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20
  • 20
  • Tagged with
  • 20
  • 20
  • 20
  • 20
  • 20
  • 11
  • 11
  • 8
  • 6
  • 6
  • 5
  • 5
  • 5
  • 5
  • 5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1

資本主義計件外包生產制:家庭代工、勞動控制與性別宰制意函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分析 /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homework , labor control and hedgmony in gender under capitalistic piece work system---a critical analysis

丁穩勝, Ting, Wen-S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2

中國大陸職工下崗之政治經濟分析 /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al analysis to unemployment problems of Mainland China

蔡秋華, Tsai, Chiu-Hua Unknown Date (has links)
No description available.
13

解讀報紙建構的資訊社會圖像 / Comprehending the Image of Information Society Newspapers Construct

陳雅萍, Ya-Ping C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始於資訊社會論述瀰漫,資訊社會相關口語俯拾可得,信誓旦旦,並觀察到報紙做為一權力爭奪發聲的動態場域而資訊新聞相關版面從有到無漸趨固定之態勢,本論文第一個研究問題即是:資訊社會是何光景?---看報紙建構出如何的資訊社會圖像;接著以批判的傳播政治經濟學取向解讀此圖像是如何被產製出來的。前者(建構圖像)以系統化歸納資訊版新聞的報導主題與隱喻語言的使用為兩條取徑來呈現報紙建構的資訊社會圖像;後者(解讀圖像)則關注傳播活動如何在資源(物質與符號資源)分配不公允的情況下被設定或限制,挖掘資訊社會圖像的產製環境、生產條件與生產關係等文化製造的資訊,以瞭解文化產品(資訊社會圖像)的深層社會意義。 研究結果發現:資訊版新聞以資訊商品為首席主角及幾乎全使用正面情緒的隱喻語言所鋪陳出來之資訊社會圖像,其產製環境實與「台灣資訊社會論述發展之歷史脈絡下,國家機器與資訊產業資本家的共生結構」、及「報業經濟環境產生變化時,資訊業與報業的經濟關係」有關。轉而進入新聞產製過程,探討產製資訊新聞的過程中如何得以與社會既有權力互動,並且歸納出「國家機器」與「資訊產業界」之共生結構消息來源佔資訊版發聲位置將近八成,而資訊社會圖像產製於此等權力架構中。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背景 2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論文架構 5 第三節 章節安排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與研究取向 8 第一節 文獻探討 8 1. 資訊社會文獻探討 8 2. 資訊社會定義的探討 12 3. 資訊社會論述的批判觀點 17 4. 資訊新聞與科學新聞相關研究 20 5. 小結 22 第二節 研究取向 23 1. 「建構」資訊社會圖像之研究取向 23 1.1 新聞的報導主題 24 1.2 隱喻 25 2. 「解讀」資訊社會圖像之研究取向 28 2.1 政治經濟學與批判的傳播政經研究 28 2.2新聞產製V.S.權力 31 3. 小結 34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6 1.研究對象與抽樣 36 2.分析單位與研究範圍 37 3.類目的建構 38 3.1 一般資料 38 3.2 報導主題 39 3.3 隱喻語言 54 3.4 消息來源 55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7 第一節 報紙建構的資訊社會圖像 57 一、 資訊版新聞的報導主題歸納 57 1. 資訊版新聞的報導主題歸納統計分析 57 2. 合併類目分析 73 3. 加入「頭條╱非頭條新聞」變項 77 4. 小結 79 二、隱喻語言的分析 80 小結 97 第二節 解讀報紙建構的資訊社會圖像 99 一、資訊社會圖像產製的政經環境 99 1. 全球資訊化浪潮的成形 100 2. 資訊產業在台灣的發展 101 3. 台灣的資訊政策 102 4.資訊社會論述中「國家機器」與「資訊產業資本家」的共生結構 105 5. 大眾化報紙紛設資訊相關版面V.S.市場利潤 108 5.1 固定資訊相關版面紛紛現身 108 5.2資訊相關版面設立背景 110 二、新聞產製V.S.權力 114 1. 新聞組織常規 114 1.1 記者採訪路線與消息來源 115 1.2 時間概念對新聞的影響 117 1.3 客觀的新聞專業意理 118 2. 資訊版是誰的天下? 119 2.1 消息來源的偏向 119 2.2 在資訊版新聞發聲的消息來源 120 第五章 結論 124 第一節 研究結果 124 第二節 研究限制 127 第三節 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28 參考書目 131 附錄一 140 附錄二 148 附錄三 149 附錄四 151 / The first question this thesis want to ask: what is Information Society (hereafter, IS)?---what kind of image of IS newspapers construct; then comprehending how the image is produced in the approach of critical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The former (constructing image) selects two approaches, inducting the themes of news reports and the metaphor language systematically in the page of information news, to present the image of IS newspapers construct; and the latter (comprehending image) concerns how communicative activities are influenced or limited under the situation of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material and symbolic resources). Try to dig out the information of the productive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relations of the image and so on about culture production to comprehend the deeper social meaning of the image. The research found: In the page of information news (Liberal Times i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this thesis), the image of IS is made of the chief leading role, information commodity, and the metaphor language which almost shows positive emotion. The productive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is related with the symbiosis structure of Taiwan state apparatuses and the capitalist of information industries in historical context in Taiwan and the economic relations between the press and information industries when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the press changed. Also, by entering the process of making new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social existing powers interact in making information news, and the research found the IS image is produced from a powerful structure made of information industries and state apparatuses. These two kinds of sources occupy almost 80% of speaking location in the page of information news.
14

族群性別的政治經濟學考察──一個北部泰雅女性的生命史研究 / A LIFE STUDY OF THE TAYAL FEMALE ON NORTHERN TAIWAN

黃鵬仁, Huang, Peng-Je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所要探討的是原住民泰雅女性在一個北部原住民山地鄉,以觀光為主體產業下的生存處境.所有的民族誌內容皆是根據本人自1994年7月至1996年3月份為止的田野資料.這個特殊的族群觀光脈絡裡,泰雅女性從男常逸,女常勞的性別分工中走出,不再織布,操作農事,轉而投入觀光及其相關行業.成為族群觀光工業裡族群特質的代表形象,成為主要的行動者.他們多從事紀念品販賣,陪照,理票員與跳舞的工作.衍生的社會事實是異國婚姻與族外通婚,以及婚姻狀態的高變異度.而這些女性的生存策略與主體感知即是本論文所欲探討的重點.這個探討將以生命史民族誌來呈現,同時基於女性研究的方法論演變,再現文化實體的方法論考量以及所記錄分析的社會事實之特殊性,將以自我指涉的反省式人類學和脈絡觀為考察的策略. / The present theiss is aimed to discuss that under the specific political economical contexts the female atayal negociated between individaul-agent and cultueral norm and social catogory.Their in-dividaul conception return to renrgociate with their actions ,eventually reproduces the cultural value and social behaviours.The focuswould be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l decision-making.And the conclusionis abuot the manipulation of national apparatus to indigious women'ssurviving conditions.
15

鄒族傳統的地權結構與轉化過程-以阿里山達邦社的發展為中心 /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Tsou s Traditional Land Ownership

邱國民, Chiu, Gwo Mi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地權結構的私有化是任何法治國家建立與資本主義化的基礎工程。然而對於台灣原住民族而言,卻是在被殖民的情境下完成的,如何去殖民色彩以及重建對土地所有權主體的事控,便是累次「還我土地運動」最主要的動員目標。本論文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希望藉由鄒族地權結構轉化的歷史過程,來了解國家與台灣原住民族關係的進程,尤其是有關土地財產權的執行過程;從而了解原住民自發性的還我土地運動,以便釐清這種關係糾葛的結果。因此從土地所有權的本質性探討,則是解決日益紛擾的原漠地權問題必經之途徑,本文第二章即是從鄒族傳統地權的內在結構,展開此一課題的論述。   「缺乏土地財產權」的觀念,是一般人對原住民族的基本認識,從社會文化的脈絡來理解,則可以澄清這個錯誤的刻板印象。地權制度原本就是國家或社會內對於土地利用和佔有的權利關係,它可以是國有制、公有與私有並存抑或是全為私有制。鄒族對於土地所有權的建立,主要是依據先佔原則來作為社會的規範,獵場、漁區、耕地與住地均是按此原則運作。以氏族為所有權之主體,執行管理與分配的共享性社會價值觀。居於大社宗家的氏族長老,往往由有能力者並且通曉社會規範的族人擔任,來管理氏族土地。在山田燒墾為主、漁獵為輔的經濟生活中,尚能與自然生態環境維持精巧性的平衡關係,然而,就在國家權力介入後,從而主導了鄒族傳統地權結構轉化為私有制的結果來。   鄒族地權結構的轉化,是本文第三章所要論述的主題。其導致變遷的主要動力來源是政治經濟的外力;而生產方式的改變則是變遷的機制所在。本文認為日本殖民統治的中晚期,時間約在一九三○年代左右,一方面因為與山田燒墾截然不同的生產方式--水稻耕作的引入,使得游耕方式逐漸地轉為定耕方式,衝擊原來氏族所有的地權結構之觀念;另一方面則是政府有計劃的規劃與執行私有財產權的結果。如此一來,政府得以「合法化」取得台灣廣大的山林資源,日據時期的高砂族保留地與光復後的山地保留地都顯露出這樣的目的與意義。在邁向全球資本主義化的浪潮裡,以及聯合國更加重視全球原住民族對土地的傳統權益之際,再加上原住民自我權益的覺醒,再再都促使政府必須重新思考在台灣的原住民土地權利的問題。   總之,經過本文對鄒族傳統地權結構轉化的了解,所提出的個人意見是,近程目標須落實地方自治的精神,遠程則希望對於原住民的居住地,能夠實踐民族自治區的理想,如此不僅擺脫過去同化的政策,建立尊重多元文化共存共相融的理念,也符應了一九九三年聯合國所提出新階段的國家與原住民的關係。
16

清潔發展機制之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以歐盟與中國為例 / An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 of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U and China

陳俊仰, Chen, Chun Y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清潔發展機制作為京都議定書中的一種彈性機制,普遍被認為將為溫室氣體排放減量所引起的「環境保護─經濟發展」與「北─南」衝突帶來雙贏的結果。支持者認為,其為附件一締約方提供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經濟成本較低的方法,也同時為非附件一締約方引進資金與技術。然而,本研究運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提出因為各自要素禀賦的不同,清潔發展機制實行後的利弊損益將不會公平的分配於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投資方與東道方間,因而導致某些負面的效果:其將阻礙投資方境內減排措施的推動,與導致東道方在技術上的依賴。而透過對投資方與東道方內部排放權提供者與技術研發者間互動的分析,再輔以中國與EU-15的實證資料,可以證實本研究的假設並較為清楚地說明其背後之原因。最後,本研究將討論中國政府與EU-15各自如何以政治力介入市場機制的運作,以試圖處理這樣市場機制運作所導致的弊病。 /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CDM) as a Kyoto flexible mechanism was believed to provide a win-win solution to the conflicts, which result from cutting down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between wheather ecology & economy or North & South. The proponents belie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CDM is cost-efficient for the Annex I Parties to achieve their Kyoto commitments and can also introduce capital & technology into the non-Annex I Parties. However, b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ic analysis, the difference in factors endowments between CDM invest parties and host parties will result in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gains & pays between them. This causes some negative effects: CDM will de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domestic emissions reduction in the invest parties, and it will also make technological dependence in the host parties.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mission allowance providers & technology innovators in the invest & host parties and with empirical data from China & EU-15, the assumptions of this study is proved and the causation is clarified. At last, the governmental interventions, which are trying to modify the negative effects result from the opera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by China and EU-15 are brought into discuss perspectively.
17

公共選擇與投票行為

鄭瓊秋, Zheng, Qiong-Qi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根據現代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理論,在經濟上那隻「不可見之手」的引導下,可 以使經濟資源作最有效的分配。然而,在現實世界裡,某些經濟情況往往導致市場機 能失去作用,此時則須要政府參與資源的配置。近年來有關「政治經濟學」的分析, 多集中於如何透過投票行為以從事公共選擇。本文研究之目的,主要在於探討如何經 由政治投票方式,正確地顯示人民對於公共財之需求;若這些偏好的顯示性愈正確, 則實際資源的配置也就愈能接近最佳境界。 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為非市場經濟決策的情況與基礎。第三章為實證面的公共選擇 。第四章為規範面的公共選擇。第五章為公共選擇的實際應用。第六章為結論。
18

美國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以最惠國待遇案為例 /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MFN issue as a Case Study

徐海蕾, HSU, HAI-L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的研究目的有三:(一)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從文獻閱讀中,學習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方法,包括此分析方法的內涵和適用範疇。(二)試用此方法來分析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本論文試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自由主義的觀點,來分析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並試圖藉由此觀點驗證以下假設性問題: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符合自由主義的精神;亦即,柯林頓政府是根據自由主義的精神來制定對中共的貿易政策。(三)試用此方法分析最惠國待遇問題:本論文認為美中的貿易問題以續惠問題最有代表性,因為續惠問題不僅反應美國對經濟利益的關切,更反應美國對人權價值的關切,因此選擇此問題作為柯林頓政府對中共貿易政策的案例分析。本論文試圖用國際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來分析續惠問題,並且驗證以下假設:柯林頓政府將人權與最惠國待遇從掛勾到脫勾的政策變化,符合自由主義的精神;亦即,柯林頓政府是根據自由主義的精神而決定續惠中共。 根據本論文的研究結果,認為柯林頓政府是以自由主義的觀點推動貿易政策,在自由主義的觀點中,自由貿易最能達到貿易各國互利互惠,而自由貿易的核心原則即是「不歧視原則」(亦即最惠國待遇原則),一旦不歧視原則(最惠國待遇原則)被破壞,自由貿易也無從存在。因此,雖然柯林頓政府為了推動公平、互惠的貿易秩序會對他國威脅使用三0一條款、課徵反傾銷稅、施以高姿態的政治壓力,卻從來很少運用撤銷最惠國待遇來威脅他國就範。最惠國待遇是自由主義貿易政策的核心原則,柯林頓政府為了推動自由貿易秩序,絕對不會動搖這個核心原則。同樣的道理適用在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問題上。柯林頓總統入主白宮之後,並沒有認真考慮過撤銷中共的最惠國待遇,因為一旦他撤銷中共的最惠國待遇,不僅美「中」關係受損,美國經濟利益受損,美國賴以建立貿易秩序的核心原則更將受到破壞。此即柯林頓政府所以將人權問題和最惠國待遇問題脫勾的最重要原因。人權固然是自由主義看重的價值,最惠國待遇亦是自由主義看重的價值,美國不可能為了取得其中之一,而放棄另外之一,也就是美國不可能為了中共不改善人權,即取消最惠國待遇。將這兩者掛勾自始就不可行,也不是有效的政策,柯林頓政府將這兩者脫勾也就是必然的了。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筆者認為驗證了本文的兩個假設性問題。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論文架構 2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4 第二章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觀點 6 第一節 導論:何謂國際政治經濟學? 6 第二節 重商主義(Mercantilism)的觀點 8 第三節 自由主義(Liberalism)的觀點 15 第四節 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的觀點 22 第五節 小結 29 第三章 戰後美國貿易政策的演變 33 第一節 戰後到一九七0年代的自由貿易政策 33 第二節 一九七0年代以後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38 第三節 小結 46 第四章 美國貿易政策之制定及執行機構 49 第一節 立法部門:國會 50 第二節 行政部門:總統與其他部會 54 第三節 民間力量:利益團體 60 第四節 小結 63 第五章 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 66 第一節 經濟安全:柯林頓政府施政的中心目標 66 第二節 柯林頓政府的貿易政策 72 第三節 柯林頓政府的中國政策 79 第四節 柯林頓政府對中共的貿易政策 85 第六章 案例分析:續延中共最惠國待遇問題 91 第一節 美「中」最惠國待遇爭議的由來 92 第二節 美國續惠中共問題案的發展 95 第三節 國際政治經濟學的分析 107 第七章 結論 115 參考書目 118 / This thesis endeavors to use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perspectives a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explain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linton Administration's trade policy toward the PRC is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iberalism. His decision to delink "human rights" from "MFN" can also be rationalized in the perspective of liberalism.
19

資本國際化之政治經濟學批判-「資本流動」、「經濟危機」與「全球化」之反思 / Political Economy Critique of Capital Internationalization: Rethink of "Capital Flow" "Economy Crisis" and "Globalization"

李光前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關於「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現象在近幾年來掀起了一股研究的風潮,主流經濟學在看待「全球化」現象時,往往持正面與肯定的觀點。然而這樣的觀點卻使得全球化的負面效果被嚴重忽略,同時也使得全球化所帶來的矛盾與衝突被隱晦,因此有必要提出有別於主流經濟學的觀點,對於全球化所帶來的種種負面效果提出反思與批判。本文是從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的角度,來檢視當前主流經濟學對於「資本流動」(Capital Flow)、「經濟危機」(Economy Crisis)和「全球化」(Globalization)現象的詮釋。並且從資本國際化的面向來解構這些現象所造成的迷思。而迷思的主要關鍵在於:無法看清資本主義矛盾的生產關係的本質。因此本文從資本主義的生產關係的分析開始,解析商品到貨幣,再由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過程。另外,本文從資本主義平均利潤率趨於下降的規律,以及其矛盾的生產關係所導致危機,來論證資本主義危機的必然性,進一步的驗證「資本國際化」的本質在於避免平均利潤率下降及資本主義危機發生。   在分析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及危機之必然性之後,本文從解構主流經濟學對於「資本流動」、「經濟危機」、「全球化」的論述,論證「資本流動」與「全球化」現象實質上乃是是資本國際化的結果。一方面解構資本主義關係下,由資本國際化所引發的各種現象。另一方面破除現今所流行的「全球化」論述所帶來的迷思,點出「全球化」造成的矛盾之處。並進一步論證資本主義生產關係所導致的危機,是驅使「資本流動」與「全球化」的主要動力。而本文也希望透過馬克思的理論途徑,指出台灣「資本外移」的主因並非如主流經濟學所言,是由於台灣勞動力成本升高導致競爭力下滑。而是資本邏輯運作及其資本主義內部矛盾導致的結果,這乃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20

數位人文於政治學的應用: 解構兩岸關係中的ECFA政策 / Applying Digital Humanities to Political Science: Deconstructing the Policy of ECFA i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林顯明, Lin, Hsien Mi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為第一本運用數位人文學於政治學領域的研究著作,隨著電腦科技及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過去許多僅能以紙本方式加以儲存的政府檔案與歷史文件,在經過電腦科技的輔助下完成數位化工作。數位化後的文檔即可提供研究者進一步研究與分析使用;對此,本研究採取文字探勘(Text-Mining)技術針對數位化後的資料進行論述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由於本研究的資料來源是奠基在數位化文本上透過文字探勘技術所進行的論述分析;因此本研究在此提出一種基於數位人文方法上的論述途徑:數位論述方法(Digital Discourse Analysis, DDA)。以此作為本研究重要的論述與分析基礎,具體的論述分析步驟與策略則採用Norman Fairclough的三段論述分析法,將文本、論述與社會行動加以聯結,並與數位論述分析法加以結合,發展出基於文本的五大分析步驟:總篇數與總字數分析、關鍵詞變化趨勢分析、情緒形容詞使用分析、論述策略使用分析、重大議題聯結分析以及政策論述策略圖像等五項具體分析步驟與架構。有了上述具體的研究步驟後,研究者將研究的對象至於國內四大報(自由時報、中國時報、蘋果日報以及聯合報),2009-2014年六年間針對ECFA所做的新聞報導內容以及兩大黨(民主進步黨、中國國民黨),2009-2014年六年間ECFA政策新聞稿及相關內容,進行論述分析。運用上述五個具體步驟,勾勒出臺灣四大報與兩大黨在針對ECFA進行報導與政策論述時的論述策略使用及語言使用模式。 研究結果顯示,四大報中,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對於ECFA的新聞報導內容與論述策略較為類似,皆為正向報導、弱監督式以及社會民生議題聯結度低的報導策略;相較之下,自由時報的報導策略則明顯與中國時報及聯合報不同,自由時報常以強監督式的方式進行報導,並且與社會民生議題的聯結程度較高。蘋果日報方面,ECFA新聞議題並非其報導的重要內容,但與另外三大報相比,蘋果日報的ECFA新聞報導與國際議題的聯結程度較高,也較關心到區域經濟整合等相關議題。在兩大黨方面,對於ECFA的政策論述皆以政治類與經貿類關鍵詞為主要論述主軸,國際以及社會民生議題則是因循著不同年度社會、政治經濟脈絡的不同而策略性的出現;另外,兩大黨的ECFA政策論述皆以內銷導向、國際與社會議題工具性出現、論述立場尚屬中立等共同特性,但較不一樣的是民主進步黨的ECFA政策論述具有高監督性、而中國國民黨的ECFA政策論述則具有高針對性與回應性的特質。除了上述的研究發現外,本研究最後研究者也將此次的研究嘗試與社會科學研究趨勢往「語言」、「論述」、「詮釋」轉向進行討論,以及2000年以後政治學所出現的「改造運動」(Perestroika Movement)進行認識論與方法論的討論。讓本研究成果不僅具有實證價值、更擁有與社會科學和政治學研究發展趨勢對話之效。 /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book applying digital humanities on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After digitized document, that can provide research to do more and deeper analysis. This study used digitized document to do discourse analysis. Due t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I advocated a brand new analysis framework: Digital Discourse Analysis (DDA). Prac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steps, I introduced Norman Fairclough's idea about: three steps of analysis, link text, discourse and social action. Basic on Fairclough's framework, I developed a five steps analysis: the total number of articles and number of words analysis, keywords trend analysis, emotional adjectives use analysis, discourse strategy use analysis, association analysis of major issues and policy discourse strategies image analysis. I found that the China Times and the United Daily News are more similar on ECFA news reports contents and policy discourse strategies. They usually positive reported, low level of supervised and weak linked to livelihood and social issues reported. On the contrary, Liberty Times was more supervised reported and higher degree of link to social and livelihood issues. As for Apple Daily, ECFA issue is not an important part of its news reported issues. Two major parties ECFA policy discourse have some similar characteristics: begin domestic policy discourse-oriented, international and social issues instrumental appear and discourse stand neutrality. On the other hand,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ECFA policy discourse has more high supervisory; Kuomintang ECFA policy discourse has highly-targeted and responsive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study, the researcher will also discuss some new trend of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cluding of language turn, discourse turn and interpretation turn. And discuss Epistemology and Methodology issues after 2000 Perestroika Movement. So that make this research not only has the empirical research value, but also has the value of dialogue on politic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rends.

Page generated in 0.0195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