資料,並以紡織業、橡膠製品業,化學品製造業,非金屬製造業、機械儀器 業、電子電器業等七個產業為代表。 本文研究方法,利用TRANSLOG 模型來探討各產業外資廠商的生產函數,並以此檢定生產因素間是替代關係或為互補 關係,生產函數規模報酬是固定、遞增或是遞減,以及外資廠商的經營效率和技術進 步情形。

Page generated in 0.0367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