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10
  • 10
  • Tagged with
  • 10
  • 10
  • 10
  • 6
  • 5
  • 4
  • 4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1

Gianni Vattimo 的後現代傳播理論 / Gianni Vattimo's postmodern communication theory

范國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嘗試引介義大利哲學家Gianni Vattimo的後現代理論,以提供另一種觀點來理解當代的大眾傳播狀況。本文始於以下提問:當代電子媒介的普及使用,強化了人們的言論自由權利,但是這樣的自由是否犧牲了人們之間的相互信賴?另一方面,在資訊爆炸增生的情況下,是否還能找到一個超然客觀的基點,將所有的言論給統合起來、毫無扭曲地再現這些紛雜繁多的意見? 本文認為,之所以需要Vattimo的理論來理解當代的大眾傳播現象,乃是因為他的理論具有以下特點:反對形上學、貼近存有歷史、注重傳播媒介與社會的關聯,並且提供了行動的倫理。Vattimo的理論指出了另一種思考言論自由的觀點,且在這樣的自由觀中,人們的行動不再導向於犧牲他人、壓迫他人,而反倒會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反省自己、關愛他人。本論文主張,Vattimo的理論可以回應一般對於後現代理論的質疑,讓人們知道後現代理論在顧及多元差異的同時,不見得就會忽視歷史連續性、也不見得不具批判性。 本論文第二章,首先將回顧西方形上學式的思維,並勾勒出在形上學框架底下所設想的傳播活動樣貌,以便和Vattimo構想的傳播觀做比較。接著,本論文的第三章則將指出,Vattimo眼中的後現代場景乃是日常生活普遍審美化的狀態;而本論文也會透過回顧Vattimo的藝術理論,闡述Vattimo是如何將藝術品賦予存有學意義,並且藉由此種藝術存有學的觀點,回過頭來說明Vattimo是如何評價後現代生活經驗的普遍審美化之現象。 在第四章中,本論文會提及後現代生活蘊含著不可共量、怎樣都行的危險,並說明Vattimo如何因應這樣一個問題。在Vattimo的思想中,後現代情境是延續著世俗化的歷史發展而來,且帶有一種虛無主義式的歷史特性。順著這樣一種虛無主義特性,Vattimo在其中看到了行動的準則,那便是:對於形上學客觀性的削弱。本論文也會在這樣的基礎上,構思後現代情境中傳播媒介的使用倫理,並以Vattimo的思想為背景,描繪後現代式的言論自由觀。 最後,本文也將點出Vattimo理論中的曖昧含混特性。本文認為,Vattimo的理論不同於形上學式的形式邏輯,而是呈現出一種自相矛盾的態勢;且這種自相矛盾不會讓其理論成了無用之物,而反倒會讓它具有特殊力量,能夠挑戰形上學式的暴力壓迫。
2

康德法權論在其道德哲學中之定位 / The Status of Kant’s Rechtslehre in His Moral Philosophy

王冠龍, Wang, Kuan Lu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做為康德道德哲學最後一本主要的著作,《道德底形上學》一書長期以來一直受到康德研究者們的忽視。許多論者們認為,〈法權論〉做為《道德底形上學》一書中的第一部份,其中的許多觀點與康德道德哲學中的理念並不一致。然而,在本論文中,筆者即試圖捍衛〈法權論〉的道德地位,以及《道德底形上學》一書的重要性。是故,本論文有兩個主要的論點:第一,康德的〈法權論〉並不會與其道德哲學理念產生衝突,相對的,法權的法則必須由定言令式演繹而來,而法權的系統本身也未違反自律的原則;第二,《道德底形上學》一書扮演了「道德義務學」及「道德實踐學」的角色,從而與《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及《實踐理性批判》共同構成康德道德哲學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份。 / As the last major work of Kant’s morality,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in Kantian literatures. Many Scholars argue that the Rechtslehre, or Doctrine of Right, as the first part of Metaphysics of Morals, is not consistent with Kant’s moral theory.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defend the moral status of Rechtslehre and the importance of Metaphysics of Morals in Kant’s moral philosophy. There are two main arguments - firstly, Rechtslehre does not conflict with Kant’s moral theory; instead, the laws of Right should be derived from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nd the system of Right does not contradict to the principle of autonomy. Secondly,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doctrine of moral duties” and the “doctrine of practical morality”, and, together with the 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 and 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constitutes an essential part in Kant’s moral philosophy.
3

認同與主體:以尼采的系譜學與求力意志為核心之探討

楊尚儒, Yang, Shang-ju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嘗試藉由求力意志作為討論的核心,架構出尼采的思想體系,並藉由這個體系來理解,為何當代對於尼采的討論會呈現出兩個不同的面貌:企圖解構傳統形上學的尼采以及作為最後一位形上學者的尼采。並且以這兩種不同的尼采來看待主體和認同之間的問題,便會在該問題上呈現出兩個傾向。 第一種傾向,是較為進步的,而這主要來自於傅柯對於尼采系譜學的使用。這種使用方式同樣解構了傳統主體哲學對於人的預設,並且暴露出認同是被建構的,而非實存的這個事實。故認同是透過對差異者的排除,才能夠被凝聚起來,主體則是在認同的建構過程中一併被建構出來的。 第二種著重於「支配」的傾向,則來自於海德格對於尼采求力意志的詮釋。這種詮釋方式將求力意志視作為尼采形上學的核心,並將人類的意志帶到最高點,而超人就是意欲求力意志並投身於求力意志的最高主體。但這種新的主體建構卻會造成一種新的認同形式的出現,而使得對差異的排除和壓抑更為劇烈。
4

理性與重建-哈伯瑪斯的現代性政治哲學

陳瑋鴻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哈伯瑪斯的政治哲學不僅綜合了當代的許多學科與理論,同時也具體地回應二十世紀許多的政治問題。對於哈伯瑪斯的研究,一直以來可分為許多的切入途徑:現代性、批判理論、論辯倫理學、交往行動理論、歷史唯物論或審議式民主等,那麼究竟有沒有一個「整體的」哈伯瑪斯? 本文的工作便是在回答如何詮釋一個整體的哈伯瑪斯,而研究採取三個層次來鋪陳與推演:普遍性的問題—哈伯瑪斯的「基源問題」何在?特殊性的研究途徑—交往行動理論如何架構起現代社會的批判功能?個別性的判斷—二十世紀的政治問題哈伯瑪斯如何進行回應?此三個層次環環相扣,從第一章現代性的思維特徵與方法、第二章交往行動理論詮釋現代社會之構成,以及開展新的批判之動力,到第三章現代性思維方式的重建與交往行動理論應用到具體的政治問題上,可以見到本文所力圖詮釋的「現代性政治哲學」之意義。 首先,第一章對「現代性」此一頗具爭議的概念進行解釋。哈伯瑪斯考察了啟蒙哲學以來人類的思維狀況,並且從康德、黑格爾與馬克思三人身上,區分出其各自的方法:理性批判、倫理的自我反思,以及政治經濟學批判。哈伯瑪斯進一步拓展,批判了此三種模式的困境,也提出了其後形上學的「方法」。第二章從現代性的社會學理論著手,韋伯提供了最基本的分析架構,而此為法蘭克福學派所一脈相承,然而,連接第一章的後形上學方法來看,社會學理論的概念架構也必須進行重建;哈伯瑪斯的「交往行動理論」,重新回答了「理性之行動」如何可能的問題。第三章從基本問題意識與理論架構的確立,進入政治哲學之判斷;本文將現代性的政治哲學理解為「一元與多元之關係」,而哈伯瑪斯最重要的貢獻,便是提出如何理解「一元秩序」的新可能性。然而,此種新的「一元」之思考,在哈伯瑪斯一生的思考架構中乃是前後一致的,不僅回應了「後形上學」方案,也連結起早期的「公共領域」,以及近期法哲學之研究、「憲政愛國主義」與「後民族格局」等思考。
5

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

陳佳銘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朱子理氣論在儒家形上體系中的定位問題」,是欲從解析朱子的理氣、太極、〈仁說〉、格物諸論,以衡定其於儒家形上學體系中的地位,並展示其說的特色與價值。 首先,對於朱子的理氣關係是否會造成「二元論」的問題,本文以為他的理與氣的是渾然一體,是二分卻非造成二元而不交通。而且,本文以為儒家的道德哲學即隱含著理氣二層的結構。以此,本文亦反對明代以來以羅整庵為首的「去實體化」的唯氣論思潮。 接著,對於朱子的太極為中心的宇宙論,本論文以為朱子是在描述一「即存有即活動」的「生生之理」。以此,即對牟宗三先生以「只存有而不活動」來詮釋朱子的「理」提出質疑。對此,本文以為朱子之所以反對言「太極便是動靜」,是在強調不可以動靜來規定太極,並非以太極本身不可動靜。 進而,本研究即指出朱子以「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來詮釋太極的「陽動」、「陰靜」,且以其為「實理發出」至「實理內藏」,這實是在說太極之理的發用流行過程。而且,朱子把程伊川的「體用一源,顯微無間」形上學思維,應用於其太極宇宙論中,並詮釋為「體立而用行」、「先體而後用」,以及「由體達用」、「從微至著」,這即有一發用流行的意思,是以太極能呈用、顯現自身於萬事萬物之中而言。再者,朱子的「理一分殊」之說的「分」字,是有一「分出去」的動力義,即為太極之一理發用流行自身,而分殊為萬事萬物中各個太極的型態。所以,通過本文諸多論點,即能證明朱子是在強調有動力義的「生生之理」。而且,本文亦以為對於儒家哲學客觀面的生生義的掌握,是為朱子學於儒家形上體系中的最大貢獻。 在天人合一的問題方面,朱子的〈仁說〉思想實是把握了儒家哲學客觀面的「天道下貫為萬物之性」的型態,即符合於《易傳》的「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以及《中庸》的「天命之謂性」的義理,他的〈仁說〉即是為代表生生之理的天地之心,貫注成人心之「仁」的「天道下貫」的型態。但是,他卻不契於儒家哲學主觀面的逆覺本心的型態,故他無法走上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的型態,以及明道的「只心便是天」的主觀性道德形上學的進路。以此,他只能往客觀面的形上學路徑而行,而成就其「格物」工夫所開出的天人合一之境。 此即,他是從「即物窮理」的漸教工夫開始用功,再進入「豁然貫通」的心境,即可顯發一超越的形而上之知。如此,就能從窮格事事物物中的分殊之理,而漸漸地能默識「理一」之處的「統體之太極」。而且,從他詮釋孟子的「盡心、知性、知天」的話語中,可見出他的格物之功,著實能在「心靜理明」的心靈中,去貫通心、性、天,這就是朱子系統中的天人合一型態。
6

企業決策之「事前諸葛」:儒家「道德的形上學」對企業策略之實用性展示

林信豪 Unknown Date (has links)
首先,在對認知能力的反省中,可清楚明瞭當今所有決策分析工具與架構根本不具「先見之明」,即無「事前諸葛」之實。遂由中國儒家哲學探究本論文之研究目的-「為何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在第二章、第三章中,由康德對於認知能力反省,指出感性(sensibility)與知性(understanding)不能應用於「物自身」(物之在其自己、物的本來面目),只有「智的直覺」才能覺之「物自身」,但康德以實踐理性要求「上帝存在」與並把「智的直覺」交給祂,此一作法卻有相當的情識作用,並非理性所至。遂依牟宗三先生疏導康德哲學,以中國儒家哲學為進路,肯認與證明「道德心的發用」就是「智的直覺」,並在道德理性的視域與遍潤下,說明「道德的形上學」之義理,同時強調「內容真理」的重要性。 / 在第四章中,指出智慧與知識在層次上之差別,並以「德性之神明」給予「術數」一大中至正的安排。同時,指出「道德」是最高者,因圓聖者的神聖化境,即是人類的最高企向-最高善(圓善、德福一致),真實地朗限於生命中,亦即「全吉而無凶,全善而無惡」的真實化,圓聖之智慧必通化一切、順正一切,使天地萬物充實飽滿而有光輝。術數絕非首也! 在第五章中,展露「企業決策之『事前諸葛』」的絕對普遍性即是「道德」的絕對普遍性。在「攝物歸心,以心宰物」或「以虛運實」的儒家實踐智慧中,當今一切知識與工具都能被妥善地使用! 實際上,在本研究的步步開展中,即能明白智慧與知識兩層,而當明澈這兩層後,遂見得兩者完全統歸於道德理性的發用與開展中。故本研究給予知識一適當安排,並使後進學子不迷失於現世五花八門的知識中,而此本是當今知識份子的分內事罷了。 / 而若真要美言其名,本論文可謂依康德哲學第一批判與第二批判而建,並順牟宗三先生疏導康德哲學將「智的直覺」還諸於天下人的「道德心之發用」而立,此即繼承儒家 先聖先賢的傳統智慧也。在此,「建立」二字,絕非意謂本文「超越」古今聖哲!「建立」者乃「重複即是創造」之謂,重複於儒家古典智慧,同時亦是開創其智慧內蘊於當今之世。要之,學問本有其根而不能亂也。本文根本不及古今聖哲之千萬分之一! 此乃坦白真誠之言。
7

孟子之後──荀子「倫理經濟學」的建構及其儒學回歸 / Return to the Confucius: The construction of Xunzi's ethical economics after Mencius

曾暐傑, Tseng, Wei Chieh Unknown Date (has links)
自宋明以降,儒學思想史脈絡中便獨尊孟學而將荀學屏除於外,這樣的傳統由當代新儒家所承接,在「道德形上學」的範疇內開展以孟學為核心的精深論述。然而,在多元現代性的脈絡下,如此權威、唯一而具排他性的道統觀是可以重新思考與理解,進而開出儒學的當代型態與價值。 也就是說,或許可以嘗試避免詮釋的單一進路,以「道德形上學」的典範批判荀子思想缺少內在心性理論,而走上性惡之歧途;而應該正視荀學是在孟學之外是另一儒學典範──一種不同於孟學的思考進路。亦即儒學的發展應該是動態的,而非以心性儒學的單一型態貫穿歷史。 宋明儒學建立的孔孟的典範,將孟子作為儒學道統的繼承者,並自我期許成為傳承孔孟道統的儒者;當代新儒家也隨順宋儒,將發揚孔孟道統作為理想與責任。在這樣的脈絡下,必然會把荀子這類談性惡、重師法的理路視為歧出,將其作為儒學中的他者。 當然,孟學將荀學作為他者這有其正當性與合理性,那是每個時代儒者在現實情境與自我追尋中的選擇與信仰;儒學本就是動態的繼承與發展,宋明以降,受到佛教理論的衝擊與影響,儒學中心性儒學的層面被強調並建構成一具有深刻內涵的價值體系,進而由當代新儒家將其建構發展為一系統縝密的「道德形上學」系統。這正顯示出儒學隨時代而新的動態性,也凸顯出儒學的時代價值。 但是同樣的,應該了解到,荀子作為儒學上的他者,並非本然如此,至少在漢唐以前,「孔孟」的道統必非理所當然;先秦以至兩漢,多以「孟荀」並稱,在道統的論述上也多以「周孔」而論而非「孔孟」。是以必須理解的是,孔子作為儒學的最重要源頭之一,這當然無庸置疑;但在孔子之後,儒學的發展卻是動態而多元的。 可以說,孟子在孔子之後,認為仁義作為孔子與儒家的核心思想是必要而正確的進路,是以從孔子思想中開展性善論與仁政的思想,是一特別強調主體道德與形上根源的思想體系。然而,在孟子之後,荀子亦以繼承孔門思想為職志,但他認為孟學強調形上根源的心性論系統太過幽隱而無法於現實中印證,是以荀子將孟子作為他者進行批判,企圖轉化孟學體系,回歸孔門真義。 荀子從孟子道德形上學轉向新的儒學型態,這可以說是一種回歸性轉向──透過轉向回溯孔門思想;而這樣的回歸,可以說是一種創造性回歸──以其所詮釋的孔子思維為核心,將其所認為的孔學創建為一套儒學系統與典範;相對於孟學以現代的語境可表述為「道德形上學」,而荀學的典範可以稱之為「倫理經濟學」。 由此必須正視儒學歷史的發展脈絡,了解到所謂的「道統」不是唯一的,在儒學史的進程中,始終呈現著複數真理;宋明以降將荀子作為儒學的他者進行批判與揚棄,當然有其時代意義與思想價值。但是同樣的不應該忽略在儒學的進程中,孟子也同樣曾被荀子作為他者進行批判與揚棄,這樣的儒學體系與脈絡亦有其時代意義與思想價值。 當然,這兩種體系與典範孰是孰非、何優何劣是可以進行論辯與選擇的,但在進行判教之前,必須先承認每一個典範其在歷史上的正當性意義與價值;唯有不以先入為主的態度去批判任何一個儒學典範,肯認其時代的脈絡與進程,那麼進一步的選擇與評價才有其合理性與正當性。也就是說,宋明以降的儒者可以不認同荀子,但不能夠繞過荀子。由此必須了解到,孔孟作為道統,道德形上學作為儒學的核心,不是本然如此、亦非想當然耳;今日所習以為常的儒學圖式,是宋明儒者的努力與建構──而此一典範也非儒學永恆不變的真理與形象。 是以可以說,今日所熟知的孟學典範是宋明儒者對於孔孟思想的創造性詮釋,「孔孟」的道統是以「道德形上學」的思維去建構起來的儒學典範;是以儘管孟子本身未必是有意識地將其理論作為「道德形上學」開展,但因為「孔孟」的概念是從宋明儒者與當代新儒家脈絡下所建構出的儒學圖式,因此有必要從孟學作為「道德形上學」的典範進行批判與反思,去回溯荀子將孟子視為他者的思維與企圖。 也就是說,本文企圖建立一個荀學視角──一個宋明以降被理所當然忽略與放棄的視角,去還原與重現荀子的時代脈絡與思考進路──為何荀子非要將孟子作為他者進行批判、轉化與回歸?唯有在釐清了作為他者的孟子之脈絡後,才能夠進一步將荀子作為他者進行批判與轉化,如此也才有其正當性──荀子不是不能被批判,但必須承認其存在的合理性後,這樣的批判才有根基與意義。 是以,荀子的「倫理經濟學」的建構就有其必要與合理性。所謂的「倫理經濟學」(ethical economics)是一個跨學科的概念,即是認為人原初皆為充滿欲望與衝動的「經濟人」(economic man),那是個沒有道德感與內在價值根源的「個體」;與孟子的「道德人」(moral man)是截然不同的典範預設。而荀子之所以由此將「自然人」定義為「經濟人」,是一個社會脈絡的考察與建構,與孟子的形上根源性思考的進路不同;也正因為如此,荀子之所以明言「性惡」,正是因為他的理論建基於社群中個體與個體的互動──因為每個欲望無窮的個體在資源稀少性的現實情境下,必然會形成「爭則亂、亂則窮」的結果,這也正是荀子用以論證性惡之所以成立的進路。 因此,荀子在戰國末年時代更加混亂,而私有制逐漸形成的脈絡中,批判孟子的「求放心」之自覺修養不可行且不切實際,是以有意識地對此進行批判,並由「經濟人」的理論預設,開展其重勸學、重禮法的修養論與政治論;可以說其目的即在於更有效率與效能地去達到治亂的可能。但荀子在追求效率的進路中,並沒有放棄倫理作為儒家的核心價值,是以可以說,他是在揚棄孟學形上學系統、吸納各家學說,將儒學開展出一個新的體系,結合今日所說的倫理學與經濟學的思維,所建構出用以回歸孔子以治亂世的「倫理經濟學」。
8

Nancy與現代主體形上學之解構 / Nancy and deconstruction of modern metaphysics of subject

魏建國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論文說明儂希對現代主體形上學的解構,並將之區分為「現代主體的發展與闡述」、「解構的起始-根源條件」、「主體以及共同體的解構」三個主題。在「現代主體的發展與闡述」中,本論文澄清儂希對現代主體的理解:儂希闡述了主體的自我完成,並進一步說明主體觀念在政治上的貫徹執行。儂希根據共同體的自我實現來解釋集權主義,以及它在20世紀造成的歷史與社會災難。在「解構的起始-根源條件」中,本論文澄清儂希對解構思想的探討。儂希探索了存有的離棄狀態,詳述了存有的有限性與延異。儂希以存有的意義來取代存有的真理,並以存有意義來作為解構的根源。實存與世界奠立在存有意義之中,後者將實存向外暴露以及敞開了世界的開放性。在「主體以及共同體的解構」中,本論文澄清儂希的解構策略與運作。儂希將書寫與自我完成對立起來,藉由書寫來干擾主體的自我完成。書寫產生了無作品性,並以無作品性敞開了主體。書寫重複了意義,它讓意義重新開始,並發生成為意義事件。儂希強調共在的重要性,共在分享了存有的虛無,它不是作品,它抵抗著共同體的自我實現。共在聚集著無本質的所有實存,它暴露出每個實存的它者性,並構成了它者的共同體。 /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Nancy’s deconstruction of modern metaphysics of subject and divides into three themes which are “development and elaboration of modern subject”, “archi-originary condition of deconstru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subject and community”. In “development and elaboration of modern subject”, dissertation clarifies Nancy’s understanding of modern subject: Nancy explicates the self-completion of subject and the political effectuation of the idea of subject. Based on the self-fulfillment of community, Nancy explains totalitarianism that caused historical and social disaster in the 20th century. In “archi-originary condition of deconstruction”, dissertation clarifies Nancy’s discussion of deconstructive thought. Nancy explores the abandonment of Being and illustrates the finitude and différance of Being. Nancy replaces the truth of Being with the sense of Being and designates the sense of Being as the origin of deconstruction. Existence and world grounded in the sense of Being which exposes existence outside and spaces the openness of world. In “deconstruction of subject and community”, dissertation clarifies Nancy’s strategy and operation of deconstruction. Nancy opposes writing to self-completion and interrupts the self-completion of subject through writing. Writing produces the worklessness that spaces the subject. Writing repeats sense, begins sense anew and happens as the event of sense. Nanc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being-with that shares the nothing of Being. Being-with is not a work and resists the self-fulfillment of community. Being-with gathers all existences that are without essence, exposes the otherness of every existence and constitutes the community of others.
9

理性重建與現代性發展-哈伯馬斯後形上學思想探究

簡健育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理性概念所具備的統一性特徵在傳統的形上學背景之下表現為一種普遍的統一學說,然而這樣的論點在當代受到很大的挑戰,當代思想中很多都表現為一種多元主義的立場,對於理性統一性的論點多有批判。於是乎一場一與多之間的哲學辯論就此展開。哈伯馬斯對於理性統一性有其獨特的見解,重新考慮在多元之中理性統一性的可能性。基本上哈伯馬斯採取跳脫形上學立場,不在一與多兩者間的對立為任何一方進行辯護,而是提出一種新的見解,由後形上學的立場來談在多元中理性統一性的可能性。 哈伯馬斯認為現今存在著兩類針鋒相對的觀點,一種是有鑑於當代形上學統一性的喪失而努力回歸前康德時代的形上學,另一種則是以被壓制的多元性向統一性思想提出抗議。為了要釐清其中有關一與多之間的對立與關聯,哈伯馬斯對於傳統以來一與多之間的論點提出了個人的見解,同時也對當代反對統一性的相關論點做討論,進而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一條新的解決之道,試著調和一與多之間的對立性。本論文將透過對後形上學思想趨勢的討論,說明哈伯馬斯重建理性概念的進路及其對不同立場的學者所抱持的態度。
10

暴力與和平:列維納斯的道德形上學及其政治蘊義研究 / Violence and Peace: Studies on Levinas's Moral Metaphysics and it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鄧元尉, Teng ,Yuan-we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文嘗試以和平問題與暴力問題為焦點,重新理解列維納斯道德形上學之梗概,並解決其政治蘊義所造成的疑難。列維納斯的哲學基本上是一種和平哲學,其所論之和平乃被界定為對暴力的非暴力抵抗,並在其前期作品中具體展現為倫理學對政治學的抵抗。但此一抵抗關係隨著列維納斯的思想進程而逐漸呈現出一種兩歧性,從而引發其思想是否前後不一致的批判,亦產生對和平之純粹性的質疑。筆者的努力即在於說明此一疑難的成因並構想一調和方案。筆者主張,應將列維納斯的思想進程視為一條闡發其倫理學之政治蘊義的思路,但這條從倫理學走到政治學的和平之路,須途經社會學的迂迴方才可能,而如此一種中介性的社會學之建構,惟在列維納斯的他勒目詮釋中獲得。因此,本文綜觀列維納斯的哲學作品與宗教作品,先是闡述責任倫理學的和平蘊義,再從其宗教詮釋學對以色列社群的刻畫得到那基於倫理學之社會學的基本模式,最後參照解構主義的批判,在對質疑政治學與回答社會學的構想中,統括列維納斯的倫理思想與政治思想。 / Peace, as the non-violence resistance to violence, is one of the main topics of Levinas's philosophy. In this dissertation, I attempt to summarize Levinas's moral metaphysics and reflect its political implications by investigating the relation of peace and violence. The relation which in Levinas's early works could be seen as an opposition between ethics and politics has some ambiguity in his later works that emerges in a dialectical way: ethics both opposes and demands politics. My opinion is that this problem can be solved by referring to his religious works, especially hi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almud. In brief, the path of argument is from ethics to politics through sociology. First, I describ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evinas's ethical metaphysics by illustrating the typology of the other and the genealogy of the same, i.e.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face of the other and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same in itself to the same for the other. Second, I find the basic political model in terms of the hermeneutics of Talmud, especially the texts about the people of Israel. Final, I try to appeal to the postmodern thoughts in order to reconcile the risk of violence in Levinas's religious works, and integrate Levinas's ethical thoughts and political thoughts by constructing the politics of questioning and the sociology of response.

Page generated in 0.0181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