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fine Query
  • Source
  • Publication year
  • to
  • Language
  • 340
  • 320
  • 163
  • 20
  • 15
  • 12
  • Tagged with
  • 530
  • 530
  • 101
  • 98
  • 96
  • 91
  • 87
  • 84
  • 79
  • 74
  • 69
  • 68
  • 65
  • 61
  • 59
  • About
  • The Global ETD Search service is a free service for researchers to find electronic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This service is provided by the Networked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Our metadata is collected from universities around the world. If you manage a university/consortium/country archive and want to be added, details can be found on the NDLTD website.
381

心理因素與環境因素對少年犯罪之互動性影響

馬傳鎮, MA, CHUAN-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有三:(一)研擬出一套具體可行有助於本研究進行並能合理解釋 少年犯罪行為互動歷程之概念架構,然後運用各種統計技術考驗該概念架構,設法修 正成新的互動性影響理論模式;(二)編製可以早期識別潛在少年犯之測量工具;( 三)比較一般少年與犯罪少年以及財產犯與暴力犯在各心理與環境變項上之差異情形 。 為期達成上列目的,本研究採取人格心理學上互動論的觀點、重視科技整合的精神, 並且同時運用傳統少年犯罪與自陳犯罪報告兩種研究方式。首先以2026名一般少 年及441名少年初犯與累犯作施測對象,據以建立少年犯罪量表。然後又對513 9名一般少年、493名少年暴力犯及458名少年財產犯施行自編的少年生活情境 量表,其內容含自陳報告財產犯罪與暴力犯罪的題目。 本論文共分九章三十四節,首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問題背景及其重要性、研究目的、 取向與重要名詞。次章探討有關本研究之理論與實徵性研究。第三章陳述本研究概念 架構之建立過程與研究假設之內涵。第四章報告研究方法、對象、工具與資料處理類 型。第五章敘述少年犯罪量表之編製過程。第六章是預備性分析,分別指陳三十個變 項的相關程度以及各自變項對六個依變項的預測力。第七章係分析並討論各組少年在 三十個變項之差異情形,以及各自變項對六個依變項的主要影響。第八章則係分析並 討論各自變項對一般少年與犯罪少年情緒狀態、潛在非行性、自陳財產犯罪次數及自 陳暴力犯罪次數之互動性影響程度。第九章是綜合討論、結論與建議,先對各項重要 研究結果作更進一步的討論,再據以提出結論與主要建議。 研究結果顯示:(一)少年犯罪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尚佳,可作早期識別少年犯之重要 工具。(二)犯罪少年之父親關愛度及家長社經地位均較一般少年低,其家庭功能與 在校人際關係、學行成績較一般少年低劣,其所居住社區不良程度較一般少年更重, 而其逃學次數、怨恨情緒與焦慮情緒均較一般少年外,其自我概念較一般少年更消極 ,其情緒控制與自我克制能力較一般少年為低劣,其潛在非行性較一般少年為重,其 財物誘因、暴行誘因、自陳財產犯罪次數與自陳暴力犯罪次數均較一般少年更多。( 三)將少年財產犯與少年暴力犯相較,少年財產犯之父親關愛度較暴力犯為低,家庭 功能亦較暴力犯低劣,不良交友較暴力犯多,自我概念較暴力犯更消極,而其財產罪 次數亦較暴力犯為多;反之,少年暴力犯之憤怒情緒則較少年財產犯為更多,情緒控 制能力較少年財產犯更低劣,而其自陳暴力犯罪次數亦較少年財產犯為多。(四)大 多數的自變項對一般少年的潛在非行性、自陳財產犯罪次數與自陳暴力犯罪次數的影 響具有顯著的主要效果存在;但是,只有相當少數的自變項對犯罪少年上列三個依變 項的影響之主要效果顯著。(五)就對一般少年與犯罪少年潛在非行性、自陳財產犯 罪次數、自陳暴力犯罪次數的影響而言,以潛在非行性(指對自陳財產犯罪與暴力犯 罪次數的影響)、怨恨情緒、內外控取向、自我概念、活動性、逃學次數、不良交友 、不良社區、家庭功能、人際關係等項為最具影響力的變項。(六)就對一般少年潛 在非行性、自陳財產犯罪與自陳暴力犯罪的互動性影響而言,逃學次數、家庭功能、 不良交友、不良社區、活動性、衝動性、自我概念等項,乃是最具互動性影響力的變 項;而潛在非行性、財物誘因及挫折容忍度三變項係對一般少年自陳財產犯罪獨具互 動性影響力的變項;潛在非行性、暴行誘因及情緒控制能力三變項係對一般少年自陳 暴力犯罪獨具互動性影響力的變項。(七)就對犯罪少年潛在非行性、自陳財產犯罪 與自陳暴力犯罪的互動性影響而言,家庭功能、內外控取向與母關愛度三項乃是較重 要的互動性影響因素。(八)就對所有少年自陳暴力犯罪的互動性影響而言,潛在非 行性、財物誘因、暴行誘因、自我克制能力與少年組別五個變項對於自陳暴力犯罪具 有顯著的互動性影響。(九)上列各項研究結果大致支持了本研究所提出的大部份研 究假設,且驗證互動論對少年犯罪行為歷程可作合理的解釋。依據互動性影響的研究 結果,本研究乃建立各自變項對一般少年及犯罪少年潛在非行性、自陳財產犯罪、自 陳暴力犯罪互動性影響的新理論模式共計六個。 根據本研究各項結果,研究者建議:(一)運用各種有效的途徑,落實親職教育的推 展,強化婚姻諮商與家族治療的功能,使病態家庭減少至最低限度。(二)改革學制 ,徹底扭轉社會上文憑主義、升學至上的錯誤觀念念;充實各級中學教育內涵,期其 五育平衡發展;改革道德教育方法,並早期發現潛在的少年犯,施予有效的輔導諮商 措施,強化中學的犯罪預防功能。(三)淨化大眾媒體內涵,改善社會風氣,並加強 對青少年的交誼輔導。(四)學校與家庭教育宜加強培養兒童及青少年高度的挫折容 忍度、情緒控制與自我克制能力,並設法糾正其偏差的性格傾向。(五)學術界宜多 編製少年犯罪量表供實務界參考,並加強少年犯罪早期預測研究,期能採取攻勢性的 犯罪預防策略,徹底防治青少年犯罪行為之產生。(六)學術界今後有必要多進行自 陳報告式的少年犯罪研究,與傳統式的少年犯研究同步並進,相輔相成;同時,並宜 多運用互動觀點與科際整合精神,深入探討少年犯罪行為的互動歷程,俾對少年罪問 題的解決,以提供更大的助益。
382

股票發行公司上市問題之探討

呂理益, LU, LI-YI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篇論文,共約六萬字,分為六章,除第一章對研究動機、研究目的、架構、方法及 範圍作概略的介紹外,其餘諸章簡要內容如下: 第二章將評估目前台灣企業的總體經營環境,從儲蓄與投資的差距及台灣民營企業之 勿務狀況觀點來推論,為何台灣企業要進入資本市場?並從社會經濟觀點評估股票市 場對企業集資與社會均富的貢獻。 第三章從企業個體的觀點看進入資本市場前應考慮之因素及如何進入資本市場?並評 估其他已上市公司之上市績效。 第四章調查並探討目前阻礙公司上市之外利因素及鼓勵上市之有利因素是那些?並分 析上市意願不同之公司其主要的差異在那裡? 第五章從政府之觀點探討應採取那些措施以鼓勵優良公司上市及排除阻礙公司上市之 不利因素。 第六章綜合本研究之結果提出結論與建議。
383

台北市國民中學視覺環境之調查研究

蔡芸, CAI, YU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在探討國中視覺環境,而今日學校視覺環境在學校建築中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而學校建築,已不僅是建築師的責任,它更需要教育行政當局、學校行政人員、教師 、學生、工程師的密切配合,不斷增益或改進,以適合教育需求為目的,才能順應國 家建設的需要和乎國家未來發展。 本研究目的在探討視覺環境之兩大要素--採光和色彩,並調查北市國中視覺環境現 況,以作分析、歸納。 研究內容:計分五章。第一章緒論:敘述研究動機、目的、範圍、方法、資料來源、 專有名詞解辭。第二章探討學校採光理論基礎:視覺環境之特性、學校照明設計原則 、良好的採光強度、採光亮度、室內反射率、教室採光設備的探討、眩光的造成和防 止、有關近視問題之探討、今日採光的新趨向等九節。第三章學校色彩研究之探討: 計分色彩的意義、色彩和採光的關係、色彩三屬性、色彩系統的原則、色彩在學校教 育上的功能、學校色彩的應用。第四章台北市立國民中學視覺環境之調查與實施。第 五章結論與建議。
384

政策規畫理論─運作過程之探討

詹中原, Zhan, Zhong-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一)第一章,緒論:本章內容包括題目之界定、研究之目的、研究現況、及分析架 構。 (二)第二章,政策規劃之運作基礎:政策規劃首先必須瞭解環境對政策制訂之影響 ,並且運用社會指標為參考資料,以掌握民眾需求之變動方向。 (三)第三章,政策方案設計:方案設計為規劃過程關鍵所在,首重政策論據之考量 。其次探討方案設計之原則及類型。而執行細節亦應於規劃過程中一併加以設計。 (四)第四章,政策方案評估:方案評估是決策之基礎,以可行性分析中政治、經濟 、行政、技術、時空因素六個面向加以探討。 (五)第五章,政策推介:蒐集政策方案可能結果之資訊,提供決策者作方案選擇之 參考。 (六)第六章,結論:政策規劃團體決策之限制及解決之道。本論文結論及建議。
385

雲林縣濱海地區發展之研究

林玉祥, Lin, Yu-Xi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文研究動機、目的、內容、方法、步驟以及有關名詞的界定與 文獻回顧。 第二章:自然環境與社會經濟概況及其問題。說明研究對象地區的發展背景、自然環 境,分析人口與產業結構,以及實質發展現況,探討限制發展的影響因素。 第三章:土地利用現況與資源潛力分析。調查各類土地之利用現況,瞭解問題所在, 進而探討各種產業資源之發展潛力。 第四章:促進發展之規劃設計。就前兩章之分析結果,配合相關計畫與居民意願,提 出發展構想與應有之配合措配。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提出本文研究結果與建議。
386

貿易從業人員工作滿足之研究- 五大貿易商

黃培真, Huang, Pei-Zhe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工作滿足即為一種工作者對於其工作所具有的感覺或情感性的反應,而這種感覺即為 其工作滿足的大小。雖然工作滿足工作績效的大小並沒有絕對的關係,然而使員工的 工作滿足程度提高,應仍是一企業主持人應追求的方向。 影響工作滿足的前因變項,有個人特質及環境二因素,其中包含的項目有很多,本文 個人特質部分只選人口統計特徵及成就動機二者,環境因素共選工作特性及組織氣候 二者,並抽樣貿易從業人員,研究其與工作滿足的相關程度,且提供貿易遴選員工及 改善組織環境的一個方向。 本文將分五章十二節。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有關理論的探討;三、四二章為研究的過 程與發現;第五章則為本文的結論與建議。
387

臺灣區水污染防治政策之研究

馮明德, Ping, Ming-De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第一章「緒論」。首先區分「環境保護」與「污染防治」的觀念,說明研究動機與目 的,並限定研究範圍於工業廢水的管制:最後說明本文研究方法與所受限制。 第二章「台灣區水污染防治政策的背景與問題的形成」。以系統理論之「外環境」及 「內環境」為背景資料的架構,簡述美、日、新加坡等國水污染防治情形,因本文將 其視為影響我國政策的主要「外在環境」,並認為足資我國借鏡,其次,探討台灣在 生態環境、社會經濟等方面的特殊情形及問題形成的幾個階段。 第三章「台灣區水污染防治政策的規劃與合法化過程」。首先簡述有關政策規劃的理 論,再說明該政策的參與者,隨後進一步分析該政策的制訂和審議過程,以對整個政 策能有清楚的了解。 第四章「台灣區水污染防治政策的執行」。於說明執行理論後,即探討執行機構的行 政體系,人員、經費、技術及監督情形。 第五章「台灣區水污染防治政策的檢討」。政策內容方面:針對前述制定過程中的缺 失,予以檢討;政策執行方面:從組織、人員、經費等方面加以檢討。 第六章「結論與建議」。先論述環境保護中的三個困境,其次倡導環境人權的觀念, 最後就研究所得,提出具體建議,以供當局參考。
388

企業環境、策略、結構對其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機械、電子、石化三種產業之實證探討

陳明璋, Chen, Ming-Zha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組織效能是企業經營「成功」的象徵,而為任何企業經理人刻意追求的鵠的。然而,何謂「組織效能」﹖它受那些因素的影響﹖環境、策略、結構﹖是所有因素,抑是部分因素的組合影響﹖這些因素的重要性又各如何﹖本研究乃針對上述問題,綜合提出影響組織效能重大因素之「企業環境、策略、結構」架構模型。除了從內、外及總效三方面來探討組織效能之涵意外,並以機械、電子、石化三種產業為實證研究對象。 一方面分析「企業環境、策略、結構」與組織效能個別之變數關係,一方面以多元迴歸和徑路分析方法析論「環境、策略、結構」之各種組合與組織效能之多變數關係,期以驗證架構模型之「實用」性,並由實證研究中,尋得「環境、策略、結構」之較佳組合,期能增進我國產業之組織效能。 經由實證,發現三產業組織效能以內效較佳,總效次之,外效較低些。再者,環境、策略、結構與組織效能之雙變數關係亦非常密切,三者對效能皆有顯著的個別解釋力。三者之聯合對效能則甚有預測力,而以結構之解釋力最強,策略次之,環境略低些。至於三者間之各種組合:環境、策略;環境、結構;策略、結構;環境、策略、結構,皆可增進效能。其中,以環境透過策略對組織效能之間接解釋力最大,故為三者與效能之間關係的最佳組合。業者欲增進效能,宜由此組合途徑著手。
389

臺灣化學品進口商在動盪環境下的因應策略探討--個案實證研究

林逢源, Lin, Feng-Yuan Unknown Date (has links)
多年來,臺灣化學品進口商不斷地從國外引進許多資源與科技,對國內化學工業的奠 基與發展,提供了無數直接和間接的貢獻。 然而,在今日動盪的環境衝擊下,他們的成長,利潤、甚至生存,卻面臨了考驗。到 底他們應該如何去因應呢? 作者參考國內外有關「企業經營策略」的文獻,以及與「化學品進口」產業有關的資 料,選擇一家典型的化學品進口商,做深入的個案研究;探討其領導地位,如何在環 境衝擊下面對挑戰,他採取了那些因應策略,并就作者研習所得,提出評估與建議。 研究的觀念架構,係以策略計劃過程( 形成、執行、評估與回饋) 為經,而以資訊系 統的運作及本產業的相關知識貫穿其間,引導出可行的策略方向和各種搭配的功能策 略,以期達成企業的使命與目標。
390

企業經營指標之研究

張興中, Zhang, Xing-Zhong Unknown Date (has links)
本研究主旨在於探討企業的經營環境結構與企業個體之經營行為對企業的各種經營指 標之影響。決策者如能瞭解三者間之關係,將有助於其面對各種環境結構之變化,採 取適當之經營行為,從而產生較滿意之經營績效。 本研究全文分六章,約四萬餘字,成書一冊。第一章為本文之緒論:說明本文之研究 動機、觀念架構、研究方法及本研究之限制因素。第二章為本文理論文獻之考查部份 。從第三章起為本文之實證部份,也為本文之重心所在。第三章討論環境結構與經營 指標間的關係。第四章討論企業之經營行為與經營指標間的關係。第五章探討結構、 行為、指標間的關係。第六章為本文之綜合結論并做成各項建議,以為經營決策及後 來繼續研究之參考。

Page generated in 0.0151 seconds