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915
  • 885
  • 55
  • 29
  • 25
  • 2
  • 1
  • 1
  • Tagged with
  • 997
  • 997
  • 324
  • 322
  • 303
  • 244
  • 228
  • 223
  • 220
  • 188
  • 187
  • 179
  • 176
  • 172
  • 172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41

政治風險管理之研究-以台商海外投資為例 / The Research of Political Risk

陳素慧, Chen, S.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治風險」近來成為台商海外投資時討論的重要議題,但國內目前在這方面的探討多僅限於個案式的報導,本研究的貢獻即在於將國外學者對政治風險的討論統整歸納,建立整合性的理論架構,在此架構中將澄清政治風險的慨念、找出可能導致政治風險的事件來源、討論政治風險的評估機制並提出管理政治風險的方式。研究中將政治風險的來源分為地主國的政治情況、地主國政府政策、地主國政府行為、當地社會情況及地主國與他國的關係五類;其會影響企業海外投資的管控權、營運、利潤與績效及個人生命財產安全;其因應策略則有經濟上的嚇阻、規避及適應策略三類。而為試驗此一架構的實用性,本研究以台商的海外投資行為作一驗証。   本研究的發現如下:   1. 大部份台商不認為其海外投資面臨了高度政治風險,而其對政治風險的認知著重在「地主國的政治情況穩定度」,忽略其他來源(如:地主國與他國的關係),顯示政治風險的慨念尚待推展。   2. 七成的台商有進行海外投資相關訊息的搜集,但基本上台商大多缺乏系統性的評估機制,以主觀的評估為主,但多會將評估的結果納入長期規劃的考量中;而評估機制的完善與否會影響公司海外投資的績效。   3. 進入策略的選擇與政治風險有關,當面臨高度政治風險時,台商多不願進入投資,若必須進入則會採取「合資」的方式,以降低風險。   4. 台商對政治風險的管理會因風險所造成的影響不同而有異,但普遍說來,台商主要是採「適應策略」與「規避策略」,主控性較高的「經濟上的嚇阻策略」在運用上尚不普遍。這與台商對投資國的依賴度太深有關。   5. 研究中發現不同的產業別其所面臨的政治風險並無顯著不同,這與國外文獻的採討結果有所差異。   6. 海外投資的規模與企業所面臨的政治風險無顯著相關,公司的規模愈大,其評估證制會較有系統,但未達統計上的顯著性。   7. 高階管理者的個人特質會影響公司對政治風險的因應對策:主管特質為「混合型」者,偏向於採行建立人際網路、從事公關活動的方式來降候風險;具「冒險/好挑戰」特質的高階主管喜採取經濟上的嚇阻策略來因應政治風險;「保守型」的高階主管則較常以規避風險策略來因應。   8. 針對上述發現,本研究的建議為:(1)台商應擴大對政治風險的認知、將風險的評估機制制度化、並在進行海外投資時掌握關鍵活動,如此一來可以增加管理政治風險的彈性;(2)由於目前台商偏向以規避的方式來因應政治風險,因此政府應扮演更積極的角色,提供管理政治風險的具體協助,如:與投資國訂定保障投資條款、非商業風險投保的推動等。
142

「六四」以後中共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Communist China's Thought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olleges after "June 4"

黃寬裕, Hwang, Kuan Yu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旨在探討「六四」以後中共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藉此瞭解中 共四十餘年來意識型態教育失誤的原因、特徵及影響,並對未來中國前途 與大陸青年學生追求民主運動的展望作一預估。本論文約計二十八萬字, 共分六章:第一章,導論。說明本研究的動機與目的、方法與範圍、問題 與限制,而為從整體觀點(Holistic)透視中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與概況 ,加列兩節,即「高等學校與政治社會化」和「意識型態與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章,理論背景的探討。說明中共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準 據,並從歷史沿革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特徵,進而指出中共正面臨 「大氣候」與「小氣候」的種種衝擊,此乃留給「六四」後中共保守派整 頓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藉口。第三章,戰略方針的取向。透過對「四 項堅持」、「反資產階級自由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愛國主義 」和「反和平演變」等思想教育發展戰略的方針,發現此五項工作的方針 取向,仍延續中共傳統的意識型態教育為政治服務的手段。第四章,變革 措施的提出。說明中共為了降低一九八九年學生民主運動的衝擊,特從意 識型態防線的重建、高等教育政策的調整、領導管理體系的整頓、思想政 治理論的再學習、社會實踐活動的更落實,與校園文化環境的控制等六方 面,強化中國大陸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第五章,實際成效的評估。 透過對中共實施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結果分析,以瞭解其教育理論、 政策與實踐的落差。換言之,中共在改革開放路線和思想箝制的矛盾環境 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經不起考驗的,且其癥結始終未解開,同時更對中國 大陸高等教育造成不良的影響。第六章,結論。首先從檢視中國大陸教育 何以落後四十餘年,其主因是中共指導思想的失誤,以致教育危機日趨嚴 重;其次,反思近四年來中共對高等教育政策所採行的變革措施,乃在箝 制高校師生的思想與行為,如此背道而馳的作為,只會加深大陸教育更多 的失誤;最後,探討中共高等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出路,亦即跳出馬列 教條的框框,走民主中國的公民教育或政治教育道路。
143

原住民國中生民主價值觀之研究-家庭及學校社會化之觀察視角 / Democratic values of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amily and school as agent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鍾勤昌, Chung, Chin C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主要的研究旨趣,在於嘗試從原住民國中生的個人特徵、家庭背景及學校教育機制角度,探討其與政治知識及民主價值觀的關聯性。並藉以瞭解不同背景因素的政治文化差異,是否影響原住民國中生的政治社會化行為。 本研究是以臺灣地區年齡十二至十四歲之原住民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非隨機抽樣方式。選定新北市烏來國民中小學等七所原住民地區的學校,安排450位學生進行施測。並依問卷分析及檢視結果,對屏東縣瑪家國中學生及教師作進一步的訪談。 本研究問卷採封閉型式,共分成「個人基本資料」、「家庭背景」、「學校教育機制」、「政治知識」及「民主價值觀」等五大部份。分別採用描述性統計分析、信度分析、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係數分析及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 本研究共有以下幾點發現: 一、教室民主氣氛有助於原住民國中學生政治知識的提升。 二、教室氣氛愈民主、同儕團體討論愈熱烈,對原住民國中學生民主價值觀愈有正面的影響。 三、原住民國中學生的政治知識與其正相關民主價值觀有顯著。 / The main essential of the research is trying to inquir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the democracy value of the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tudents, characters based on family background and school formation. The research tries to realize whether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cultures based on different background effect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of the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tudents in Taiwan. This research object is with the 12 to 14 year- old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district in Taiwan for research, not random samples. The research chooses 450 students , who are in Wulai in New Taipei and other six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aboriginal district for testing. It looks for the result by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And it makes a further interview to Maji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eachers in Pingtung County. The questionnaire research is in closed type. It includes five parts such as personal information, family background, school education formation,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the democracy value, etc. And the research adopts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such as descriptive, reliability, t tests,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is research ha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1. The democracy atmosphere of the classroom contributes to the promoting of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of the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2. The more democratic atmosphere the classroom and the more discussion the students has all contribute to the positive influence to the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3.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of the aborigina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value of democracy.
144

訓政時期憲政準備歷程之研究 / A Study of China Constitution Founding

王孟平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當前國內對於憲政發展的研究,似乎較偏重於行憲後憲法與憲政之演變的探討。對於行憲前,尤其是訓政時期這一階段對立憲所做的努力和嚐試,比較欠缺完整而又客觀的論述。而且一般研究偏向於歷史性敘述為主。這種歷史的研究途徑,對於訓政時期的立憲背景,當時的政治環境、政治文化及來自於不同政治勢力抗爭下所產生的壓力及挑戰,較無法做深入完整的分析。本研究係參考亞蒙(G.A.Almond)的比較政治之功能研究法,并輔以浦薛鳳先生「認識政治因素」之觀點,從政治發展角度,對訓政時期之憲政準備歷程作較完整且具體的研析。兼採歷史法,分析法,比較法及歸納法以進行研究。期望能更深入瞭解中山先生「革命建國三程序」論的精義;並探究訓政時期政黨、議會、大眾傳播媒體、學校、黨政運作等在立憲準備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彰顯出訓政時期在我國革命建國及實施民主憲政中的重要性。 本文共分八章,約三十萬字。第一章緒論,分三節說明本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與研究架構。 第二章說明軍政、訓政時期憲政準備之基礎,共四節分別說明西方民主憲政理論基礎的發展及西方國家行憲政府的主要型態及我國採行訓政時期的意義。其中所面臨的政治,社會、經濟等結構上劇烈的變動,各種不同政治勢力的衝突,以及體系的調適、結構的整合,衝突的化解等難題,都必須加以解決。而中山先生訓政的主張即是一種直接而有計劃的政治教育、指導和訓練,以培育人民的政治能力,牌其能直接參與政治,奠定民主憲政的基礎,尤其訓政在政治發展上,顯示了穩定政治體系,指導政治變遷導向的重要功能。在本章同時也說明了我國立憲的背景與以中山先生思想為主軸的憲政主義的發展。 第三章則在於探討訓政時期的民主憲政學習之基礎,亦分成四節,從政治社會化與政治學習的角度,探討訓政時期政府所推行的三民主義教育及地方自治對於民主憲政基礎之建立的功能;並從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及當時所推行的各種社會運動,深入瞭解這些基礎的工作,對於憲政準備所作的貢獻。 第四章為訓政時期議會政治與憲政準備工作。分為四節,這一章之重點主要在於從議會政治的發展—即從早期民初之國會、國民會議、國民參政會以至於政治協商會議及最重要之制憲國民大會等之沿革,說明議會在我國立憲準備歷程當中,所發揮的利益匯集、表達,政治溝通、人才甄補及政策產出等之功能。 第五章訓政時期政治溝通與憲政準備工作。在本章主要在於說明西方政黨政治的理論及中山先生政黨政治觀念的演變。其次,則論及訓政時期主要之政黨、政綱及主張,再則論及訓政時期政黨政治由黨治確立至黨爭趨緩以至於黨派合作,終至憲法制定階段之發展歷程,並分別論述各黨派對憲法制定所持之主張,以其中之爭議,並從政治溝通之角度說明政黨政治在憲政準備歷程當中所發揮之功能。 第六章則論及大眾傳播媒體與憲政意見的整合。第一節從中國國民黨的新聞政策及對媒體的管制,及在野媒體的回應說明。第二節則論述抗戰前媒體對於當時訓政體制及憲法草案的批評與論爭;第三節之重點在於抗戰期間對於能否實行民主憲政的論戰,並對國民參政會、憲政期成會的憲草修正案及憲政實施協進會所提出的三十二項意見,在憲政準備歷程中的項獻提出說明。第四節探討抗戰後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及傳播媒體對於憲政議題的傾向,及其對制憲國民大會的影響。 第七章是在探討訓政時期的黨政關係與憲政準備工作。共分五節,分別論述國民政府初創時期的黨政結構與黨政關係,及訓政時期黨政運作關係與立憲過程之間的互動關係,以期瞭解訓政時期「以黨治國、以黨訓政」的特殊黨政關係型態,對於憲政準備工作之功能及影響。並及這種型態對於政治穩定所發揮的功能。 第八章為結論。就本研究之結果,提出訓政在我國建國程序中之經驗模式,及本文研究之心得。
145

清代滿漢政治勢力之消長

胡健國, HU, JIAN-GUO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之所為作,旨在探討有清一代滿漢政治勢力之消長,述其演變軌跡,究其因果 關係。 本文近二十萬言,計分六章。 第一章緒論。 第二章政治權力之掌握。分三節述之,首由靜態著眼,論列在統治機構中,清廷如何 佈署族人;再自動態觀察,分析實際現象中,重要職官內,滿漢勢力消長之情形;最 後則試從各種角度,解析清廷之欲滿人掌握武力優勢,採行何種措施,效果如何。 第三章政治權力之運用。清廷之視滿漢,親疏有別,故於滿漢人才之運用,分別適用 不同之標準,本章就資格出身、文官與武官、內官與外官三方面,探究其政策命意及 演變結果。 第四章政治權力之分配。首先,盱衡全局,點明整個制度設計中,權力結構所顯示的 建置精神;復由時間序列,比較不同期間滿漢政治權力之比重;而咸同之際,地方權 力大張,任事者多漢人,故於中央與地方力量之推移,特列一節以述之,始可見漢人 政治勢力所具之份量。 第五章清末最後之集權。清廷有感於外重內輕,乘立憲之便,大行中央集權,然親貴 用事,益令國人不滿。其間復有化除滿漢畛域一事,未能圓滿解決,遂致清室覆亡。 第六章為結論。滿人以少數民族君臨華夏,享國二百餘年,如何維持本身之勢力,確 有傑出之治術,本章盱衡全局,評其得失,並論其終於漸趨文弱,不但政治勢力不免 衰退,且族之本身亦形不保之原因。 /
146

西馬來西亞華巫政?V關係之研究(一九五七∼一九七五)V.1

楊建成, YANG, JIAN-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主題是討論馬來西亞自獨立建國以來(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七五年),在西馬 來西亞(馬來亞半島)地區兩大種族─華人與馬來人之間政治關係的演化情形。 我們選擇獨立建國(一九五七年)作研究的期限的起點,其理由是:一九五七年馬來 亞聯合邦制憲獨立由殖民地蛻變成主權國家,當地的居民由殖民政權下的屬民(subje cts)躍身為主權國家的公民(citizens)。因此,我們把一九五七年獨立憲法作為基準 點,來檢討十八年來西馬地區華巫兩族居民,如何以公民的身份來分享這個國家的政 治權力。 西馬地區除了人數相當的華巫兩族(華人約佔百分之三十七、馬來人約佔百分之四十 九)之外,尚有佔全人口百分之十左右的印度人,及少量的他種人,本論文為了突出 華人和馬來人的關係,在許多地方都忽略了印度人和他種人的表現和動態,這樣是會 影響到研究結果的。但是,這是由於資料來源的限制,使筆者不得不作這種抉擇。 馬來亞的多元社會有兩種與眾不同的特點,第一,這是一個以華人與馬來人為多數種 族兩極化的多元社會,這兩大種族各有完全不同的文化體系及社會制度,兩者之間極 端缺乏共同性,很難進行種族同化與融合。第二,這是一個自一九三○年之後逐漸穩 定成形的多元社會,土生的移民後代大量出現,據一九七四年統計所顯示的人口特徵 是馬來西亞(包括東馬西馬)社會全人口百分六十四是二十四歲以下的青少年,是非 常年輕的社會,也可說是精力充沛變化潛能鉅大的社會。 華人和馬來人的政治關係是本論文的主題。本論文中所指涉的政治關係是包括華巫兩 族在政治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交往、競爭和衝突。 本論文的章節安排是參考K. J. Ratnam一九六五年出版的「馬來亞的社群主義與政治 過程」(Communalism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Malaya) 的章節而確定。這本 書是早期研究馬來亞獨立後種族政治關係的重要書籍之一。這本書把華巫之間政治地 位的問題如憲制政府、公民權、馬來人特殊地位、華人合法權益列為專章討論,把政 治活動及選舉中華巫兩族的表現,作為觀察憲制內華巫合法競爭的依據,自一九六○ 年代末期起,西馬地區華巫之間產生一連串劇烈的政治爭端;如爭取華文官方語運動 ,李光耀提出「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號召,及一九六九年「五一三」華巫種族血 流大衝突,使得華巫政治關係由和緩平靜變成激烈沸勝。一九七○年之後馬來西亞政 府採行修改憲法、新經濟政策、徹底馬來化教育制度,以及文化同化政策來重新安排 華巫政治關係。筆者試以Ratnam氏所論述的華巫政治關係(一九五七年─一九六五年 )為基礎,比較觀察經過「五一三」事件之後,華巫政治關係產生怎樣的變化,進而 檢討自建國以來,十八年間,華巫關係演化的經過及原因。
147

西馬來西亞華巫政治關係之研究(一九五七∼一九七五)

楊建成, YANG, JIAN-CH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主題是討論馬來西亞自獨立建國以來(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七五年),在西馬 來西亞(馬來亞半島)地區兩大種族─華人與馬來人之間政治關係的演化情形。 我們選擇獨立建國(一九五七年)作研究的期限的起點,其理由是:一九五七年馬來 亞聯合邦制憲獨立由殖民地蛻變成主權國家,當地的居民由殖民政權下的屬民(subje cts)躍身為主權國家的公民(citizens)。因此,我們把一九五七年獨立憲法作為基準 點,來檢討十八年來西馬地區華巫兩族居民,如何以公民的身份來分享這個國家的政 治權力。 西馬地區除了人數相當的華巫兩族(華人約佔百分之三十七、馬來人約佔百分之四十 九)之外,尚有佔全人口百分之十左右的印度人,及少量的他種人,本論文為了突出 華人和馬來人的關係,在許多地方都忽略了印度人和他種人的表現和動態,這樣是會 影響到研究結果的。但是,這是由於資料來源的限制,使筆者不得不作這種抉擇。 馬來亞的多元社會有兩種與眾不同的特點,第一,這是一個以華人與馬來人為多數種 族兩極化的多元社會,這兩大種族各有完全不同的文化體系及社會制度,兩者之間極 端缺乏共同性,很難進行種族同化與融合。第二,這是一個自一九三○年之後逐漸穩 定成形的多元社會,土生的移民後代大量出現,據一九七四年統計所顯示的人口特徵 是馬來西亞(包括東馬西馬)社會全人口百分六十四是二十四歲以下的青少年,是非 常年輕的社會,也可說是精力充沛變化潛能鉅大的社會。 華人和馬來人的政治關係是本論文的主題。本論文中所指涉的政治關係是包括華巫兩 族在政治生活中所發生的各種交往、競爭和衝突。 本論文的章節安排是參考K. J. Ratnam一九六五年出版的「馬來亞的社群主義與政治 過程」(Communalism and the Political Process in Malaya) 的章節而確定。這本 書是早期研究馬來亞獨立後種族政治關係的重要書籍之一。這本書把華巫之間政治地 位的問題如憲制政府、公民權、馬來人特殊地位、華人合法權益列為專章討論,把政 治活動及選舉中華巫兩族的表現,作為觀察憲制內華巫合法競爭的依據,自一九六○ 年代末期起,西馬地區華巫之間產生一連串劇烈的政治爭端;如爭取華文官方語運動 ,李光耀提出「馬來西亞人的馬來西亞」號召,及一九六九年「五一三」華巫種族血 流大衝突,使得華巫政治關係由和緩平靜變成激烈沸勝。一九七○年之後馬來西亞政 府採行修改憲法、新經濟政策、徹底馬來化教育制度,以及文化同化政策來重新安排 華巫政治關係。筆者試以Ratnam氏所論述的華巫政治關係(一九五七年─一九六五年 )為基礎,比較觀察經過「五一三」事件之後,華巫政治關係產生怎樣的變化,進而 檢討自建國以來,十八年間,華巫關係演化的經過及原因。 /
148

從背景因素探討我國孔、孟與希臘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主要政治思想之涵義,並比較其本質上之基本差異

江澄祥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全文共約二十五萬字,分為五章。 第一章研究旨趣與寫作方法,對就本文研究之旨趣、重點、性質、與寫作方法、寫作態度等,提出說明。 第二章緒論,首先闡明,從背景因素探討思想涵義之意義與重要性。重點在強調欲瞭解政治思想家之思想旳本 質及其時空意義,必先瞭解產生或孕育思想之各種背景。大其是對與吾人處於不同時空之思想家的思想,對其 思想背之瞭解,更屬瞭解其思想本身之先決條件。 第三章討論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對我國先秦時期與希臘古代政治思想之影響。共分二節:第一節從地理環境與 自然條件探討我國先秦政治思想的本質;第二節從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探討希臘古代政治思想旳本質。 第四章研究分析我國孔、孟與古希臘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政治思想之歷史、文化、與時代背景。本章實為本文 中之本論。全章共分四節:第一節從歷史與文化背景探討我國孔、孟政治思想之本質和涵義:第二節從時代背 景與思想家之身世探討孔、孟政治思想之本質和涵義;第三節從歷史與文化背景探討柏拉圖、亞里斯多德政治 思想的本質與涵義;第四節從時代背景與思想家之身世探討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政治思想的本質與涵義。 第五章為比較與結論,係就第三、四章所述之內容分別作一結論,並加以比較。本文結論之所以分為二部分, 乃因第三章所述內容性質與第四章所述者不同。第三章所述自然環境對思想發展之影響,乃是對整個思想之本 質或屬性方面的,與思想之具體內容方面較少關聯;第四章所述之歷史文化與時化背景諸因素對個別思想家之 思想內容的影響,則有其個別之關聯性。故前半部之比較與結論,係就地理環境與自然條件對整個先秦與古希 臘思想之基本本屬性方面之影響,作一概述,而不分別細述其與孔、孟或柏、亞政治思想內容之關係;反之, 後半部之比較與結論則分別列述孔、孟與柏、亞之政治思想內容之涵義與本質之相異處。 本文之準備與撰寫時間,雖長達七、八年之久,所蒐集、研閱、參考之資料達五百種以上,舉凡中國先秦以前 之典籍史料,與古希臘自荷馬史詩至紀元前四世紀思想家之論著及有關史書,無不句句研閱詳讀數遍以上。 /
149

誰創造了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互動下的經濟態勢(1992-2011) / Who created the Chines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the Economic Situation Und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political elites(1992-2011)

張娟瑄, Chang, Chuan Hs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政治經濟景氣循環(Political Business Cycle)理論之發展在面對1980年代的西方民主國家出現解釋困境,但對於非民主、封閉的中共政體卻仍有著高度適用性──以中央政治局委員會每五年換屆為一輪之固定循環現象。惟,該理論過度將央地政治菁英分割為兩個獨立群體,忽略央地政治菁英間非正式政治關係的影響,以致無法解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緊縮年為何能有高經濟發展之特例地區存在。 本文結合政治經濟景氣循環、晉升錦標賽與政治關係等理論,以1992-2011年之景氣循環緊縮年(1994、1999、2004、2009)為觀察對象,分析政治局常委與省(市)委書記間之非正式政治關係對於地方GDP成長率表現的影響。迴歸模型實證結果發現,央地領導人間非正式政治關係之存在與否與強烈程度,對於當地GDP成長率之表現具有高度顯著的正向影響力。 此外,透過相關性分析與迴歸模型亦發現,政治局常委對有非正式政治關係之省(市)委書記會另外給予經濟支援,且支援手段會隨常委換屆有所不同,例如江澤民傾向使用中央貸款、胡錦濤使用專項支出支援地方經濟發展。
150

網際網路時代政治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某個案為例 / A Case Study on Political Marketing Strategy in Internet Age

詹政雄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台灣的選舉過程中,除了在媒體廣告之外,還包括了政治宣傳、造勢活動、政見發表等多面向影響選民。而在銷售理念下,競選行銷的目的期望能透過媒體及行銷活動幫助候選人贏得選舉的勝利,進而取得政治權力。而近年來網際網路頻寬等基礎建設的完備與載具的普及,且大量的資訊在網際網路迅速、即時及互動等的特性下,使網路政治行銷對於競選人的影響就更顯格外的重要。 本研究以探索性之個案研究,發現在網路世代的選戰中已經打破了過去傳統的行銷策略,而當前的政治行銷策略則應為結合4P-4R-4S的新網路政治行銷。任何一個候選人想要滿足選民,實現經營目標,決不能孤立地只是考慮使用某一因素和手段進行選戰,必須從目標選民市場需求和競選市場行銷環境的特點出發,根據候選人的資源和優勢,綜合運用各種行銷手段,形成一套競選的行銷戰略,並發揮整體效應,以爭取最佳競選成效。 根據本研究的結論認為:(1)從候選人(Product)本身到注重與選民的聯繫 (Relativity)進而希望取得選民的認同感(Sense)。(2)從重視民調(Price)的高低到隨時關注各種選情與事件對選民的反應(Recation)進而希望提供更貼近的選民需求的服務(Service)而讓選民有感。(3)從各種單向傳統的宣傳通路(Place) 搶占市場的關鍵已轉變為各種走入群眾的方式,與選民建立長期而穩固的關係(Relation),進而提升溝通與回應的速度(Speed)。(4)從競選活動中的單向的促銷(Promotion)到希望得到選民的回報(Retribution)進而透過社群(Social Network)快速的互動及群體的參與,以取得選民的忠誠度。 / In Taiwan electoral process, in addition to media advertising, also including political propaganda, rallies, political views published will strongly influence the voters orientation. As the commercial marketing concept, the purpose of political marketing is hoping to help candidates win elections through the media and marketing activities, and thus obtain political power.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mature environment of Internet bandwidth and IT infrastructure such as real-time and interactive features can powerful handle massive information, the Internet political marketing for candidates of political influence is no doubt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is research used an exploratory case study methodology to explorate that the political marketing in the Internet generation has broken the traditional marketing strategy. We proposed an internet political marketing strategy that should be a combination of new political marketing 4P-4R-4S's. It is impossibe to only consider single factor or means making the campaign actions, any one of the candidates want to meet voters and achieve political objectives. He must be based on the target market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ampaign marketing environment point of view, considered the candidate's resources and advantages, used various marketing tools to form the strategic marketing campaign and exert the overall effect. In order to obtain the best campaign results. The following issue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were: (1) from among the candidates (Product) itself to focus on links with their constituents (Relativity) and then hope to achieve voter identity (Sense). (2) pay attention to polls (Price) level to keep an eye on the various election voters' reaction to the event (Recation) and then wish to provide services closer to the electorate's demand for (Service) and let the voters felt. (3) key from a variety of traditional one-way promotional channel (Place) to seize the market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variety of people, the establishment of long-term and stable relations (Relation) and the voters, and thus enhance the communication and response speed (Speed) . (4) to give voters return (Retribution) from campaigning in the way of promotion (Promotion) to want to participate and then quickly through the community (Social Network) interaction and community, in order to obtain the loyalty of voters.

Page generated in 0.0233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