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57
  • 52
  • 5
  • Tagged with
  • 57
  • 57
  • 19
  • 18
  • 15
  • 14
  • 11
  • 10
  • 9
  • 9
  • 9
  • 8
  • 8
  • 8
  • 7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21

社會批判與政治實踐─論哈伯馬斯對馬克思主義之反省

鄒川雄, ZOU,CHUAN-XI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的主旨在於處理當代德國社會政治思想家哈伯馬斯對馬克思主義所進行的所省和 批判。切入問題的核心在於一個簡單而重要的命題: 社會批判與政治實踐的內在關連 性。亦即任何正當的政治實踐必定具有堅實的社會批判作為規範的基礎, 并且任何有 效的社會批判必定要求可行的政治實踐作為合理的出路, 二者相輔相成。 本文透過上述觀點來理解哈伯馬斯對馬克思主義的反省。論證的方式如下: 馬克思主 義的政治實踐在當代遭到了極大的危機和困難, 而這些危機和困難的產生乃是因為政 治實踐所立基的正當性基礎–社會批判已喪失了效力, 因而造成了批判與實踐二者的 斷裂。基於此, 哈伯馬斯回到馬克思理論中, 逐步檢討其理論的基本缺失, 并找出馬 克思主義的社會批判喪失效力與基礎的原因–生產典範的過時。在此, 哈乃以溝通典 範取代生產典範, 重新建構批判理論的基礎。進而以此新的批判理論重新找回社會批 判與政治實踐的連結, 為當代政治實踐找開一條確實可行的出路。 本論文分章如下: 緒論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政治實踐的危機 第二章 對馬克思知識批判的反省 第三章 對馬克思主義社會批判的反省 第四章 社會批判的重建 第五章 批判與實踐的連結––溝通政治學 第六章 政治實踐的出路 結論
22

李恕谷的學術思想研究

黃麗香, HUANG, LI-X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顏李學派倡「實踐主義」,於清初經世致用之學風中,尤獨樹一格;而其主張, 於政治、社會,誠有救弊之效。然後人研究顏學者多,研究李學者寡,致鮮有人知李 學之修訂補足顏學者,故為文闡述之。 二、斯編之作,以李恕谷遺著為主要資料,次及顏習齋遺著、宋明清有關之學術著作 及史料,並參以近人相關之著作。 三、斯編之作,首先蒐集有關文獻、擬訂大綱,即據大綱將原典資料及閱讀心得分門 別類以卡片記錄之;至著手為文,以論述恕谷學術思想之本質為中心,間及於其與顏 學之異同。 四、期編之作,共分九章,約十萬言。首章述恕谷之生平,重其為學之歷程及思想之 發展;二章述恕谷於著作之觀點,並簡介其著作之內容,以見其思想之梗概;三章述 恕谷於交遊之態度,並擇其交遊中影響其思想較深者略述之;四章述明末清初之學風 ,明恕谷於當時之學術背景下如何自處,自倡實學至入於考據,皆有論述。五章述恕 谷之心性論;六章述恕谷之修養論;七章述恕谷之實學論;八章述恕谷之政教論;此 四章為恕谷學術思想之重點論述。九章結論,綜合學者之評論及筆者之心得,得失俱 見,予恕谷學術思想之價值以定位。 五、觀茲世之現象,誠有如顏、李所指斥之病態,故其說亦可用於當前,唯顏學較為 保守固陋,復古之說實有時代之限制;而恕谷能通達時變,其學應可提醒世人,並指 引世人努力之方向。
23

馬克思的實踐論

韋玉莉, WEI, YU-L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導討分三小節(一)研究動機與目的(二)馬克思主義者為何談實踐(三)實 踐在認識論的定義 本章旨在針對西方研究馬克思實踐論的趨勢及爭論做個簡介,並 對「實錢」定義做些澄清的探討。 第二章馬克思實踐理論的源起分二節(一)從康德到費希特的倫理實踐(二)黑格爾 思辯的理論實踐。 第三章青年黑格爾派與馬克思實踐論之異同分三小節(一)青年黑格爾派的實踐活動 ─宗教的批判(二)費爾巴哈「異化宗教」的批判及人的本質(三)馬克思對費爾巴 哈實踐之評價。 第四章馬克思的實踐理論分四小節(一)歷史唯物主義與辯證法(二)實踐即勞動( 三)實踐與真理(四)理論與實踐的批判或革命的實踐。 第五章異化、揚棄到共產主義分三小節(一)異化的問題(二)私有制和分工的揚棄 (三)共產主義─人的復歸 第六章馬克思實踐理論的糾結分三小節(一)無產階級與革命(二)實踐與黨(三) 實踐與革命必然性問題。 本章旨在探討馬克思實踐論的問題,特別是共產黨為何變質了,馬克思實踐理論為何 在資本主義國家不能實現等問題。 第七章結論:馬克思的實踐論做為一種方法論,可否破除共產國家的意識型態。
24

對當代新儒家的實踐問題之探討:勞思光的政治哲學

孫善豪, Sun, Shan-Ha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共乙冊,凡十萬字,分為八章,首章緒論,說明本論文研究之目的、方法與主 要論題;次章總論實踐之意義,及其與當代新儒家之關聯;三、四章討論唐君毅與牟 宗三理論中對實踐問題的態度;五、六、七章就勞思光的思想討論其所謂近百年來之 「中國苦難」的本質、苦難的解除,及解除行動之著手處等問題,而顯豁其實踐哲學 之內容。末章結論,則對勞思光思想針對唐君毅、牟宗三思想之可能補益進行討論, 並進而檢討此補益中之缺陷,期能對當代新儒家之實踐問題提供更為整全的解決。
25

歷史與勞動:論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

劉泰佑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是如何建在歷史、勞動與共產主義社會的基礎之上,這是本文所要處理的論題。在研究了這些論提之後,於結論指出馬克思的思想是如何把理論與實踐給結合起來,使其可以擺脫解釋世界的問題,而要求改變它。
26

論亞里斯多德尼各馬科倫理學中隱含的意志概念 / On the implied notion of will in Aristotle's Nicomachean Ethics

施鈺娟, Shih, Yu-Ch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旨在論述:是否可能在亞里斯多德的思想中討論關於「意志」的概念?在因為沒有「意志」此詞彙因而缺乏「意志」概念的古希臘時期,能否恰當地解釋「明知故意」的行為是如何發生?人如何在擁有關於行動的理性知識時,卻跟隨著「欲望」或「情感」而行?但人也可能在對於某事物有追求的「欲望」時,卻依循著理性知識的指導而行動。依此,理性知識和「欲望」對於行動的發生都不是必然的,但也都與行動的發生有關。因此,將先處理:人是如何展現行動。 人的功能是靈魂中包含理性原則的部份,在行動上良好地展現功能就是一個符合德行的行動,是善的。因此,善的、符合德行的行動,就是良好地展現了靈魂中包含理性原則的部份,這可從兩方面談:「理智」與「欲望」。「理智」是嚴格意義的理性魂,而「欲望」則是就其有聽從理性魂的可能而稱之為與理性原則有關,更恰當地說,是當靈魂中的「欲望」面聽從「理智」面的指導,就是靈魂中理性原則的良好展現其功能,符合德行的行動就在於此。行動因而是與靈魂中的「理智」與「欲望」有關。「欲望」設定目的,「理智」對於方法做計算推理的思維並得出關於如何行動的命令,此命令卻會因為不同形式的「欲望」的影響,或許取得「指定力」而將「理智」的思維結果落實於行動中,展現符合理性知識的行動,這是「欲望」與靈魂中的理性原則一致的結果;「理智」的思維結果也或許沒有取得「指定力」,因而展現的行動並不符合理性知識,因為「欲望」與靈魂中的理性原則不一致。因此,行動是「理智」與「欲望」互動的結果。 在說明因「欲望」與靈魂中的理性原則不一致所導致的ἀκρασία是如何發生時,亞里斯多德因為缺乏關於「意志」的概念而將ἀκρασία的發生歸因於理性知識在某一刻的缺陷,所以無法確切地解釋這種類似於「意志薄弱」的情況。要想在亞里斯多德的思想中討論無法以某個可對應的詞彙表達的「意志」概念,就從其他與「意志」的運用相關的概念著手,嘗試突顯出一個可能的、也許只是某種類似於「意志」的概念,亦即:不同形式的「欲望」對於「理智」的回應。如果在亞里斯多德的思想中隱含著「意志」的概念,那麼,對於這種概念做討論的可能性,就僅能從某種類似於「意志」的方式表達。
27

文本與實踐-呂格爾與高達美之對比研究 / Text and Practice--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 Ricoeur and H.-G. Gadamer

王淑卿, Wang, Su-Ch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28

媒體公民教育理論與實踐初探 / Theory and practice of media citien education

林愛翎, Ai-Ling L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民主化與商業化在今日的台灣推動著人們與社會之間產生新進的關係,媒體為其中意義的傳遞媒介,在呈現社會真實的同時,也受到商業與政治兩股勢力的影響,並扮演民主社會中第四權的角色。在這交織的傳播網路中,參與式民主社會的公民需對媒體結構之影響及進用權有更深的認識,才能使社會走向民主化,而非全然的商業化或政治化。這樣的知識在現代化的民主國家中被稱為媒體公民素養,冀望透過學校的國民義務教育的課程,讓民主社會中的公民在現有的體制下使用與管理媒介,對媒介本質、管理媒介的物質基礎與結構、以及自身相對於媒體的自主性有所覺醒與認識。但這樣的概念尚未在台灣成熟,尚在萌芽的階段。 本文整理了不同媒體教育典範及分析他國媒體教育實踐經驗,以提供台灣媒體公民教育內涵參考架構。並藉由媒體素養種子教師訓練課程,建立台灣媒體公民教育的本土資料,初探媒體教育者之素養程度,及未來台灣公民媒體素養在學校實踐之變數與可能應變之道。研究結果也發現,台灣的「媒體公民教育」應該朝獨立的課程發展,在現有的國中「公民與道德」課程中單獨的一課「認識傳播媒介」並不能完全達成此理想。在學校老師方面,對於商業的傳播制度習以為常,不知道有其他的選擇,缺乏對他國傳播制度的瞭解及現有商業傳播制度營運的方式(特指觀眾、節目 、廣告之間的關係)與資本規模,如何與其生活相關連。就中、長期發展而言,培養媒體公民教育的專門師資以及專門研究人員才是解決之道。 壹、 序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問題、脈絡與架構、範圍…………………………………….6 一、 研究目的………………………………………………………………………...6 二、 研究問題………………………………………………………………………...6 三、 章節脈絡與研究架構…………………………………………………………...7 四、 研究範圍………………………………………………………………………...9 貳、 文獻探討……………………..………………………………………….11 第一節 媒體、教育與民主…………………………………………………………11 一、 公民社會與民主的實踐-溝通為民主的本質……………………………….11 二、 媒體、教育、公民之關係-以公共性為基點………………………………..14 三、 我國公民教育之現況與檢討………………………………………………….19 四、 台灣媒體公民教育的位置…………………………………………………….24 第二節 媒體公民教育之內涵:以傳播理論與各國教材發展為例……………….27 一、 不同媒體教育典範與媒體素養的概念的發展……………………………….27 二、 對台灣媒體公民教育內涵的想像…………………………………………….36 三、 實例分析:媒體素養教材內涵……………………………………………….39 四、 小結…………………………………………………………………………….56 第三節 媒體公民教育之實踐變數:以澳洲為例…………………………………58 一、 媒體教育的實踐:影響教學策略的變數…………………………………….58 二、 實例分析:澳洲的媒體教育經驗…………………………………………….73 三、 批判教育學與媒體教育的實踐……………………………………………….80 第四節 媒體公民教育的台灣本土意義…………………………………………...88 一、 媒體公民教育之內涵與實踐的關係………………………………………….88 二、 台灣「媒體公民教育內涵」之現況………………………………………….89 三、 台灣「媒體公民教育實踐變數」之現況…………………………………….89 四、 小結…………………………………………………………………………….96 參、 研究方法……….……………………………………………………….97 第一節 研究設計…………………………………………………………………...97 一、 基本概念解釋………………………………………………………………….97 二、 資料蒐集方式………………………………………………………………….97 三、 研究工具……………………………………………………………………...100 第二節 研究對象…………………………………………………………………104 一、 背景敘述……………………………………………………………………..104 二、 訓練課程簡介………………………………………………………………..104 三、 參與老師資料描述…………………………………………………………..106 第三節 實施程序………………………………………………………………….110 第四節 資料分析方式…………………………………………………………….110 肆、 資料分析……….….…………………………………………………...111 第一節 電視收視習慣…………………………………………………………….111 一、 家中電視的軟硬體設備……………………………………………………...111 二、 電視收視量…………………………………………………………………...112 三、 電視收視興趣………………………………………………………………...114 四、 收視情境……………………………………………………………………...115 第二節 對電視節目的評估……………………………………………………….116 一、 對電視節目的影響的態度與看法…………………………………………...116 二、 對負面電視節目所採取的行動……………………………………………...119 第三節 媒體素養概念的發展-研習前後之比較……………………………….122 一、 台灣電視媒體制度與法規…………………………………………………...122 二、 商業電視制度的工業運作…………………………………………………...126 三、 電視廣告……………………………………………………………………...128 四、 電視新聞……………………………………………………………………...131 五、 對公共傳播制度的了解與台灣傳播制度的期許…………………………...134 六、 對媒體教育的整體目的的了解……………………………………………...136 第四節 媒體教育未來的實踐…………………………………………………….139 一、 媒體教育在中小學實踐的客觀因素………………………………………...139 二、 媒體教育實踐之老師個人因素……………………………………………...148 三、 對未來媒體素養種子老師訓練的意見……………………………………...158 伍、 研究發現………………………………………………………………161 第一節 由老師的媒體素養概況看台灣媒體公民教育內涵…………………….162 第二節 影響媒體公民教育在台灣實踐的老師主觀變數……………………….166 第三節 台灣媒體環境變數對研習教師的影響………………………………….171 第四節 影響媒體公民教育在台灣實踐的客觀環境變數……………………….172 第五節 未來發展的實踐………………………………………………………….174 陸、 結論與建議……………………………………………………………177 第一節 結論…..…………………………………………………………………...177 第二節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180 第三節 研究限制………………………………………………………………….183 柒、 參考書目………………………………………………………………185 捌、 附錄 附錄一:媒體素養問卷……………………………………………………………191 附錄二:媒體素養種子教師深度訪談問卷………………………………………194
29

國中女性教師性別角色之構成--十位女老師之實踐經驗研究

邱秀祝, Chiou, Hsiu-Ch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性別』議題在教育研究的脈絡中,長久以來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尤其關於基層女性教師的質性研究可說極為缺乏。女性教師是中小學校園的多數,卻面臨行政人員多為男性的結構性特色;而「教師」職業的工作特性,也使得女性教師的工作與家庭、婚姻緊密相連,以致形成專業能力、形象的萎縮。有鑑於此,本研究論文乃以十位國中女性教師為研究對象,以質化研究之深度訪談為主,企圖透過這群基層女性教師的經驗,以女性主義的觀點來瞭解女性教師在教育過程、職業、日常生活及其他次文化面向中,「性別」在教育情境中的運作機制。期望對女性教師性別角色的構成有所理解,並探究女性教師主體自覺、反省與轉化的可能性。一方面,除了填補學術研究中女性基層教師的經驗研究之不足外,也期待透過這樣的歷程,重新尋求一種屬於女性教師主體的意義。 主要關心的問題包括:女性從事教育工作的動機為何?「性別」對女性從事教師工作有何阻力或助力?學校教育資源、女性教師同僚的人際互動、師生互動,又會對女性教師性別角色的構成形成怎麼樣的影響?女性在認同本身「女老師」的身份後,對主體本身、他人會產生什麼樣的轉化與效應?女老師的因應策略又是如何?最後,本研究也關注「性別意識」對這些女老師的生命經驗的影響?在教學的實際經驗中,是否有關性別的不同考量或設計? 延續問題脈絡,論文首先探討相關文獻與研究,包括批判教育學者對教育活動之意義及特性的描述,並闡述教師角色多樣發展的可能性;同時根據訪談結果整理女性教師的基本資料,選擇教職的動機及背景脈絡,以及因為「教師」這一職業,對女性教師個人、婚姻、家庭的影響;而後,刻意以性別的角度,切入女性教師的工作場域,瞭解她們在職場、人際關係理所面臨的矛盾與衝突,及其因應策略與行動;在論文的最後,提出了研究者對這些女性教師經驗的發現及建議,以及研究者個人在研究過程中的省思。 摘 要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緣起-----------------------------------------------------------------------1 第二節 女性主義與性別角色-----------------------------------------------------------------5 第三節 台灣有關女性教育工作者的研究-------------------------------------------------9 第四節 研究問題--------------------------------------------------------------------------------11 第二章 文獻探討---------------------------------------------------------------------------------14 第一節 教育專業的理解-----------------------------------------------------------------------14 第二節 對傳統學校教育的批判-------------------------------------------------------------18 第三節 教師角色的轉化-----------------------------------------------------------------------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歷程-----------------------------------------------------------------------34 第一節 研究取向---------------------------------------------------------------------------------34 第二節 研究對象---------------------------------------------------------------------------------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40 第四節 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分析-------------------------------------------------------------41 第五節 研究限制---------------------------------------------------------------------------------45 第四章 教師工作女性化-----------------------------------------------------------------------47 第一節 任教動機-------------------------------------------------------------------------------- 47 第二節 家庭角色與教師角色-----------------------------------------------------------------56 第三節 家務與母職的牽絆--------------------------------------------------------------------59 第五章 女老師的工作場域--------------------------------------------------------------------68 第一節 教職工作的文化-----------------------------------------------------------------------68 第二節 性別歧視---------------------------------------------------------------------------------78 第三節 看待性別---------------------------------------------------------------------------------85 第四節 教師性別角色的教學意涵----------------------------------------------------------89 第六章 教師工作的賦權與轉化------------------------------------------------------------100 第一節 主體性的提昇-------------------------------------------------------------------------100 第二節 女性主體意識的實踐---------------------------------------------------------------104 第三節 女性教師支持網絡-------------------------------------------------------------------108 第四節 未來的生涯規劃----------------------------------------------------------------------116 第七章 研究結果--------------------------------------------------------------------------------121 第一節 研究發現--------------------------------------------------------------------------------121 第二節 研究建議--------------------------------------------------------------------------------125 第三節 研究者的省思-------------------------------------------------------------------------127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132 英文部分-------------------------------------------------------------------------------------------139 附 錄 附件一 十位受訪對象的基本資料----------------------------------------------------------145 附件二 訪談日誌---------------------------------------------------------------------------------146 附件三 原始訪談資料、類別意義示例----------------------------------------------------147 圖 表 目 錄 表一:八十七學年度各級學校女性教師及職員比例(%)--------------------------- 9 表二:女性教師形容男女學生特質比較表------------------------------------------------ 92
30

「唯識無境」理論探析--以《成唯識論》為中心的研究 / A Study of Mere-Consciousness in the Ch'eng-Wei-Shih-Lun

齊明非, Chi, David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是針對日本學界之宇井伯壽、上田義文所提及的識轉變及三性 概念所做之分析。論文中以安慧、真諦、玄奘三人在唯識三十頌的不同文 為基底,對唯識無境此概念進行考察。 論文中發現唯識無境此一語詞 在使用中並非如同真諦在轉識論中所宣稱的一般--為一修行之中間階位, 而是一種對外境非如實有的說法而已。在真諦的系統中,因為此語詞的誤 解所帶來的結果,使得其以為識為能緣,境為所緣,識即為依他性,境即 為分別性,這本來僅是世親以外境非實有,識為依他性的敘述。真諦的詮 釋使得凡夫位在識的性格也可為依他性。而這也是成唯識論中強調位次修 行所不能允許的。 論文末並展示成唯識論之五位修行與真諦在攝大 乘論及轉識論的對比。

Page generated in 0.0239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